第274章 纵队下属八个支队,拥有火炮156门
上官傅2025-10-12 09:002,116

这个时间卡的也是刚刚好,正好处于对驻蒙军作战第一阶段结束之后。

好在几个支队也暂时没有作战任务,既然如此,那也得服从命令,整顿军纪。

其实东南纵队的军纪这方面没得说,愿意加入东南纵队的,都是为了打鬼子的,打赢鬼子才是他们的目的。

为此,吃点苦怎么了?

至于一些军官,大多都是长征走过来的老战士,在这方面不存在问题。

倒是普通士兵,这方面需要加强学习。

由政委负责,全纵队自上到下,全部展开学习。

并对一些败坏军纪的人员,进行处罚。

这学习归学习,训练也得继续。

到了五月份的时候,第三支队率先赶到晋北。

李光明这小子,许久未见,居然还有点发福了,看来没少吃鬼子的牛肉罐头。

第三支队到来,随同而来的还有在晋东南的炮兵团。

这两年,在韩志勇的带领下,两个支队发展得也还不错,从当年的五千多人,发展到近乎一万人。

“不错不错,你小子,不仅兵带得好,这人也吃的很壮啊。”

“吃壮了好,咱们接下来打鬼子,你第三支队可得让我见识见识,你小子杀鬼子的本事落后没落后。”

纵队指挥部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对老战友的到来都很欢迎。

炮兵支队进行重组,编制如下:

12门九六式150mm榴弹炮、36门九一式105mm榴弹炮,以及12门九零式野炮,组成重炮团。

另外各有两个炮兵团,各装备山野炮48门。

这样下来,纵队直属炮兵支队就拥有156门火炮,属于是成倍增长了。

有这么多的火炮,高成对拿下大同府也更有信心了。

不过这个时候也出现了问题,周文被任命为装甲支队的司令员,一直没有得到总部的命令。

国军团长的出身,似乎给周文的身上上了一道枷锁。

即便现在不出问题,之后的时间未必就不会被人拉出来。

高成对于周文是很看好的,但是考虑到平混乱时期的事情,也得提前做打算。

现在自己能指挥十万的纵队,已经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

要想保证这些老战友不出事,就得看自己。

如今已经到了42年,太平洋海战也出现了转折,珊瑚海海战之中,日海军的扩张被遏制,鬼子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高成知道,小鬼子撑不长多久时间。

但关东军主力还在,如果借助毛熊的力量赶走关东军,不但要丢弃大片领土(蒙),更会让关外的重工业被洗劫一空。

大华人民为了抵抗侵略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日军建立的工业应该是属于大华的财产,只要有这批工业,未来的战争以及发展都会好很多。

自己既然来到了这里,必然不会让这件事发生。

在解决完驻蒙军之后,必然要将伪蒙军清扫,将这大片的草原控制在自己手中。

最关键的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当利益冲突的时候,也就是战争爆发的时候,毛熊不同于鬼子,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得感谢西原一策这老鬼子,送来了百辆坦克,为自己横扫草原奠定了基础。

不过,贺长缨这小子,之前是骑兵,现在担任装甲兵干得习惯吗?

从伪军手中缴获了大批的战马,要不?重新组建骑兵团?

“行啊,司令员,您可不知道,我这大高个子,钻进那坦克里面,闷得慌,不少战士都有这样的感觉,您把他们都调给我。”

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想重组骑兵团。

不过草原之上,骑兵部队的战斗力力还在,可以作为机动兵力使用。

给他两年的时间,指不定能拉出一支骑兵军。

现在来看,手里拥有6个步兵支队,一个炮兵支队,一个装甲支队。

这还不算委托给总部的根据地民兵、游击队。

每个主力支队,兵力都在万人,这么算下来,纵队已经拥有十万人的规模。

八爷严禁内部搞山头,但是实际上,内部却都是山头。

他高成不才,几年的发展,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山头。

支队对比旅一级,纵队相当于是师一级,那他这个师的人数多少有点多了。

接下来两年内将会迎来兵力大爆发,他手里这几万人的队伍,最起码也会发展成为两个兵团。

如果顺利的话,三个兵团也不是问题。

不得不说,高成的野心有点大。

但想要避免一些事情的发生,他就得朝这个方向去走。

至于说什么周文的资格问题,有什么问题?你让他来跟我当面说清楚,有什么问题?

装甲支队和炮兵支队在手,就算是天皇来了,他也得好好说话。

直接将周文任命为装甲支队司令员,这思想问题解决得也差不多了,是时候拿下大同府,向关外用兵了。

至于纵队的后勤问题,说是总部代理,但实际上,根据地的人员都是韩志勇一手提拔上来的,对于纵队后勤供应,不会出什么问题。

有人就是好办事,不过是换个人组织工作而已。

这个时候,谁还看不明白?

其实这些根据地,高成也看不上,吃喝用度都有七田一郎买单,鬼子在晋西北的辎重全进了高成的腰包。

即便没有后方的供应,也能保证纵队运转。

第三支队到来,高成手里立马有了多余的兵力指挥。

“将第三支队,派往集宁归绥一带,占据山区,发展根据地,记得别把鬼子的铁路线断了,断了可就没人给咱们运物资了。”

只要铁路线不断,骑兵集团以及战车第三师团,鬼子不会坐视不理。

但要想供应物资,那就得经过第三支队的防区。

将骑兵团也带过去,那边适合骑兵作战,也能让骑兵团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李光明第一次深入晋北作战,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控制了铁路沿线,相当于扼住了骑兵集团的咽喉。

日军的物资连续被抢,让鬼子头疼不已。

西面有北路军,东有东南纵队,被两头夹在中间。

以前还能组织兵力扫荡,将反抗力量剿灭干净,现在不行了,东南纵队就在边上,指不定是套路,只能默默忍受。

好在八路没有破坏铁路,物资也还运输得过来。

只能加强铁路巡逻的兵力,这是他们的生命线,由不得不重视。

继续阅读:第275章 坑道作业爆破城墙,迷惑日军从城南进行佯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重生湘江畔,从士兵开始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