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外极其高大,而且皮肤黝黑,要不是穿着白大褂,真的可能有人会把他当成一只成了精的狗熊。
顾明阳还没彻底从眩晕中回过神来!
虽然三年前有过一次跟师经历,但那会儿没有这么头晕的明显。关键是,三年前的那个师傅,很逗比。
但这一次不一样,目前跟师的这位,大烟枪、怪脾气,而且身上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重要的一点是,这一开局就是直接治病,看样子,这些人好像对自己这个师傅很不满。
再观察着周围的布局,怎么看怎么是民国时候。搞不好还有战争,让很多国人永远无法释怀的战争!
顾明阳实在是想不到这位祝先生会是谁?在这种情形下,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只见老者理都不理这老外,面沉如水,俯身写着药方,头也不抬的说:“我可以签下字据,治好了分文不取。治不好,随你砸了我的招牌,将我关押。”
青袍中年人叹了一口气,道了声:“祝兄辛苦了!”竟然直接回了屋。
质问老者的老外顿时语塞,悻悻的退到人群中。
顾明阳暗中竖起大拇指:“这才是大医风范,竟然敢于跟患者签字据,完全不顾自己的名声。妥妥的侠客行为嘛!”
等等!
想到这里,顾明阳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人来,并且越来越清晰。
老者开好药方后,示意顾明阳打开布包抓药。
顾明阳对老者言听计从,打开包袱抓药。果然全部都是温热药物,附子12g,生龙齿30g、磁石30g、酸枣仁24g、朱茯神12g、石决明45g、桂枝9g、白芍9g、石菖蒲9g、姜半夏12g、麻黄6g
屋子里这么多人,都被老者气势所摄,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师徒抓药、熬药,再给病人喂下去。
而结果也果然如老者预料一般。
当晚服药一剂,及至天明,病人汗出,热度大减,神识逐渐转清,身体颇为疲惫,然后以原方去掉麻黄,加人参9g,再服。
服药后患者呓语呕恶均止,7日而热退,谈话对答颇清,继续调理而愈。
这七天,顾明阳是寸步不离,对这场难能可贵的学习经历尽收眼底。
在患者康复当天,青袍中年人背着一块写着“儿科专家”的牌匾走到老者面前请罪,动情的说:“我连自己的儿子都治不好,还谈什么儿科专家?我要拜祝兄为师,好好的学习医术。”
祝味菊爽朗笑道:“拜师就不必了,咱们可以相互交流学习。要是徐兄看得起我,就让伯远拜我为师吧!”
就这样成就了一段佳话。
顾明阳感动的热泪盈眶,原来,这个爱吸烟,身材不高的老者,竟然就是有着医侠称呼的祝味菊。而那个青袍中年人,则是沪上儿科专家徐小圃。
惊诧的同时,顾明阳也对这一次的跟师之旅充满了期待。
祝味菊,名积德,字味菊,祖籍浙江山阴祝家桥。晚年以“菊残犹有傲霜枝”之意,自号“傲霜轩主”。
他不但是中西医汇通派的积极提倡者和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沪上名医。
而且他这个名医,完全是不顾自己的名声,靠博出来的。
据说祝味菊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学医,他的叔父就给他找了三个师傅,但都被他给气走了。
当他叔父责备他的时候,他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师傅不能解答我的疑问,自然无颜为师。”
他叔父没办法,就指着满屋子的医书说:“那你自己去找寻答案吧。”
就这样,祝味菊苦学医术,就像饥饿的人扑在了面包上。夏天,整晚的看书,被蚊子咬的浑身是包也不在意;冬天,从晚上学习到天亮,身上长满了冻疮也毫不在乎。
就是靠着这刻苦钻研的劲头,祝味菊终有所成。
到了沪上以后,大改当地医生用药轻灵的作风,动则就是姜桂附来治病。
很快祝味菊就在沪上站稳了脚跟,在他开诊所的时候,遇到无数的人去挑衅,但都被他以精湛的医术折服。
但祝味菊的名气不止是出现在治病上,他在接受病人的时候竟然敢跟患者签订契约。治好了再收钱,要是治不好,任凭患者砸了他的招牌,就算锒铛入狱也不皱一下眉头。
因此,祝味菊得了一个“医侠”的称号。
同时,祝味菊以“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的想法,为其中西医汇通思想立下根本。
他虽然提出改革中医,但始终立足于中医,主张停止中西医门户之争,建立沟通的桥梁,实现中西医间的认识与了解,以求共同的进步。
并且,他首提“八纲”一词,独创“伤寒五段’和“本体疗法”思想,新解发热机制,重识四气五味,临床上善用附子,创多种温热配伍法,是沪上“火神派”的代表人物。
待在徐小圃家七天,顾明阳除了对这个师傅有了了解之外,更多的是领略到了新的治病思路,可谓是尝尽了甜头。
在这个“神医系统”里,没有时间限制,哪怕顾明阳在这里待个五年、十年,回到现实中也还只是晚上而已。
在这里,更加没有别的东西阻挠,顾明阳也就心安理得的跟随着祝味菊学习医术,使得他的医术再一次得到突破。
也是因为这个契机,顾明阳认识了祝味菊另外一个徒弟,也就是自己的师弟——陈苏生。
这人在拜师祝味菊的时候已经拜过了两个师傅,在沪上也算是小有名气。
只不过,他拜师祝味菊,完全是自己的家人得了伤寒病,到处都去治疗了,但是没用,依旧死了好几个,听说了祝味菊医术高超,便来拜师。
但在他来之前,顾明阳早已先拜师,所以就成为了他的师兄。
在师傅祝味菊不在诊所的时候,都是顾明阳挑起大梁,治好了很多的患者,很快就在当地打响了名气。
祝味菊也对这个之前认为不中用的徒弟刮目相看。
这天,祝味菊去了他开办的医学校教学,顾明阳自然就留在了诊所,有病治病,没病人就看书学习。
顾明阳正看得起劲的时候,就发现陈苏生闷闷不乐的从外面走进来。
“这是怎么了师弟?”
顾明阳放下手上的医书看向陈苏生。
这个浓眉大眼的汉子抬起无神的眼睛看着顾明阳,郁闷着说:“我这段时间学习,就像遇到了瓶颈。怎么都看不下去,而且我连感冒都治不好了。我是不是不中用?还是中医,我没找到路子?又或者说,西医才是目前的主流?”
【作者题外话】:感谢大家的支持!本书所涉及的医案医理,全部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