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无数道目光,瞬间汇聚在了那个年轻的银甲将军身上。
一旁的内侍迈着小碎步,双手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恭敬地走到许元面前。
托盘上,一枚虎头形状的黄金大印,静静躺着。
征东将军之印。
持此印者,可全权决断征倭一应军务,如大唐皇帝陛下亲临。
许元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
他没有丝毫犹豫,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
“臣,许元,领旨!”
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充满了力量。
李世民亲自走下高台,拿起那枚沉甸甸的帅印,郑重地放在了许元的手中。
“许元。”
皇帝的声音,此刻少了几分君威,多了几分长辈的期许。
“此去东瀛,万里波涛,万事,皆由你决断。”
“朕,只要一个结果。”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许元手握帅印,只觉一股千钧之重压在了肩上。
这不仅是兵权,更是信任,是整个大唐的国运所托。
他缓缓起身,转身面向三军。
高举帅印。
“大唐!”
“万胜!”
“万胜!!”
“万胜!!!”
十万将士,振臂高呼,声震云霄。
随后,许元转身,对着李世民深深一揖。
“陛下,请。”
他要亲自,将这位千古一帝,送出平壤城。
……
平壤城外,十里长亭。
庞大的御驾队伍,即将启程返回长安。
李世民勒住马缰,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许元。
风,吹动着他的龙袍与许元的披风。
“许元。”
李世民的语气很温和,他看着许元年轻的脸庞,脸上也多了几分担忧之色。
“此战,朕不给你定时日,但朕希望……”
“年前,能回长安。”
“朕,在长安为你备好庆功酒。”
这既是期盼,也是命令。
许元心中一暖,重重点头。
“臣,遵旨。”
“好。”
李世民笑了,那笑容中满是欣慰与信任。
“去吧。”
一旁的尉迟恭,这个黑脸的猛将,走上前来,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许元的肩膀上。
“你小子,可得给老子活着回来!”
“战场上刀剑无眼,别仗着自己武艺高就瞎冲。”
“鄂国公放心,小子惜命得很。”
许元笑着回应。
长孙无忌也走了过来,他不像尉迟恭那般外露,只是深深地看了许元一眼。
“陛下对你,寄予厚望。”
“朝堂之上,亦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
“此战,虽说只许胜,不许败,但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切莫冲动。”
“谢国公关心,许元明白。”
许元点了点头,对着长孙无忌行了一礼。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尉迟敬德,长孙无忌,这些时日的相处,都早已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后辈,而他,也将他们当成了长辈。
“保重。”
长孙无忌言尽于此,转身退回队伍。
“驾!”
李世民最后看了许元一眼,猛地一挥马鞭。
御驾队伍,浩浩荡荡,朝着西方,朝着长安的方向,绝尘而去。
许元伫立在原地,久久未动,直到那烟尘彻底散尽,再也看不见一丝踪影。
良久之后,他这次啊缓缓转过身。
身后,是他的军队。
是即将随他远征倭国的将士。
他的目光,扫过这次啊队列的最前方。
那里,站着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
薛仁贵,白袍银枪,目光锐利如鹰,已然有了几分后世名将的风采。
陈冲,玄甲军的新任都尉,沉稳如山,他是许元亲自挑选出来,协助自己统领那一万玄甲精锐的。
曹文,张羽。
这两个则是他在长田县就已经用得很顺手的属下,长田县斥候营千户,现在的大唐镇倭军偏将!
这些人,都是在这次东征之中,崭露头角的将星。
他们是大唐军方未来的希望。
而这一次征倭之战,对他们而言,将是最好的历练。
许元的目光,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最后,却落在了队伍一侧,一个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身影上。
那是一个“士兵”。
穿着一身制式的唐军盔甲,从头到脚都包裹得严严实实。
可那副盔甲,穿在他身上,总显得有几分不协调。
尤其是那露出的脖颈,肌肤白皙得有些过分,与周围那些饱经风霜的士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许元无奈地叹了口气。
高璇。
他本想将其安置在平壤城中,甚至派人护送回长安。
军中,带着一个女人,成何体统。
可这个女人,却铁了心要跟着。
软硬不吃。
许元实在是没办法了。
打不得,骂不得,皇帝还默许了。
最终,只能出此下策,让她换上士卒的盔甲,混在军中。
只希望,这一路上,别出什么幺蛾子才好。
收回纷乱的思绪,许元翻身上马。
他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他拔出腰间的横刀,刀尖直指东南方。
“全军听令!”
“开拔!”
“目标,新罗!”
……
十日后。
新罗国都,金城。
连绵不绝的唐军营帐,驻扎在金城之外,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盘踞在大地之上。
那股冲天的杀气,让金城城头上的新罗守军,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城门大开。
新罗国君,身着最为隆重的朝服,带着满朝文武,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
当他看到那杆“唐”字大矬,以及大矬之下,那个骑在马上,身披银甲的年轻将军时,这位国君几乎是小跑着上前。
离着还有十步之遥,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行五体投地之大礼。
“小王,叩见天朝征东将军!”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敬畏,甚至带着一丝颤抖。
态度之恭顺,姿态之卑微,无以复加。
他很清楚,眼前这位年轻的将军,是覆灭了高句丽的狠人。
他更清楚,新罗今日还能存在,乃是当初跟对了大唐的脚步,否则,现在新罗已经倾覆在大唐的铁蹄之下了!
许元并未下马。
他只是居高临下地看着匍匐在地的新罗国君,淡淡开口。
“起来吧。”
“谢将军!”
新罗国君战战兢兢地起身,依旧躬着身子,连头都不敢抬。
许元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我大唐的船队,可在预定港口集结完毕?”
“回禀将军!”
新罗国君连忙回答。
“大唐水师的战船,以及小王倾全国之力征调的民船,已基本在港口集结。”
“只是……还有最后一批粮草物资,因路途遥远,预计……预计还需三日,方能全部运抵。”
“三日?”
许元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好。”
他扫了一眼身后那绵延无尽的行军队列。
大军连日急行,也确实需要休整。
“传我将令!”
许元的声音,传遍四方。
“大军,于金城外就地驻扎,休整三日!”
“三日之后,全军开赴港口,登船!”
“出征,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