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两人走后,吕太后身边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陛下,太后说想念陛下,想让陛下去见见太后。”
“知道了。”朱允炆点点头。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为何要见自己,但朱允炆还是去了太后宫中。
见到吕太后以后。
吕太后也是对朱允炆卖官鬻爵的事情,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儿子,虽然娘亲知道你有你的想法,但这卖官鬻爵!历代都是祸事开启的开端,若是一个控制不住。”
“只怕会是狼烟遍地。”吕太后一脸担心的说道。
朱允炆则是笑着将吕太后扶到位置上坐下,接着才说道:“母后,这一次的事情不是实职的官员,只是一个官名官身而已,他们买了这个官,也没有任何的权力,管不了任何实务!只是一个名头罢了,母后不用担心。”
然而,吕太后这心里却还是不放心:“儿子,若是这些人在地方上作威作福,那老百姓骂的可就是你啊。”
“母后千万放心,大明有大明的律法,对于官员也有严厉约束,儿子找他们凑钱,若是他们不犯事,那就无所谓!若是犯了事,儿子正好借着大明律法,杀了他们,钱到手,麻烦也除掉,这一点母后放心便是。”
吕太后见儿子处理得当,自然也就不再说什么。
卖官鬻爵的事情处理完毕,朱允炆这才又去了御书房。
解缙和方孝孺在御书房等着自己。
这一次,朱允炆还有别的重要事情要做。
与燕王朱棣停战已经快一个月,这些时间里,朱允炆可一直没歇着,都是在处理大明的政务。
现如今,就等凑集的钱粮到位,就可以开始启动下一步工作,不过,在下一步工作开始之前,朱允炆还有另一件事情要做。
那就是重建锦衣卫。
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锦衣卫的成立,是必须要由朱允炆自己完成的。
有这样一支绝对忠诚自己的队伍存在,那以后朱允炆对于朝廷,对于朱棣就不是单向透明,而是能够互相获取情报。
“解缙、方孝孺,朕要重建锦衣卫,你二人觉得如何?”
解缙和方孝孺闻言,顿时脸色大变,两人可是知道朱元璋在时,这锦衣卫是有多厉害的。
只见二人跪在朱允炆面前,苦苦哀求:“陛下,锦衣卫虽然是陛下耳目,然而锦衣卫权力过大!若是一个控制不好,朝野只怕人人自危。”
“而且锦衣卫在太祖时期,就已经是臭名昭著,若是陛下要重建锦衣卫,只怕到时候大臣们真的就离心离德!届时,一旦被燕贼所用,只怕会遭反噬啊陛下!”
看着解缙和方孝孺的反应,倒也在朱允炆的意料之中。
毕竟,谁愿意晚上吃饭睡觉都被人给监视着。
甚至,第二天上朝,皇帝还要问你昨天晚上干了什么。
不,皇帝比你还清楚你昨天晚上干了什么。
这不是要人命嘛?
不过,朱允炆心中也有打算,如果不能直接重建锦衣卫。
那么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准备负责所有情报的情报部门才行。
等到燕王之乱平息,再慢慢把锦衣卫套到这个部门上。
当然,对于朱元璋时期锦衣卫的弊端,朱允炆也有办法加以改进,毕竟作为穿越者,锦衣卫的好处与坏处,他还是知晓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嘛。
只是,朱允炆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二人。
解缙和方孝孺不知道皇帝到底何意。
最终还是解缙先开了口:“陛下,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此番想要重建锦衣卫,是否为了将城中燕贼的细作给收拾掉?若是如此,臣等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重建锦衣卫,实在是会引起官民惶恐,还请陛下用别的名字,虽然名字不一样,但也有锦衣卫的职责。”
朱允炆有些赞赏的看着解缙,这家伙倒也算是神童了,能够猜到自己心里的想法。
“行了,两位大人先起来吧,京师之中,燕王的细作遍布各地,朕的任何消息,有时候,还没出这御书房呢,燕王就知道了,就算是百官之中,到现在也还有不少官员和燕王私通。”
“若是长久以往,朕没有忠心于自己的情报部门,那日后朕的任何旨意,甚至我军的动向,恐怕都会被燕王知晓!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朕不愿意被燕贼牵着鼻子走,明白吗?”
“所以,建立一个专门为朕为朝廷效力的情报部门,迫在眉睫。”
既然是为了对付燕贼朱棣,解缙和方孝孺这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随即,方孝孺也是提出了建议:“陛下,臣以为陛下可以将这部门秘密成立起来!暂时先不与世人知道,只是行使命令,可以手持陛下密旨,这样城中官员百姓也不会惊慌,而城内燕贼的细作也不会发现,进而提前做好应对。”
方孝孺的想法倒是不错。
“行,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们的意思来办!朕会处理好这事情,解缙、方孝孺,你们继续密切注意城内燕贼细作的一切动向知道吗?”
“是,陛下!”
……
重建锦衣卫的事情,朱允炆很快就让王忠去将之前锦衣卫的残余人员召集起来。
这些人在朱元璋手下干活,后来朱元璋因为百官的议论,迫于压力也就算是解散了,但这些人也都还在京城各处。
现如今,再次被召集起来,为皇帝陛下效力,那自然是兴奋不已。
“诸位,尔等都是皇爷爷在世时的忠臣!现如今,燕贼反复,燕贼细作也在城内到处都是,因此,燕贼得到了朕和朝廷的许多机密信息!如今,朕将你们召集回来,就是让你们成立新的部门,为朕收集情报,同时除掉城内燕贼的细作!因为锦衣卫这个名字太过敏感,朕决定给你们成立的部门一个新的名字。”
“就叫六处!”
“六处?”
一群人有些懵逼。
这名字也不是说不好,但听起来有些奇怪。
朱允炆其实也只是一下想到了之前自己看过电影里说到过这个名字,叫六处好听,也有些神秘感。
不过,众人也没有多想,毕竟是皇帝给的名字。
那就叫六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