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王忠也是赶紧的对着双喜说道:“双喜,你这个奴婢,你到底是做了什么让陛下不高兴的事情。”
“还不赶紧给陛下认错。”
说完,王忠也是赶紧给朱允炆跪在地上拱手说道:“陛下,双喜一直都是非常忠心耿耿之人。”
“还请陛下能够听听双喜说的话。”
朱允炆这才是微微一笑:“双喜,你看王忠都给你求情了,你还不说一下吗?”
“你自己都觉得不妥当,朕问你要如何处置,你得好好说。”
朱允炆倒是无所谓,反正群策群力嘛。
但问题就是,这事情在双喜和王忠看来确实是属于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
那就是皇帝这样问自己一个小太监,到底是不是真的问,还是生气了。
但看到朱允炆似乎没有生气的样子,双喜这才鼓起勇气看了一眼王忠。
王忠则是赶紧说道:“陛下问你,你就赶紧说,全面的说。”
双喜这才深呼吸一口气,然后说道:“陛下,此番牵连的勋贵人数之多人员之广,也是不亚于太祖时期的案子。”
“太祖皇帝在的时候,整个勋贵里面,蓝雨和胡惟庸案牵扯的太多太广,甚至还因此差点动摇国本。”
“大明开国功勋之中不少子嗣都受到了牵连,当初太祖皇帝大肆打压勋贵也是为了陛下考虑,毕竟陛下那时候尚且年轻,太祖皇帝担心陛下压不住这些功臣。”
“太祖皇帝也认为陛下宽厚任意,继位后恐怕会厚待勋贵,如此就可以让勋贵们为陛下效忠,死心塌地不至于乱我大明基业。”
“但现如今陛下也没有厚待大明勋贵,就要再度打压他们,只怕勋贵们看到后会心生不满,若是一旦勋贵们真的心中不平衡。”
“奴婢以为,只怕是覆水难收啊。”
双喜的话让王忠也是面色一惊,此话真是有些大逆不道。
说当今天子就算了,还将太祖皇帝也给牵扯进来。
谁不知道太祖皇帝英明神武,但问题就是这话说的也没错。
现在皇帝陛下如此对待勋贵,只怕到时候真的寒了人心的时候,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所以,王忠虽然心里也担心陛下责任双喜,但还是硬着头皮没有说话,只是想看看皇帝陛下的想法。
倒是双喜这番话让朱允炆也是认真的思索了起来。
这小太监说的话倒是有些道理,只不过,这双喜一个小太监应该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后面只怕是有人。
想到这里,朱允炆也是直接看向双喜:“双喜,这些话是谁教给你的?”
朱允炆一边说,一边神色也是变得严肃起来,反正这事情肯定没有这样简单。
而双喜也是再度叩首说道:“陛下,这道理是奴婢自己想出来的,悟出来的,没有任何人教授也没有任何人指使。”
“只是陛下,双喜在宫中多年,也是见过不少人情冷暖的事情,所以才会想到这些,还请陛下恕罪。”
对于双喜的话,朱允炆虽然说没有不信,但也绝对不会全信,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
任何时候的任何事情背后的一举一动肯定都有一定的深意。
只看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明白不明白。
想到这里,朱允炆也是直接看向双喜说道:“双喜,你的话倒是说的有一些道理。”
“太祖皇爷爷打压勋贵的确是为了朕。”
“但是朕并非皇爷爷认为的那样,人都是会变的。”
“朕如今严惩勋贵是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
“你知道隐匿户籍人口对朝廷对朕来说代表着什么吗?”
“他们是在从国库中偷钱!”
“他们是在坏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双喜跪在地上身形有些颤抖,却又开口说道:“陛下,可是勋贵和大明乃是一体。”
“他们怎么会坏大明的江山社稷呢?”
朱允炆忽然无奈的轻笑一声。
“只怕如今百姓都是这般想的吧?”
双喜不敢多言只是默默跪着。
朱允炆则起身走到双喜身前。
“双喜,有些话你能直言,而朕不能直言。”
“有些话朕只能烂在肚子里。”
“你且起身吧!”
跪在地上的双喜连连摇头。
“陛下,小奴今日失言还请陛下责罚。”
朱允炆闻言伸手拽着双喜起身。
“朕今日才知道什么是孤家寡人,什么是称孤道寡!”
“你今日说的话很有用,至少让朕知道普通人的想法。”
双喜听后再度摇头。
“陛下,小奴不是普通人,小奴是陛下的家仆。”
朱允炆此刻失笑,挥挥手让双喜退下。
随后朱允炆坐在龙椅上,孤独地看着一旁大明的万里坤舆图。
大明远征军出发的当日,朱允炆来到应天府外的码头处。
亲军们早就将此处戒严,却还有百姓前来围观。
远征军都督耿璿此刻也有几分紧张。
家人贿赂应天府官吏强卖商铺的事情让他担心自己会被陛下责罚。
故而他当日便去刑部自首,然而坐镇刑部的魏国公却让他返回军营做好出发的准备。
这让他心中有几分惶恐,圣上的特殊关照让他身上的压力倍增。
尤其是得知临沂侯王显被革去官职削去爵位发配到兵马司巡街。
这让他对皇帝隆恩的感觉,恐惧和担忧压过了感激。
虽然妻子江都公主告诉他已经责令家人将强卖的店铺退还回去。
但是这并不能让耿璿就此安心。
“拜见陛下!”
恍惚中耿璿看到了朱允炆的仪仗,下意识便半跪着行礼。
朱允炆笑着上前扶起披甲的耿璿。
“长兴侯甲胄在身不必多礼。”
“此番长兴侯都督我大明王师前往朝鲜,还望长兴侯不负朕之所托。”
“否则朕可是要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听到皇帝明显是打趣的话,耿璿心中反而松了口气。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朱允炆点了点头目光又看向一旁的纪纲和李良成。
“李卿辛苦了!”
李良成闻言叩首说道:“皇帝陛下,小臣惶恐!”
朱允炆抬手示意他起身,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回去转告朝鲜王。”
“朝鲜是大明的藩属,朕便是他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