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是朱植,朱允炆招了招手,让他走了进来,接着朱允炆一边看着地图,一边笑着问道:“辽王,你这愁眉苦脸的是为何啊?”
朱植闻言,直接跪在朱允炆面前拱手说道:“陛下,臣请陛下修改削藩推恩令,否则宗室将会大乱啊。”
朱允炆闻言微微一笑,抬手让他起来,随后让王忠将地图收起来。
“辽王,你这到底怎么了?”
朱植叹了口气,将手里的五本奏章恭敬的递到了朱允炆的面前:“陛下,这是各地宗室送上来的折子,里面都是状告父兄私通朱棣。”
朱允炆听后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看着面前的朱植说道:“辽王,这折子里写的东西又如何?”
朱植连忙担忧的说道:“陛下,臣是担心宗室内的一些人,为了得到继承之权,内部诬告成风,子告父,弟告兄。”
“最后演变成父子兄弟都视对方为仇寇,若宗室内乱,动摇国本于国无益啊陛下!”
然而朱允炆此刻脸上还带着几分笑容,似乎看起来并没有多担心的样子,这表情让朱植察觉到情况似乎不对劲:“陛下莫非另有企图?”
朱允炆见朱植直言不讳,这才微微一笑说道:“辽王,若是宗室内乱,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有心思觊觎我这皇帝之位呢?”
此言一出,朱植一阵晴天霹雳,只见他吧唧一下就跪在地上:“陛下慎言,此非圣明君主所言,还请陛下……”
朱允炆则是走上前来将朱植给扶起来,随后对朱植说道:“辽王,我大明宗室可以多,但不能碌碌无为。”
“朕不想看到宗室日后成为大明最大的蛀虫,所以朕要坚定的削藩,并且大幅削减宗室待遇,可即便如此,食邑万户,食邑五千户、食邑三千户的宗室还是太多了。”
“我大明到底有多少民脂民膏能够这样供养?又有多少土地可以供养呢?”
一番话,朱植被吓得后背冒汗,赶紧又跪在地上说道:“陛下,陛下是想要诱杀……诱杀宗室?”
朱允炆大笑着摇摇头说道:“辽王,这从古到今对宗室开刀最后什么下场,你当朕不读书吗?朕是做那种自毁长城事情的人吗?”
“朕希望宗室们能够成为我大明最后一道铁壁,所以朕要收他们的权,削减他们的军队,便是希望日后若我大明陷入危机,有宗室能够领兵护我大明江山。”
“便是另起炉灶,立他所在的一脉为正统,朕也是可以接受的。”
朱植闻言陷入沉默,而朱允炆还在继续。
“辽王,眼下要安置这么多的宗室,要么直接除去大批宗室的爵位,要么便是开疆拓土增加人口。”
“眼下我大明还需休养时日才能再显露爪牙,便只能先让宗室内斗一番,削去那些诬告之人的爵位。”
朱植抬头看向朱允炆,最后拱手说道:“臣明白了,只是希望陛下能够明断是非。”
“扫除奸佞之徒,留下忠良之士!”
言毕,朱植思索一番后又从那四五本折子中拿出一份折子交给朱允炆。
“陛下这是状告晋王朱济熺的折子!”
听到朱济熺的名字,朱允炆伸手接过然后看向朱植问道:“是谁状告他的?”
朱植苦笑一声,有些无奈地说道:“是其三弟朱济熿!”
朱允炆思索后点了点头,随后看向朱植说道:“朕会派护国卫协助你们调查。”
“一旦发现诬告,直接废为庶人从宗人府除籍,赐姓恶!”
朱植点点头拿着剩下的折子拱手退下。
朱允炆则拿起朱济熿状告朱济熺的折子翻阅起来。
随后他便当即冷笑一声,将折子摔在地上。
双喜连忙上前将折子拾起来,放在朱允炆面前。
而朱允炆则好似想到了什么,挥手对双喜说道:“速速告知辽王,接到折子后调查,收集好证据就可以了。”
“剩下的事情等朕的通知他们。”
双喜闻言快步前去通知朱植。
很快,朱济熺的折子也送到了朱允炆面前。
得知朱济熺安排好藩内的事务就马上前来。
朱允炆当即派去告知朱济熺和朱济熿,让他们两人率先赶来。
几日后,朱济熿先一步到达应天,此时他的心中也有几分惶恐。
毕竟诬告长兄这在哪个朝代都是重罪。
可是为了亲王爵位,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区区一个卫国将军这算是什么东西啊!
朱允炆得知朱济熿到达应天后,第一时间派护国卫将其控制起来。
这一举动顿时吸引了不少已经在应天的宗室们以及一些官员。
大家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拿下一个只能得卫国将军爵位的庶子。
然后就有人爆出猛料,说是朱济熿状告自己的长兄晋王朱济熺。
此消息一出,瞬间引爆了整个应天的舆论。
百姓们虽然不敢妄议皇室内部的事情,但是三五好友聚集起来私下也要聊上一聊。
宗亲们则是心中惊愕,尤其是那些同样状告了父兄的宗室。
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皇帝对此事的态度。
而就在宗亲官民私下悄悄议论此事的时候,朱允炆下诏要在应天府公审此事。
这无疑是给本就燃烧的舆论加了一把大火。
百姓们此刻已经不再是私下悄悄议论,而是在茶馆酒楼大肆议论起来。
虽然不知道其中到底有没有诬告或私通。
但是官民都知道陛下应该是在敲打宗亲们。
而此时作为宗人令的辽王朱植几乎要被宗亲们踏破了府门。
所有人都想要从辽王朱植口中得知一些消息。
但是朱植确实不知道皇帝的具体计划,只是知道皇帝让宗人府调查收集证据。
然而宗亲们自然不肯相信,身为宗人令的朱植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朱植索性直接跑到内阁之中,请求朱允炆让自己在内阁的厢房之中过夜。
朱允炆知道朱植的苦恼,于是轻笑允许他住在内阁的厢房。
宗亲们自然不敢追到皇宫中的内阁问话。
于是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即将到来的晋王朱济熺。
却说朱济熺这边带上亲卫便打马直奔应天而来。
路上换了数匹骏马方才赶到了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