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他们便可和我大明其他的官员一样升迁和贬斥了。”
“并且,想要进入衙门成为胥吏,还必须要经过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最低要是童生,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能参加。”
朱植微微皱起眉头,显然有几分担忧:“陛下,只怕这童生的标准有些高了啊。”
“凡是有机会成为秀才的童生,谁会放弃秀才去考胥吏呢?”
“况且,成为胥吏十年后才能考试成为县一级的佐贰官,这正经科举出身的可有不少的差距啊,这是不是太……”
朱植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朱允炆心里很清楚朱植的想法,只见他也是微微一笑然后看向朱植问道:
“辽王,那你以为士子们对此是会支持还是反对呢?现在的胥吏们是会支持还是反对呢?”
朱植猛的反应过来,皇帝这番改制,实际上就是给了士子们多一条追求功名的道路。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顺利考上秀才和举人的,最重要的是抛开士子中的佼佼者,剩下中庸或者说是另有特长的士子,绝对会支持这番改制的。
他们能够通过这条路成为大明的官员,即便是要耗费一些时间,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毕竟如果没有这样的路,那这些人恐怕一辈子也考不上。
因为有了这条为吏授官的路,要走科举这条路的士子们也会减少一些竞争者和压力,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胥吏则是更不必说了,陛下给他们开了一条青云路,他们高兴还来不及,谁会为了自己的前程不同意,难道你不想更进一步?
多少人想要进步那是掏空心思耗费心力?但实际上更多的人则是基本上就死在了这第一步了。
所以,即便是他们考试没过不能授官,至少他们的子孙也是有机会的,说白了就是一条通往上面的道路。
而这时候的陛下只需要对贪官污吏的惩戒中加入一条影响他们子孙做官的律令,那么即便不能够彻底杜绝贪腐。
但至少也是可以有很大程度上的震慑住那些宵小,毕竟官员贪污也是为了家人捞一笔。
那现在你孩子的前途可能就因为你自己这样捞一笔,直接导致你孩子的前途没了,你说你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
虽然不能说一定能百分百的杜绝,但也一定能够杜绝八九十了。
即便不能真的杜绝,能让这些贪官污吏在贪墨的时候多少也是多思量一二,也算是这条政策与前瞻性。
说不定,到时候他们为了子孙后代也就放弃了贪赃枉法这样的事情,到时候大明的吏治也绝对比现在好很多。
但是前提一定是要重罚那些贪官污吏,让贪官污吏的子孙得不到一点点的好处才是真的。
“陛下,臣以为如此改革确实可行。”
“不过眼下只怕难以立刻推行。”
“这应天府的官吏们还是要先处理了啊!”
朱允炆听了朱植的话后点了点头。
如今改革吏制的腹稿有了,接下来自己要进一步完善它即可。
不过在此之前,自己还要处理更多的事务。
“这样吧,给那些真正被裹挟的基层小吏一次机会。”
“让应天府留用他们!”
“那些和上官沆瀣一气的小吏就严加处罚。”
“此事朕就交给朱高炽去做。”
“你们内阁派个人过去协助就好。”
朱植拱手应诺,带着朱允炆的旨意回到内阁。
内阁之中,解缙对皇帝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的行为有些不满。
“陛下怎可轻饶了这些人?”
“他们身为朝天命官知法犯法,还妄图逼迫护国卫就此作罢。”
“陛下如今将他们轻轻放下,岂不是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方孝孺闻言拉了一把解缙说道:“陛下自有陛下的考虑。”
“难不成要把这些朝廷大臣统统问罪?”
“如此一来朝廷少去小半的文武,这样才好?”
解缙沉默着不说话,眼神依旧有所不满。
“高煦!”
回到内阁的朱植直接点名了朱高煦。
朱高煦连忙起身走到外面。
“十五叔唤侄儿何事?”
朱植笑着对朱高煦说道:“陛下让内阁出一个人去应天府协助。”
朱高煦闻言有几分尴尬,摆了摆独臂说道:“十五叔,此事只怕我去不太合适吧?”
朱植拍打了一下朱高煦的肩膀。
“不,你去正合适!”
随后朱植将朱允炆的话转述给了朱高煦,朱高煦苦笑着拱手应诺,随后带上几名书吏向应天府走去。
执掌应天府的朱高炽短短几日便控制了应天府的局面。
从六部衙门借调过来的官吏也都对他颇为服气。
相比于其他宗室,朱高炽不仅为人谦虚平易近人,而且还宽厚仁德,对待下属毫无架子。
更重要的是人家是真的懂户籍、律令这些东西,不仅懂而且极其精通,和浸淫多年的老胥吏一般。
如此一来上下官吏皆是不敢欺瞒,一切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
唯一让他犯难的便是对犯了罪的应天府原官吏们的处罚。
这些官吏在应天府衙门的牢狱中关了三、四日。
而最近又有不少的不法分子被抓捕起来。
如今应天府衙门的牢狱中就快关不下人了。
可是皇帝陛下迟迟没有旨意来,只能把犯事的官吏们继续关在里面。
就在朱高炽犯愁时,手下的小吏却来通报内阁来人了。
朱高炽连忙起身,却又听小吏说道:“府丞大人,那名上官让你坐在正堂等着即可。”
朱高炽愣了一下,随后猛地看向小吏,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
“来人可是断了一条手臂?”
小吏摇了摇头说道:“府丞大人,小人没看到那名上官,只有他的书吏传话。”
朱高炽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让自己保持冷静。
小吏见状快步出去将朱高煦一行请进来。
朱高煦有些扭捏地走入正堂,眼睛避开朱高炽,高声说道:“陛下有旨!”
此言一出,衙门大大小小的官吏纷纷停下手头的工作,跪在地上听旨。
“凡是真正被裹挟的基层小吏可继续留在应天府听用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