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陛下,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若是这锦罗绸缎的产量提高,那价格肯定也会下降。”
“如果皇家丝绸贸易公司这样做的话,那以后还有机会赚钱吗?这恐怕是不太好说了吧?”
这番话朱允炆听了以后自己也是觉得有些道理,郑赐这人倒是有点生意头脑,虽然不是很多。
见朱允炆同意自己的说法,郑赐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是有些诧异的愣住了。
怎么的,今儿个陛下怎么如此的听劝,居然听见我说的话就认同了,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然后他又听到了陛下继续说道:“朕本来也没有打算继续提高锦罗绸缎的产量。”
“既然是奢侈品那么自然就应该有它自己的价格,不可能随意更改。”
“朕需要的是改进棉麻纺织技巧技术,如果能将这技术改进,那么日后对咱们大明皇家丝绸贸易公司肯定有天大的帮助。”
听到皇帝居然想要改进棉麻纺织技术,郑赐有些懵逼了,他现在整个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如今松江府倒是兴起了棉麻纺织业,但棉布这东西可是不如丝绸一般昂贵,毕竟这玩意也不值钱。
至于麻布,那就更是寻常百姓穿的东西了,这粗麻布就算是再怎么样又能值几个钱呢?
想到此处,郑赐猛然发现自己的想法好像不太对劲,既然陛下都说要改进,那么就肯定是有陛下自己的想法,而且肯定也有可以用的地方。
想到这里他抬头看向朱允炆,只见朱允炆却是笑着说道:“丝绸等制品,本就是卖给那些土豪乡绅达官贵人的。”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用来赚有钱的人钱的,穷人他就算是想买也买不起。”
“而棉麻纺织则是关系到大明百姓日常生活的,那奢侈品再怎么值钱,能卖出去多少?”
“但这棉麻纺织则是和大明百姓有天大的关系,不过朕也没有想过赚多少钱,主要是积累技术为主。”
郑赐直接伏在地面上叩首说道:“陛下,这古人有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陛下今日一念,便是古之尧舜也未可及也!”
朱允炆听到郑赐对自己的吹捧,他嘴角也是微微一扬:“我说郑赐爱卿啊,杜工部要庇护的是天下寒士,可不是天下百姓。”
“而朕不单单是要庇护天下寒士,更是要改进棉麻纺织庇护天下的百姓。”
“要做到这一步的关键就是要提高棉麻纺织的效率,降低棉麻纺织的成本从而降低棉麻布料的价格,使得天下百姓纵使贫寒,也有衣物蔽体。”
郑赐从地上起身走到了朱允炆面前拱手说道:“陛下的意思臣已经明白了。”
“陛下是想要用水力来提高棉麻纺织的效率,但是臣想要问问陛下,即便用棉麻纺织提高了纺织的效率,降低的纺织成本,可是陛下眼下棉麻纺织多为地方商贾组织人手或百姓在家中纺织。”
“即便有能够通过水力提高效率的新机器,地方商贾和百姓只怕也不会更换新机器。”
“因为更换了新机器的成本对他们来说,那是真的比天还高,还不如继续使用旧机器。”
郑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朱允炆计划中最难实施的一步。
最难的不是设计和制造使用水力的新机器,而是能够让商贾和百姓接受新机器。
如果新机器成本过高,不用想也知道不会有商贾和百姓接受的。
对于郑赐提出的问题,朱允炆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郑爱卿,所以朕打算集中生产!”
“朕想要将棉麻纺织匠人集中起来一起工作纺织。”
“而更换新机器的成本由朕的公司来承担。”
“如此既能让朕的公司得到一批技术工人,又能推动新机器的普及。”
郑赐低着头陷入沉思,最后郑赐苦笑一声说道:“陛下,纺织匠人多为女工。”
“陛下让她们离开家,到外面工作,只怕……”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明白郑赐在担心什么。
解放生产力的前提是要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不是张张嘴巴就行的事情。
之前不论自己削藩还是改革军制,都不算触动百姓的根本利益。
可是要雇佣纺织女工,这便触动了朱程理学下男性的根本利益。
如果女性能够通过自身劳动来获得酬劳,那么对男性的依附势必会减弱。
而这种对朱程理学权威的减弱,势必会引起士绅甚至是百姓的激烈反弹。
朱允炆想到此处也不得不继续认真思考一番。
他也不得不感慨后世解放了广大女性的伟人的厉害。
显然他自己是没有那种水平,而眼下的社会现状也不允许他在这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
“好了,郑爱卿,你先下去吧。”
“水力机器的事情,你也要安排人着手去做,若是没有头绪,可以和朕共同商议。”
朝鲜开京,大明远征军军营之中。
朱高煦和耿璿、李良成坐在大帐之中,看着开京的兵力布防图。
李良成伸手点在王宫处说道:“李芳远调集了三千兵马加强了对王宫的控制。”
“大王最近是不可能再和南燕王、耿都督联系了。”
接着他又将手点在城门处继续说道:“李芳远又调集全罗道、忠清道、庆尚道三道共一万兵马前来拱卫京畿!”
“眼下,开京附近有三万左右的兵马驻守!”
大帐之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李良成沉重的呼吸声。
这让李良成心中颇为惶恐,情不自禁地去瞟朱高煦和耿璿。
很快,耿璿开口说道:“没有关系,我手下五千兵马足够封锁朝鲜王城。”
“不过还需调集分散驻守在各港口的兵马前来了。”
朱高煦点了点头,随即看向李良成说道:“眼下,李芳远是否对我大明远征军起疑?”
李良成闻言犹豫了片刻后摇摇头说道:“小臣也不知道。”
“不过他若是对大明起疑,应该不太会如此光明正大地调兵遣将。”
耿璿当即出言否决了李良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