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朱高煦当即跪在地上行礼道:“陛下,臣才疏学浅,担任内阁行走颇为吃力。”
“今日陛下既有此问,臣请辞去内阁行走之职,或就藩南燕,或为陛下另用。”
朱允炆直接起身走到朱高煦面前将其扶起。
“南燕王,朕也不瞒你,朕确实想要你辞去内阁行走之职。”
“因为朕想要你总理大明皇家海运公司。”
朱高煦抬头看向朱允炆,随即连忙摆手道:“陛下,臣非是经略一方之才,怕是担当不了此任。”
“臣愿就藩封地,训练南燕卫兵士,为我大明驻守北疆。”
朱允炆轻笑一声转身指向大明坤舆图。
“翟能和平安等人早已经接手的大宁、北平和辽地,如今有他们坐镇,你不必就藩练兵。”
“眼下,总理大明皇家海运公司之职务,非你莫属。”
朱高煦没想到皇帝会让自己去总理海运公司,眼神中不免有几分疑惑。
朱允炆见状拉着他的独臂走到海图旁说道:“东洋只有朝鲜和倭国两个外邦。”
“虽有倭寇、海贼,但是现在难成大器。”
“而南洋小国林立,国中又有部族争斗,我大明皇家海运公司若要保护商贾周全,便要杜绝可能发生的危险,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朱高煦恍然大悟,随后半跪在地上。
“臣明白了!”
“只是经营公司并非臣的长处,还请陛下……”
朱允炆笑着点点头说道:“此事你放心,朕会派老成持重之人帮你。”
朱高煦变半跪为叩拜,行礼后退出御书房。
当日,朱允炆便下诏免去朱高煦内阁行走的职务。
同时又以大明皇家海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任命朱高煦总理大明皇家海运公司诸事,简称总经理。
大明皇家海运公司也在一处抄没的私通朱棣的朝中大臣的旧府邸挂牌成立。
权贵们对于朱高煦被免去内阁行走转而担任海运公司总经理的事情颇为上心。
尤其是被视为陛下心腹要职的内阁行走之位空缺,这让权贵们认为陛下会提拔一名勋贵进入内阁以此来拉拢人心。
毕竟之前陛下刚刚惩罚了勋贵们,眼下正是补偿的时候。
但是他们完全想错了。
第二天,皇帝便下诏将晋王朱济熺补入内阁担任内阁行走。
这让原本觊觎内阁行走之位的勋贵们大失所望。
之前他们还想着若是勋贵补入内阁,那内阁便有三位勋贵出身的重臣。
日后他们便能够影响陛下的决策,像是之前当众押着勋贵到刑部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可是宗室补入内阁便代表着内阁四派之间的平衡并没有被打破。
在权贵们还在议论着朱允炆将朱济熺补入内阁担任内阁行走之时。
大明皇家海运公司发布了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则公告。
“本司十日后将启程前往朝鲜国,若有意前往朝鲜出售货物的商贾请入本司详谈。”
看完了大明皇家海运公司的公告后,周围的士子们随即散去。
他们常说自己一心只读圣贤书,今日前来也不过是看看热闹。
看到海运公司的公告后,仅剩的好奇也没有了。
“诸位同窗,此处满是铜臭之味,我等还在这里做什么?”
穿着布衣和寻常百姓没什么区别的商贾们恭敬地给身穿儒服的士子们让开到道路。
待到他们走远后,方才围上去观看公告。
得知海运公司要走一趟朝鲜,商贾们顿时有了别样的心思。
于是他们抄录了公告的内容,快步赶回各自的店铺,随即派人询问背后的靠山。
得知此番去一趟朝鲜能够得到最少两倍的利润,商贾们的靠山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所以刚刚成立的大明皇家海运公司便挤满了前来询问情况的商贾。
坐镇此处的朱高煦看着朱允炆安排的参赞从容不迫地回答商贾们的询问。
他整个人也长出了一口气,这若是换成自己,怕是要手忙脚乱了。
不过此番前往朝鲜的船队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到朝鲜贸易。
而是为了运送一些火器到釜山港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还是接应李良成等“朝奸”的家人前来大明。
“诸位,此番本司前往朝鲜的商船只是趟趟路子。”
“所以船队中并没有太多商船,而是多为战船。”
“此番若是一切顺利等到船队回来后,便能够安排更多的商船前往朝鲜。”
虽然参赞们说的是商船,但是那些商船也都是由福船改装,本质上还是战船,换种说法便是叫做武装商船。
商贾闻言不但没有放弃,反倒是竞争更为激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番这么多的战船护卫,谁家的海盗不开眼敢来招惹?
这一次只要顺利到达朝鲜建立起有效的贸易网络和人脉,那之后便能稳定到朝鲜进行贸易。
所以此次一定是先下手为强的局面。
朱高煦在看到商贾们的热情不退反增后,当即按照朱允炆的安排,对本次前往朝鲜的商位进行竞标,限定名额只有五个,每家还限制只能拿下一个。
经过几番竞标之后,最终五个商位以一千两、两千两、三千五百两、四千两和三千两卖出。
御书房内,朱高煦将竞标的结果告知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轻笑一声说道:“到朝鲜的贸易也就这一次能够靠竞标商位得这么多钱了。”
“等到和朝鲜的贸易稳定下来后,每个商位就定为五百两。”
“人多的话就靠抽签决定。”
朱高煦连忙应诺,却又听朱允炆说道:“此番南燕王,你跟着去一趟朝鲜,以朕私人使者的身份去拜访朝鲜王。”
朱高煦眼睛一转,随即笑着说道:“陛下这是准备火上浇油?”
朱允炆直接笑着颔首承认。
“有了朕做靠山,想必朝鲜王也不会坐以待毙。”
“只要他和李芳远内斗起来,最后我大明都可坐收渔翁之利。”
随后朱允炆又想到什么连忙开口补充道;“还有,此番皇庄产的绸缎,你也带过去一百匹,不要卖了,作为礼物送给朝鲜的权贵。”
“也算是朕为皇庄产的东西打出些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