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恩宴结束第二日。
各大赌坊再次热闹,那些押了注的百姓,纷纷涌向赌坊。
很多百姓都后悔,之前顾辞远获得状元的呼声最大。
因此这些人押的时候,都在顾辞远那里压了大头。
虽然也在李钰那里押了,但都押得比较少。
现在李钰成了状元,顿时让众人后悔不迭。
特别是那些下了大注在顾辞远身上,下了小注在李钰身上的。
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他们赢的钱,还没有押注的钱多。
赌坊掌柜笑得合不拢嘴。
之前顾辞远和李钰并列会元,可让他们赔惨了。
开会元盘口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两个会元的。
好在不是两个状元,否则又要亏。
只是等到蜀中学子到来时,这些掌柜就笑不出来了。
蜀中学子只押了李钰。
虽然赔率从一赔十五,降到了一赔二。
但顶不住大家压得多。
特别是顾清澜打发下人来拿钱,掌柜都要哭了。
之前会元的时候,顾清澜赚了7500两,加上500两本金就是8000两。
他押李钰是状元,将这8000两押了不说,还凑了2000两,成了一万两。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李钰会成为状元。
在金銮殿上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必定会对李钰感兴趣。
只要感兴趣,温党就打压不了,那么皇上就一定会看到李钰的卷子。
只要看李钰的卷子,这状元就跑不了。
因此顾清澜将全部身家押上,还去顾佐衡那里借了银两。
这下净赚一万两。
柳夫子,马致远他们也赚了,都十分开心。
只有李钰不开心,他因为顾虑到温党,因此没有去下注。
白白错过了赚钱的机会,正在郁闷,便有太监来会馆宣旨。
“圣旨到——新科状元李钰接旨!”
听到这话,整个四川会馆都炸开了锅。
无论是馆内的士子,还是会馆的管事、杂役,全都涌了出来。
便见一队身着宫中服饰的宦官和侍卫簇拥着一位面色白净的太监走了进来。
李钰原本还在楼上后悔,觉得错过了赚钱的机会。
门便被撞开,林澈急吼吼地开口“阿钰,圣旨来了,你还不快去接旨。”
李钰一惊,连忙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衣衫。
随后快步下楼,撩袍跪倒在地:“臣李钰,恭请圣安!”
为首的太监,姓孙名诚,乃是魏瑾之的干儿子,司礼监的随堂太监之一。
他展开一卷明黄的绢帛,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新科状元李钰,文才卓荦,器识宏深,朕心甚慰。
念其年少家贫,寓居会馆,殊为不易。
特赐内城成贤胡同三进宅第一座,俾便栖止,安心攻读,以期将来报效朝廷。钦此——”
圣旨内容简单直接,却如同平地惊雷,再次把众人震得目瞪口呆。
赏赐宅邸!
这可是极少数功勋重臣或皇亲国戚才能享有的殊荣。
如今竟落在了一个十五岁的农家子头上!
而且还是成贤胡同,这种距离皇宫比较近的地方。
众人看李钰的眼神不一样了,这是真的被皇上看重啊。
李钰也是心中剧震,他还以为宣旨是什么事,竟是赐他宅子。
他深深叩首:“臣李钰,叩谢皇上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李钰站起身。
孙诚脸上堆起笑容,低声道:“状元公,真是简在帝心啊。
成贤胡同那地方,清净雅致,离皇城又近,可是个好去处。
这可是老祖宗特意给状元公挑选的,不招摇却舒适,以后状元公当值也方便。”
听到这话,李钰便知道,这是魏公公在给他示好。
他当然不能没有表示,便给孙诚塞了银子。
“有劳公公辛苦跑这一趟,些许茶水钱,不成敬意。”
这些太监都是皇帝身边的近侍。
帝心难测,因此和这些太监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孙诚脸上笑容更甚。
“状元公客气了,您前程远大,日后飞黄腾达,莫忘了咱家今日跑腿的辛苦就好。
宅子的钥匙和地契,稍后便有专人送来。
咱家还要回宫复命,就先告辞了。”
说完对着李钰拱了拱手离去。
送走宣旨的队伍,会馆里众人围上来纷纷道贺,语气中充满了羡慕与不可思议。
林澈更是一溜烟跑出去给柳夫子报喜去了。
原本他还想着这次赢了钱,凑一凑看能不能在京城买套房子。
这样以后也方便。
总不能每次来都住会馆。
结果去问了一圈,价格高得吓人,没有想到皇上居然赐给李钰宅子。
更何况还是靠近皇宫的地方,怕是有钱也买不到。
他和李钰情同兄弟,李钰的宅子他肯定也能住。
这下算是在京城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了。
馆长一脸幽怨地看着李钰,那样子先是受了委屈的小媳妇。
没有想到李钰这么快就要搬走了。
他还想让李钰在馆里多住些日子。
这些天他可是风光无限,其他会馆的馆主都纷纷过来道贺。
让馆主也享受了一把沾状元光是什么滋味。
很快这事便传开,其他新科进士都暗暗心惊。
皇上居然如此看重李钰。
之前在荣恩宴上,谢安澜有意敲打李钰,这些进士都看在眼中。
原本想着还是和李钰保持点距离,但现在这些进士又改变想法了。
休息一天后,众进士便前往鸿胪寺学习礼仪。
众人见到李钰,都纷纷上来攀谈,那热情的样子让李钰有些吃不消。
“行礼——趋步——跪——拜——”
洪亮的口令在习仪大堂中响起,李钰站在队伍最前列,对于这繁复的礼仪颇有些无奈。
这真的是很有仪式感,每一个动作都被拆解,矫正。
如何手持笏板,如何迈出步子,衣袖挥动的幅度……
这些如果学不好,在正式场合失仪是会受罚的。
等礼仪学习完毕后,还需要去国子监的孔庙拜谒孔子,表示不忘师道。
李钰带着所有进士在礼官引导下,浩浩荡荡前往国子监孔庙。
众人踏入棂星门,古柏参天,一种穿越千年的文脉压力扑面而来。
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静默端坐,目光如炬,俯瞰着后世学子。
主祭官唱喏,焚香。香烟袅袅,直上穹宇。
“跪——”
齐刷刷一片,众进士跪下。
随后随着口令叩首,所有人心中此刻都有着敬畏。
谒师礼成,众人移至国子监辟雍旁的空地。
那里,早已准备好数座光洁的石碑,石匠手持凿刀,静立一旁。
这是立碑题名。
按照名次,进士们依次上前。
李钰走到最前方那座石碑前,石匠早已蘸墨。
将‘第一甲第一名,四川顺庆府望川县李钰’的字样,临摹于石上。
随后,铁凿与锤子落下,发出清脆的“叮叮”声。
石屑纷飞,名字被一点点镌刻进坚硬的石头里,也镌刻进了历史。
随后是第一甲第二名,顾辞远,第一甲第三名,苏墨白。
此碑立在这里,将会世世代代受学子膜拜。
哪怕千年之后,只要这些石碑不坏,依然可以让后人一眼就知道,某年某月谁中了进士。
到此,所有的仪式才算结束。
所有进士的科举路已经走完,接下来就是官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