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温知行的举荐,温党官员纷纷附和。
清流这时也明白了温知行的用意,不由心里发寒。
首辅真是太毒了!
之前提议让李钰去福建上任,就是想要将李钰调离朝廷中枢。
没有想到首辅现在又让李钰去救治瘟疫,这已经是不加掩饰地让李钰去送死了。
他们就说温知行怎么会突然和他们清流意见一致,原来是如此用意。
当即便有清流官员反对。
于是双方又和之前一样,争论不休。
“够了!”
兴平帝开口了,脸上有着怒意“李钰年后将赴东南重任,岂能轻涉此等险地?此事休要再提!”
他是绝不可能让李钰去草原的。
同时对温知行这毒计感到心寒,李钰已经都要离京了,还不肯放过他吗?
非要置李钰死地?
皇帝态度坚决,温知行见状,也不再强求,只是垂首道:“陛下爱才之心,臣等明白。
既然如此,此事容后再议。”
一场朝会,最终在不置可否中散去。
草原使团由鸿胪寺接待,兀术赤心急如焚,不知道这什么时候能讨论出结果。
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等着。
退朝后,温知行并未回府,而是派人秘密请次辅沈知渊晚上到一处隐秘的别院相见。
沈知渊心中警惕,不知温知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原本想要不去,但想了想,他是次辅,如果不去,岂不是显得他怕了温知行。
再说了,他也不相信温知行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对他不利。
晚上到了时间,沈知渊去赴约。
两人见面,温知行摒退左右,开门见山。
“沈大人,明人不说暗话。今日朝堂之事,你也看到了。
陛下护着李钰,不愿让他去草原。但此事,非他去不可!”
沈知渊也是聪明人,听出了温知行话里的意思。
他冷笑道:“首辅大人欲借刀杀人,莫非想要拉上沈某?恐怕首辅大人找错人了。”
温知行不以为意,慢条斯理地品了口茶:“沈大人,听闻你沈家祖籍,亦在东南?族中多有经营盐业者?”
沈知渊心中猛地一沉,脸色微变。
温知行继续道:“东南盐务,盘根错节,有些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若李钰年后到了东南,依他那个性子,必定雷厉风行,彻查私盐。
届时,水深浪急,难免会波及一些……不该波及的人。
沈次辅族中产业,怕是也难以独善其身吧?”
沈知渊脸色再变,沉声道:“让李钰去东南的,是首辅大人的意思吧,你就不怕李钰查你?”
温知行笑了笑“我既然让李钰去,自然是不怕他查,沈大人你敢吗?”
沈知渊不说话了,温知行见状,继续道:“李钰此子,崛起太快,圣眷过隆,长此以往,这朝堂之上,还有我等老臣立足之地吗?
他若在,你清流与我温党,皆受其压。
今日,非为我温知行一人之私,实为你我共同之局。”
沈知渊端起了茶杯,这是他今晚见面后,第一次端起茶杯。
温知行的话,确实有些道理。
他虽然是清流领袖,但如今士林李钰的名气最大,加上李钰又成了伯爵。
李钰的话,甚至有时候比他这个清流领袖的话还管用。
而沈知渊的名声,全都是靠和温党作对得来的。
皇帝需要清流来抗衡温党,但如果这清流领袖成了李钰,那他沈知渊还有什么用?
如果李钰没了,对于他来说,清流领袖的位置稳了。
利大于弊!
这是一次肮脏的交易,但政治往往就是如此。
他喝了一口茶水,抬头看向温知行,缓缓道:“首辅欲让沈某如何?”
温知行微微一笑,一切尽在掌握。
……
翌日早朝,皇帝并没有主动提草原之事。
但以工部,兵部,吏部三位尚书为首的温党官员,和以户部,礼部为首的清流官员,竟齐齐出列,异口同声地奏道:
“臣等恳请陛下,以江山社稷、北疆安-重,派遣武襄伯李钰,前往草原,主持防疫事宜!”
“臣等附议!”
呼啦啦跪倒一片,几乎囊括了朝堂九成以上的官员!
三阁老谢安澜一脸懵逼,这特么什么情况。
让李钰去草原就是送死啊!
今日温知行和沈知渊都称病没来。
原本谢安澜还以为这两人是真的病了,但现在看来这就是故意不来啊。
还站着的几人是谢安澜的门生,其他官员都跪了,就他们还在站着,很是显眼。
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还有一个站着的是杨远,此刻也震惊无比。
兴平帝也懵了,随即勃然大怒!
他明白了,这是温党与清流联手了!
他们竟然联合起来,逼迫自己将李钰送往死地!
“你……你们!”
皇帝气得声音都在发抖。
“朕昨日已然言明,李钰不可去!尔等是要逼宫吗?!”
兴平帝愤怒又悲哀,他虽然是皇帝,但如此多的官员一致表态,形成的压力是巨大的。
这代表着整个官僚体系的一种共识,如果他强行否决,不仅会显得刚愎自用,脱离臣工,更可能引发朝局动荡,政令难行。
尤其是在涉及“邦交”、“国体”的大事上,哪怕他是天子,也不能完全无视百官的意见。
工部尚书钱友亮叩首,开口“臣等不敢逼宫!实是为国为民,不得不言!
李伯爷能力卓著,或可创造奇迹。若因陛下爱护之心,而错失解决北患之良机,臣等恐百年之后,无颜见列祖列宗!”
“请陛下以国事为重!”众臣再次齐声高呼。
兴平帝看着下方黑压压跪倒的臣子,胸口剧烈起伏,他知道,今日若不表态,恐怕难以收场。
自己这个皇帝当得真他娘的窝囊啊!
他是太子的时候,以为成了皇帝,这天下事就他一人说了算。
等真的成了皇帝,才知道以前的想法多么天真。
他现在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原本以为有钱了腰杆能硬点。
没有想到清流和温党齐齐逼宫。
首辅,次辅都没来,显然是商量好的。
简直是欺朕太甚!
兴平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沉声道:“传朕旨意,宣武襄伯李钰,即刻进宫见驾!”
……
武襄伯府内,李钰正在书房与夏文瑾、柳如烟商讨卫生纸工艺的细节改善,忽然接到宫中急召。
他心中微感诧异,今日并非大朝之日,如此匆忙,定有要事。
他匆匆换上朝服,随着内侍赶往皇宫。
当他踏入金銮殿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有些发懵,脚步都不由得一滞。
便见大殿之中,六部尚书带领着黑压压一片文武官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气氛凝重。
而班列前方,却不见首辅温知行与次辅沈知渊。
这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居然满朝官员都下跪?
他压下心中疑惑,穿过跪伏的百官,来到御阶之下,依礼躬身。
“臣李钰,参见陛下。”
龙椅上的兴平帝,看到李钰,眼神复杂,让他平身后道:“李爱卿,今日急召你入宫,是因北胡使团前来求助,草原爆发大疫,情势危急。”
皇帝言简意赅地将事情原委,以及朝臣们一致举荐他前往草原主持防疫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钰也总算是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
为了让自己去草原,这些大臣竟然逼宫皇帝,真是太看得起我李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