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街夸官是让全场百姓都能知道状元,榜眼,探花是谁。
这是让万众瞩目的殊荣。
当李钰三人出来时,早有鸿胪寺的官员捧着托盘在此等候。
托盘之上,是专为三鼎甲准备的荣耀服饰——大红色的状元袍、榜眼袍、探花袍。
其上以金线精工绣着祥云仙鹤的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华美夺目。
另有插着双翅的乌纱帽,名为“状元冠”,其形制与寻常进士巾截然不同,更显尊贵。
三人被引至临时设下的帷帐内更换袍服。
李钰换上那身绯红夺目的状元袍,头戴金花乌纱帽。
帽子两侧各插有一支纯金打造的金花,颤巍巍,光灿灿,极为醒目。
腰束玉带,脚蹬粉底朝靴。
当他从帷帐内走出来时,看得外面的官员不由一呆。
这身庄重华贵的袍服,仿佛天生就该穿在这少年身上。
面如冠玉,身姿挺拔。
那鲜艳的红色与他年轻蓬勃的生气相得益彰。
金花的贵气与他从容沉静的气质完美融合。
整个人有种少年得志、风华绝代的夺目光彩。
一旁的顾辞远和苏墨白虽也风度翩翩,但在李钰这般夺目的少年风采对比下,也少了几分惊艳之感。
顾辞远看着李钰身上的状元服,叹了口气。
事已至此,多想也没用。
无论状元还是榜眼,不过是进入官场的第一步。
以后谁能发展更好,谁也说不准。
更衣完毕,三人被引至承天门外。
顺天府早已备好盛大的仪仗。
头牌高举“肃静”、“回避”及“钦点状元”等朱牌,锣鼓笙箫乐队开道,手持旌旗的衙役护卫两旁,声势浩大。
还有三匹俊马也披红挂彩,额前缀着硕大的红绒花。
李钰虽然没有骑过马,但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
加上他又习武多年,翻身上马,动作流畅。
礼官高唱“状元游街……”
顷刻间,礼炮鸣响,鼓乐齐鸣。
顺天府尹亲自为李钰牵马。
让一位三品大员为一位还没有正式官职的读书人牵马,极大地彰显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含义。
足以让其他士子热血沸腾。
李钰作为状元,自然是一马当先,榜眼、探花紧随其后。
再后面才是二、三甲的其他进士们。
队伍浩浩荡荡,从承天门出发,沿着京城最繁华的主要街道开始巡游。
消息早已传开,整个京城为之沸腾。
街道两旁,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众人都想目睹状元郎的风采。
等到队伍出来,众人都纷纷踮脚朝着远处的队伍看去。
“来了!来了!”
有百姓激动大喊。
但看到李钰骑着马走在最前面时,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状元郎不是顾辞远?”
“是李钰!”
“他就是李钰?竟是如此翩翩少年!”
“天爷!我大景竟是出了如此年轻的状元郎!”
“好俊俏的状元公!不知婚配没有。”
街道两旁的百姓议论纷纷。
无数读书人也挤在人群中,满脸激动。
“这就是李状元?真是名不虚传!”
“真乃文曲星下凡!”
“李状元可是大景头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太了不起了。”
此话一出,众多百姓哗然。
他们只知道李钰是状元,不知道对方还是连中三元。
道路两旁的酒肆,茶楼窗口,甚至临街的屋顶上,挤满了各家各户的女眷。
原本她们是出来看探花的。
毕竟探花是门面担当,但见到最前面的李钰后,眼睛便移不开了。
十五岁的李钰已经出落得十分俊俏。
说一声玉面郎君也不为过。
加上状元服的衬托,引得这些女子纷纷赞叹。
“呀!这状元郎生得这般好看!”
“真是英雄出少年!”
“他这么年轻,肯定没有娶妻,姐妹们可要抓紧了。”
于是乎,怀春的少女,热情的女子纷纷将早已准备好的香帕、鲜花投向状元郎。
一时间,五彩的香帕如蝴蝶纷飞,芬芳的鲜花似雨点般落下,不少都落在了李钰的马前、身上。
李钰只得微微欠身,向四周拱手致意,这温文尔雅的举动,更是引得阵阵欢呼和更多掷来的花果。
这一幕,活脱脱便是“掷果潘安”的盛景再现。
林溪,李芸两女也挤在人群中。
见到李钰竟是如此受到京城女子的喜爱,林溪不由紧张起来。
后面的榜眼,探花没有谁扔。
香帕、鲜花全都落在李钰身上。
果然状元郎就是受欢迎,当然两女心里是为李钰高兴的。
她们知道李钰为了科举,读书有多么刻苦。
别人玩耍时,李钰在读书,别人睡觉时,李钰也在读书。
两女从来就没见过比李钰读书更刻苦的。
而现在终于成了状元,获得了科举路上最高的荣耀。
两女忍不住抱住,喜极而泣。
“阿钰……阿钰他成状元了。”
“嗯,阿钰中状元了。”
两女又哭又笑,心里被巨大的喜悦填满。
后面的举子们听着街道两旁的欢呼,看着那些女子将鲜花,香帕扔到李钰身上。
不由替顾辞远和苏墨白心疼。
这两人一个榜眼,一个探花,原本也应该是万众瞩目的。
此刻却被李钰一人抢光了风头。
没有办法,谁让李钰是状元呢,还那么年轻,还连中三元。
沿着制定的路线行进,先将探花,榜眼送回住的地方。
其他进士到了地方也都各自散去。
最后才送状元到住的地方。
四川会馆前面,柳夫子和阮凝眸站立,他二人没有和林溪,李芸去挤人群,而是在这里等着。
反正游街最后会将李钰送回来,他们不用费劲去挤。
会馆外面,士子们早已翘首以盼。
馆长更是笑得脸上都起了褶子。
状元啊!
四川会馆以前连会元都没有出现过,甚至会试进入前十名都难。
而现在李钰不仅是状元,还是连中三元。
这样的荣耀不仅仅是李钰的,也是会馆的,是整个四川的。
当看到队伍的那一刻,馆长急忙让人点响鞭炮。
这次他足足挂了一百条鞭炮,就是要让所有会馆知道,四川会馆出状元郎了。
在一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
队伍走了过来,蜀中学子们见到李钰,全都兴奋无比。
这一刻,所有蜀中学子都感觉脸上有光。
谁敢再说他们蜀中文风不强,他们能喷死对方。
状元,三元公都是他们蜀中的,谁敢说不强。
柳夫子眼眶早已湿润,身体都微微有些颤抖。
看着穿着状元服的李钰,想到这么多年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值了。
李钰下马,走到柳夫子面前,深深一拜,久久不起。
没有言语,但这一拜就是千言万语。
李钰求学的路上,老师很多,但真正的夫子却只有柳敬之一人。
可以说没有柳夫子就没有李钰的今天。
因此对于李钰来说,夫子是他最敬重的人。
这一拜也是感谢柳夫子八年的教导之恩。
其他人见到这一幕,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