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细一想,觉得也确实是这么回事,除了县委县政府这些经常和王成见面的干部应该能一眼认出自己,其余的,哪怕就在视频和新闻里见得再多?只要不是天天见。
那么冷不丁还真的想不起来他是谁?
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只要穿的不怎么正式,穿的休闲一点。
应该很多人第一眼是不会认出来的,尤其是一些其他地方的干部,更加认不出来的。
周末,王成果然穿着一身休闲衣,跟着肖源去吃饭了。
为什么要去吃这顿饭呢?
是因为这顿饭是肖源一个朋友请的,他这个朋友是某乡副乡长,刚好这个村的某村书记要请这位副乡长吃饭,便把他叫过去了。
所以,肖源接到邀请后,就想着带王成一起过去吃饭,好让王成能了解些真实情况,也算是给他的无聊生活增加点乐趣。
而他们请肖源吃饭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肖源是县委书记的驾驶员嘛。
肖源也没多想,他想着刚好听说这个村的问题很多,就想邀请王成一起去看看现在安昌县基层最真实的一幕。
聚餐地点就在这个村的村支书家里。
当然来参加饭局的还有乡里面其他几个干部。
到了村书记家里,肖源就介绍道,“这是我一朋友,好兄弟。”
那位副乡长乍一看王成有点眼熟,但又不敢往这方面想,所以一直想不起王成是谁?他也不可能想“书记会亲自来吃这种饭”。
王成也入乡随俗,他紧盯着肖源,谨记着今天的嘱托:不说话,就吃饭,光盯着这些人看。
这个副乡长越看王成越觉得眼熟,便问,“这位领导也是县里面的吧?我怎么感觉好眼熟啊。”
肖源马上说,“对对对,忘了介绍了,这也是我们县里面一个老干部。对,是我同事,是在县委办一个事业干部。我们两算走的比较近的了。”
这个副乡长才点点头,“难怪,我说怎么感觉好眼熟!”
然后肖源马上说,“哎呀,不管这些了,来,喝酒喝酒。”
今天这顿饭,实质上就是这个副乡长请肖源的,只不过他不自己请,他借着这个书记请吃饭的由头来罢了。
一般来说,书记每年都会请这些干部们吃个饭,毕竟乡政府的干部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领导,即使他们再怎么看不上?那也得请。
根据安排,这个副乡长坐在主位。
其他几个乡政府的干部坐在旁边,几个村干部都很尴尬的坐在几位乡干部旁边,王成和肖源则分别坐在这个副乡长身边。
当然,王成是“沾了肖源的光”嘛,肖源现在在这个副乡长眼中——那可是爷!
本来是让肖源坐主位,但肖源觉得不太好,况且王成在那里,即使现在是这种情况,也不好坐主位,所以他便让副乡长坐主位,这个副乡长也没推辞,他想着自己是个副科,也就当仁不让的坐上了主位。
副乡长抬了一杯酒,“今天很荣幸请到我们肖源主任来我这吃饭,说实话,请肖主任吃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一般人想请就能请得到的,所以我首先对肖主任的到来表示感谢,感谢肖主任到我们这儿能够来喝上一杯,能够叙叙旧,这让我感觉到非常的快乐。”
“我们第一杯就敬肖主任。”肖源笑着没说话。
他和大家点了点头,然后看了一眼王成,王成笑了一下,大家把酒喝完之后,随后对方又说,“接下来我们再欢迎一下我们这个县里的领导,虽然我还不晓得你叫什么名字,但是看样子很年轻,年轻就要跟着我们肖主任好好干啊!肖主任可是县委书记身边的红人呢?县委书记当初在龙口乡工作的时候,就带着他一起到现在。”
王成这些经历在这个副乡长口中如被数家珍说了出来,其实这些倒不难知道,很多人都清楚。
县里面这些干部会有意去了解这些,每一次县里主要领导调动的时候,县里的领导干部都会去特意了解这些,毕竟作为体制内的干部,在基层能果没有了解县里面这些主要领导的履历?会被认为是不称职的,甚至乎在吃饭喝酒的时候都插不上话,甚至说这像是一种身份象征似的。
能说的出来?好像就跟政府有点关系似的,所以这些干部们总是喜欢去打听县里主要领导干部的履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可以在喝酒吃饭的时候当谈资,
副乡长喝了几杯酒之后,就搂着肖源说,“兄弟,你在县委核心部门,你得为我们说点话呀!我们在基层不容易啊,你看,背井离乡的,老婆孩子都在县城,我们在基层,这搞得不行啊,你什么时候跟王书记说一下。你只需要提一嘴,就比得我们跑断腿!我们去县委还不敢见他,我想见王书记?连预约的资格都没有,别人以为我们一个副科好牛,在县领导面前算什么?再者说,王书记这么年轻,大概率过段时间要调走。他前途大大的,你跟着他前途也大大的,你看你现在就调县委办了,到时候他调去省里,你肯定也要根去省里,那多爽啊!”
肖源一直不说话,他看了一眼王成,王成也低头吃着菜,而饭桌上其他村干部和其他几个乡干部截然不同:乡干部们不断的在夹菜,村干部们一脸尴尬的笑容时刻堆他们在脸上,对于他们来说,在这种场合,他们就要陪好领导干部,所以他们都盯着桌子面上的这些干部,在他们看来,这些干部那不一样,都是有国家正式编制身份的。
这位副乡长喝了酒之后,就说,“现在县里面也是胡搞,你说不晓得基层有多累!下面村里面也胡搞,我们也睁只眼闭只眼,就比如这几个村干部,他哪一个不是吃我们的?就拿那个农田和农机补助来说,很多老百姓都不晓得有这个补助!老百姓去打了田就有补助。所以,这些村干部经常背着我们报一些假数据,明明村里可能只有100亩地,把它写成200亩。或者明明这些田地、这补助没有发到老百姓手中,老百姓不知道嘛!被他们冒领了,我们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这些人确实坏。”
说到这里,那几个村干部更尴尬了。那个脸都快掉地上去了。
这个时候,有人就说,“是啊,别小看饭桌上这些村干部们当几年村干部,都能搞到不少钱。胆子大是大嘞,反正他们也没什么文化,也不怕死!其实乡里面也有干部看不惯这些村干部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