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听到了,感觉好震惊,他忙问,“还有这回事?我还真不晓得。”
这个局长马上准备回答,其实他为什么这么积极?也是想在县长面前表现一下,他也知道王成喜欢听实话,于是继续说,“还有一件这样的事。上头的政策是好的,但下头执行起来却变了味,比如农田补助这个事情本来是“谁种补贴谁”;但现实生活中,打个比方a没有种地,他去外头了,b把a的地种了,这按道理来说,补贴应该给b,但有些干部为了省事,为了不担责任,把补贴给了a,把原本的“谁重补贴谁”,变成了“谁有田补贴谁”。这其实是违背了政策的初衷的。所以我倒觉得下头有些干部在执行政策的时候,的确非常差劲,甚至是有意如此的。”
王成若有所思点点头,他知道对方说的这个情况是真的,而且大概率在安昌县甚至是泰吉县都普遍存在。
他以前没有分管这个口子的业务,所以对这方面的工作不太了解,如今是县长,分管县政府的全面工作,所以局长向他汇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王成说,“相关工作的落实的确要抓一抓,你说的话很严峻!尤其是你刚刚讲的严守耕地红线,但有些人为了保证数据的可看性,就这样做。这着实是不应该。”
那个局长那头就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他说,“对对对,现在很多数据都是假的,村里面糊弄乡里,乡里糊弄县里,乡镇糊弄县里,县里糊弄市里,市里糊弄省里;总之这样下去是不对的,如果说能够出台一项规则,但凡报了假数据,只要抓到了?直接判刑,你看那些人还敢乱报数据吗?所以现在很多的数据都是看不得的,很假。而且领导去地方调研,哪里看得到真实的东西?一般都是往那些好的地方带,往稍微好一点的地方带。再配上一点自卖自夸的宣传,有什么用呢?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种虚假不仅是糊弄上级,其实更是糊弄我们自己。说白了,到时候争取到的资金还不照样是给地方发展的?有些人就算不起这笔账,算不清这笔账,愣是我行我素,毫无办法。”
王成很一会儿好久都没有说话,他一直看着窗外,脑子里一直想着刚刚这位局长说的这些问题。
局长见王成没有说话,也沉默了。肖俊俊在副驾驶在听着这些。
这些东西其实在安昌市的基层已经见怪不怪,但大家都认为已经是一种习惯。
这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大家都不认为这是问题,可这就是问题,那么该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王成才说,“要改一改,这种情况已经到了“刮骨疗伤”的地步了。必须得偏僻陆里的改革。要不然这种情况一蔓延,那政府以后推进有关事情就推进不下去了;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都听多了,听多了狼来了故事?那么真有狼来了,大家也不会信的,这是最可怕的。”
“但现在他们这些人丝毫没有想改的意思,反而觉得这样挺好,所以我有的时候看经他们包装的数据,都不敢看、不想看。我可以明确的说——这种假数据所衍生的骗补的行为肯定是有的,而且应该还普遍存在,至少在安昌县来说是这么样的。县长,您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好干部。这次换届,我有可能也会被换掉,但有一句话我一定要说出来——您真的得该管管这些干部了,再不管这些干部?那真的是要出大问题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干这样的事!一些奇闻甚至是千古奇闻也在我们县发生了。比如给一些稻田粉刷水泥田埂。”
那个局长满脸通红,一直在陈述自己的意见,“之前是修路,修房子,建基础设施,弄完之后就开始折腾老百姓。前两年提出要给每一个小区建一个什么活动中心?那个尚浅还情有可原,现在又说要给下面乡村的水田粉刷水泥田埂;十分滑稽,倒不说其他的,有人说可以保持水土,但谁都知道这合乎生态吗?这真的让人无法理解!而且他们把一些工程进行细分,一点一点地建,以此来获得一定的利益。他们的嘴脸是非常可恶的,正在侵蚀着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也正在进一步侵蚀老百姓对政府的好感,我很讨厌他们,我甚至不想与他们为伍。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我甚至不想干这个职业了,这是我的心里话。”
听到这个话,王成转头看着他,看的十分认真,看的他心里有些发毛了,随后王成点点头,“你能有这种想法,说明你是一个正义感的干部!我要表扬你,你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敢于在我面前说,这是个好事。”
但王成心里想了很多,他知道对方这是在哄着自己,知道自己喜欢听这些话,所以故意这么说的。
但对方目的虽然不纯,但至少做出了好的行为,这还是值得鼓励的。
他准备借着这个由头要好好的表扬一下这个局长。
于是他说,“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局长,那我们肯定要大力使用。这一次也许不会换,也许要重用;我们不缺的那种想当干部的人,我们缺的是会当干部、而且一心为民的干部。我们就担心提拔上一群官油子,啥也不说,反正就知道打官腔、欺负老百姓。这种干部如果被重用了?那是对我们整个社会的不公平。所以你这一次说的这些话,我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我也不晓得你到底为何说这种话?但我很喜欢!我会和王道来书记好好的汇报汇报,这次调整过程中,看能不能对你进行适当的照顾!你刚刚说的很对,作为每一个有良知的干部,看到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都会非常生气,都会感觉到非常的不耻。所以我们希望你也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原则。好了,接下来你跟我讲一讲安昌县的相关发展情况,越详细越好。”
听到这,这位局长便拿出了准备好的材料,准备念了起来。
一般跟随领导调研,往往都会猜测领导所需要的材料,所以他们都会提前准备好很多材料,以应付领导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