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上课的老师,是来自章昌大学的一名经济学教授。
王成还认识他。
他一上课就说,“同学们好,我叫…我和你们在座的好几个领导干部都比较熟。尤其是王成主任。”
他和王成熟也是正常的,因为任何想要到书记办公室的材料,都得先经过王成他签批拟同。
而且,学校要获得省里支持?那必须要省委书记点头的,省委书记不点头?很多事情就不那么好说。
所以他们也经常行文到省委办公厅来,久而久之就熟悉了。
王成微笑着说,“老师好。”
“哎,可不能叫老师,在经济学领域,你也算是个专家了。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
于是老师便开始讲述起上课的内容。
讲着讲着,他突然说起,“最近,网上各种言论也很多,尤其是说,我们省现在这种财政支出规模下,怎么去改革?怎么去调整?我想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
王成当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意思?但他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于是他就笑着看着其他的同学。
但在这里上课的大家都是人精,哪里会没听出这个问题有多棘手嘞?
大家都不想回答。
都在那里扛着,于是老师便说,“那我想请王成同志过来回答一下。”
王成愣住了,其实他猜到这个老师肯定要叫他回答,但还是有些紧张。
于是王成故意问,“您是问现有的财政规模对未来的发展的影响吧?”
“嗯,对,你说的对,再一个,通过这个影响,通过现在的各种规模,有没有启发?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王成笑了,他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了。于是他想了想,打了个腹稿,就说,“您的意思我大概已经明白了,那么,首先我想说,现有的财政规模其实是被地方一些干部给人为的搞大了。”
这个“搞”字说的十分滑稽,现场的大家哈哈大笑。
王成马上意识到,他笑着说,“这个“搞”字用的可能不太恰当,我就这么说吧!比如说现在前段时间,全国清理了一批编外人员,还有一些没入编的编制人员,很多人可能都不敢相信,说“考上了编制,怎么可能会没有编呢”?事实上是没几个人对这个程序有了解,都是似懂非懂!其实在很多地方,在好些个别地方是有这种情况的,尤其是以前的个别开发区,这种情况或许更加严重。”
“比如说,可能有个别同志上了几年班,家里人都觉得自己是公务员,自己也通过了各种严苛的考试,但是只享受这个待遇,入不入编?其实个人是不晓得的,只有组织部门才知道。这种情况,这种极个别情况就说明一个问题——说明其实有些地方财政规模已经太大了。”
“之前在解决临聘问题的事情上,也就发现了一些地方,聘用制规模过大。那么过大之后会带来什么后果呢?首先,人浮于事,可能有编制的同志手底下都管着几个临时工,然后就开始不干活了,开始耀武扬威了。这样带来的影响,不仅会给机关风气带来的巨大影响。还会带来最重要的就是“养懒”一批人。所以现有的财政规模是肯定要改的。而且要大改,至于以后怎么改?这我不清楚,这是帝都智囊部门的事,我们也没有这个眼界和格局,但改是必须的,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紧接着,王成举了个例子,他说,“很多人不相信,或者说觉得我危言耸听,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以安昌市泰吉县为例,泰吉县一共有编制人口,大概一万出头!根据每一个人平均一年各种福利开支来计算,也不要算多,咱实诚一点,每一个人就算十三四万。大家想一想,那么这个缺口有多大?那么这一年光这一项支出就要有多少?那就得十几个亿!那大家听到这个之后,我再给大家算一笔泰吉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有多少?其纸面财政收入、也就是公布的数据,大概是20个亿。”
“但其实这里面还包含了要退的税,要发的补助。只有当过一把手的可能才知道,他今年缴这么多税,可能是为了完成某某项任务,有可能的哈!我这说的是有可能有些税收是要返还的。那么,返还完之后扣除的那些利润税收,才是当地可以使用的,当然这里面还得除去一些必须要上缴的税收。那么,大家再想一想。如果一个地方不能够维持在十多个亿?甚至是20亿左右?连正常的运转都运转不过来。我们刚刚算的只是人员的工资。还有很多办公经费,尤其是像一些部门,帝都是明确规定了有人头费的,人头费一个人一年又是好几万!这个费用在单位的日常运转中。那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成本有多高?有人算过吗?当然,比工资成本肯定是要低得多。如果大家仍然不能理解?那我再给大家算一笔账。举个例子一个单位每年的“三公经费”以及单位运转,比如因人为所产生的一些资源必须消耗,可能我说的有点深奥,这个词语有点深奥,我就这么理解吧!这个人在这个单位,只要在这个单位上一天班。那么,他所办公所需要耗材所需要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又能有多少呢?当然还是那句话,比人员经费肯定是少的多,但也是一笔大数字。因此,大家不要觉得有帝都的转移支付兜底,就怎么样?事实上,财政自给率能达到60%以上的,在我们省公布的数据当中都算是比较少。因此我们这么说吧,这几年各地的基建项目很多。比如说一些教育经费,有些地方因为教育基础建设太多,搞一些素质教育提升,可能一年教育经费就十几个亿,几十个亿,我们把这方面砍掉再去算,其实但凡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稍微在体制内待过的,稍微懂点财政运转规则的就知道,其实压力已经很大了。帝都也一直提倡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是如此。但奈何有些人就是不懂,或者说哪怕懂,他也是装不懂。反正在他看来,只要他不受影响就无所谓,但这是一项百年大计,任何人都其实都会有预感,改是必然的。”
现场鸦雀无声。
王成环顾了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