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干部说,“我觉得首先太浮夸了,比如说您看,他们说打造了什么新的旅游经济、极大地给“文旅造血”?但您看他宣传的内容是搞了一个篮球场,搞了一个“村BA”?这简直太扯淡了,现在搞这个有多少啊?如果光凭一个这样的东西,就说给一个地方的文旅工作极大地造了血?那我觉得太幼稚了,老百姓也不会信的。”
“这个稿子就停留在以前的那个年代,这说明这个宣传干部写的东西完全是照抄别地的,或者说压根就不懂。我从来不会想,一个这样的东西,竟然就造了血了,造什么血?村ba确实很好,但这几年,不少地方都在搞,不顾实际在搞!但真正有多大用处?有谁知道?没有几个人知道的!就如之前,我记得您所说,现在很多地方搞这种比赛,完全成为一些干部之间的娱乐活动了,老百姓有几个人有时间去这样参加?除非是好这一口!好的已经深入骨髓!每年比个赛,或者说每隔段时间比个赛,都得请假回来搞的!不可能啊!有什么意义呢?而且用词太夸张,动不动造血,还动不动极大助推,再看数据?简直扯淡!建一个篮球场,就说极大文旅造血了,搞一个什么所谓的项目?那就说引领了发展新新风尚,那纯粹是扯淡,哪有这回事呢?”
第一个干部明显说的是比较直接。
第二个干部才说,“我的想法,其实跟刚刚那位同志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我还有一点,就觉得现在一些地方的宣传工作,的确还停留在以前,而且是越偏僻、官本位思想越重的地方,越跟不上趟。我看了一会儿刚刚这个材料,因为多看了一会儿,所以可能我的感受又有点不太一样,我只感到一种悲哀!到现在还在拿着这些东西来说事,我觉得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篇稿子,就真的是没有搞经济的头脑,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如此。现在省内一些地方基层政府,搞这些,都能摸得到路数。第一个,要么就是搞那个所谓的比赛;其次要么就是搞那些听起来很玄乎的,比如整理一下运动场,就说为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纯扯淡!这种宣传稿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了,或者说老百姓现在已经不可能会去相信这种东西了。”
“所以我觉得这边宣传稿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此,而且,这这种情况在省内很多地方还存在!比如我看到一些地方的调研稿,带着一群人去调研,然后就说——“通过这次调研学到了什么先进经验”…所以我越来越感觉到其实不仅是宣传口子,在我们省一些地方,其实搞经济建设真是没几个人有这个实力。这也急切地证明了我们要招一批真正有实力的干部,真正有水平的干部!要不然搞这种乱七八糟的宣传稿,搞这种乱七八糟所谓的政绩项目,弄一个篮球场,就说极大地为文旅赋能了,赋个锤子能呢!还赋什么能?”
他说得好粗鲁,王成也很有兴趣的看了他一眼。
这时,还最后一个候选人,就说,“我是觉得通过这些材料,我和大家的看法都不一样,这恰恰说明了宣传工作的难点痛点在哪里?刚刚两位说的都很对,看到这种所谓的宣传稿,就回到了满满的以前的那种风格!很多干部可能还沉浸在以前那种时代,调个研发个通稿,喝个酒,然后就完事了!至于真正学的怎么样?鬼知道呢!反正通稿发了,活动确实参加了,而酒也确实喝了。”
“我不喜欢,而且我也觉得未来对干部的需求会越来越正常化,这种没有真才实学的干部,肯定慢慢的都会被时代淘汰的。尤其是这些年,越来越感觉到我们招聘的这些干部其实很多,仅局限于考试能力,缺乏了一些真正实践能力考核。当然,我没有批评任何人的意思,因为我自己也是考试考上来的,但是话说谓的社会发展能力,的确没有几个。甚至乎说严重,的确没有几个人懂得怎么发展一个地方?通讯稿靠抄别的地方的,什么活动?什么行为?也靠抄!反正在小地方有面子就行,至于城市发展真正怎么样?抄呗,抄作业呗!反正我们省的个别干部不都这样吗?有真才实学的还是少?”
听到这话,王成就感兴趣,他说,“你这么说就不怕别的同志对你有意见?”
他来了一句,“我说的是实话呀,就像刚刚部长您问过我的这个问题,我不相信这些人会不晓得怎么回事?刚刚同志们都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宣传领域的确存在非常多的问题。而且部长您之前也一直在强调改改改,但这种东西是靠天分,就相当于买一份清华北大学生的笔记,然后就能考到清华北大了吗?并不是的!那么同样的,我认为搞这个,很多人就压根就不晓得怎么去搞这个舆论工作?你让他怎么办?他根本就不懂!能怎么办呢?逼他去学,逼他干嘛?他就没有这个共情能力。他也没有这个墨水,他也没有这个能力,能怎么办?”
“但也没有办法,目前来说,选拔干部也只能通过这种比较公平的办法。在没有好办法之前,大锅饭或许也是一种办法,因为公平一点。”
王成听了这话,很赞同,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说了。
王成说,“好,那你们先回去,这件事我考虑一下,这两天会给你们答复。不管是选上了或者是没有选上?我希望你们都能够再接再厉,刚刚问过你们这些问题,你们的回答都让我挺满意的,至少是敢说敢干。我最喜欢的,也最欣赏的就是那种敢说敢干的干部。”
他们回去之后。
立马陆主任就问他们,问王成问了什么?
陆主任当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