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主任把相关的信件交到王成办公桌上的时候,王成头痛了,他说该怎么办呢?
以前担心老师不愿意搬,现在是学生不愿意搬,那能怎么办?
这时小郗说,“能不能去那边开一个会议?传达一下我们搬校区的相关精神。要跟学生们讲清楚这件事情,现在不是我们不想搬?就能不搬的?这关系到省里政策的战略的实施。这样有用吗?”
王成想了想,说,“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想办法去看一看,你去安排。”
王成马上到团校去开了一个大会,在学校,王成就说,“同学们给我写的信,我都看到了。我当然都知道同学们在顾虑什么?在省城多繁华呀,什么都有,而如果搬到那边去?那肯定没有在省城热闹,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毕竟都是年轻过来的,你们的想法、你们的观点肯定跟我们那个时候都差不多,所以我完全理解。但同学们要这样想,这个搬迁政策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我们的教育发展规划做出来的。有些人可能现在觉得难过,担心搬过去会不习惯,但到时候等一切的政策都实行完毕的时候,你们再看,你们就会发现这个政策的好处了!把学校搬到那边去,一来可以缓解省里面的交通压力,你们也知道,即使现在我们学校在新区,但所面临的交通压力也非常巨大;一到下班高峰期,你看这附近车堵的呀,让人头都痛!如果搬到那边去之后,那么就不一样了;搬到那边去之后那,可以极大的缓解交通压力,也有助于维护环境。当然,你们会觉得这个跟你们没关系。那行,那我们讲一讲那边的发展资源!那边是新区,需要人开拓,那边环境肯定是比这边要建设的要好一些,我前两天刚到那边去调研,发现那边建的的确非常好。比如说一些校舍,比如说一些基础设施,都搞得非常好,你们绝对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的。”
“所以在这一点,同学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相信学校,过两天,学校组织你们去看一看,你们先也别急着反对,先过去看一看嘛!反正看又没有什么关系。”
王成这么一说,现场的响动就更大了。王成明白他的游说可以说起到效果了,于是马上趁热打铁,“同学们!其实我们试着想一想,我们省这么多学校,经历了好几次搬迁,你们也都清楚吧,而每一次搬迁,其实都需要有人付出。没有了付出怎么能行呢?之前我们省章昌大学搬迁的时候,他们现在所位于的校舍附近还是荒芜的一片,当时很多同学说不习惯,但是现在呢?现在那边多繁华呀!而且省行政中心搬过去之后,人流量一下子就起来了。现在不少学校都想着往那边搬,但是那边的规划已经早就制定好了,而且那边不管是车子还是相关娱乐设施,都慢慢在建,所以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我们,你们所顾虑的这些东西我们都清楚,也都理解,我们当然希望通过学校搬迁,促进当地经济的流通,所以在这一点,我们肯定会不断的去努力的去改进,以满足你们的需求,所以你们不要有其他想法,你们先过去看一看,再看一下历史上、不说历史上,再看一看别的省份一些大学的校区建设。”
“比如全国闻名的那几个大学城,你们都可以看一看他们的很多学校,其实都在新区,当时搬过去的时候也都有阻力,但现在再看一看——多繁华,任何地方也都是从繁华开始发展起的,没有哪个地方一来就繁华的。同学们,你们想是不是?改革需要奉献,搬校区也需要奉献。我相信你们能理解的,我坚信。所以同学们你们可以再好好考虑考虑,你们也知道我十分尊重你们的意见,要不然这个会根本就没有必要开。我觉得你们是学习的主人,我有必要去保障你们的知情权。同时倾听你们的意见,这是我的真实想法。但也请同学们能够从大局上来想一想这个事。”
王成说到这里,有个同学就说了,“书记,我们能理解,但是我们当初来报名的时候,学校就告诉我们,我们学校是在这,我们在这都还没有多久,就要让我们搬走?这有点不地道吧?”
王成笑了,“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我能理解,因为你们本来要报这个学校,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学校的地址在这边,当然,肯定有很多同学是这么想的,因为办学地点在这边,所以选择报这个学校,现在学校搬走了,那么相关的情况发生了改变。所以理应要有所交代,我十分理解,这个同学逻辑感特别强。”
小郗自言自语道,“现在的学生真的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了,这才是对的,遇到自己不舒服的,遇到自己不爽的直接说。说的非常好。”
王成一边微笑,一边也在讲解着相关政策。
同学们也都在认真的听,毕竟这是关系到他们在大学学习的具体事情。
所以他们听的特别认真,时不时还有同学提问。
王成则认真地做着相关的解答。
王成说,“首先第一点,在这个搬迁上,针对有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也已经做了充分的预判。同学们所顾虑的事情我们也懂,绝对不可能搞一个毛坯学校,让你们搬过去读书的!一定会弄好一切基础设施。你们所需要的设施,比如食堂、超市,比如一些娱乐设施…说实话,不需要大家担心这些,只要有学校过去,自然而然的有很多商家就会过去,要知道在社会经济当中,你们可是整个区域经济当中比较活跃的因素,所以你们相信,你们要放心,那些做生意的是不可能放着你们这么大一块“香饽饽”,而不去投资的。”
王成半开玩笑说这话,现场的笑声热烈。
这些话让现场气氛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