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面的很多人都知道,王成和王道来可能要调走了,所以大家对于他们俩的一些决议也都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看法。
以前害怕?
是因为他们是主要领导,但现在主要领导马上都要调走了,还怕什么呢?他们也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县里一般来说就不会再动人事了,没有人事权,那这些干部显然是睁只眼闭只眼了。
王成也感觉到了这种变化。
但他并没有说,他想着哪天得整顿整顿这些人?
但目前还找不到机会。
但因为没有了人事权,所以王成和王道来说话也不管用。
很多政策推进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他们不怕主要领导。
但是,就能这样放过他们吗?
显然是不行的,那不属于王成的办事风格呀。
王成马上就联系了县纪委的负责人,让县纪委这两天加强常态化巡查。
虽然提拔不了人?但可以“收拾人”呢?王道来为王成的机智而感到折服,他说,“你小子总是能想到这么稀里古怪的主意。”
王成笑着说,“这不是主意啊,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段时间我们还有很多政策没有推进下去,如果不整一下他们?那怎么说的过去呢?那这些政策就成为我们自我安慰的口号了。”
的确,最近的政策推进力度还是很大,但却没有什么效果。
归根结底就是没有震慑力了。
所以也不难理解之前有些主要领导在退休前会突击提拔一些人。
如果不提拔,恐怕没有一个人干活了,这些人都鬼精鬼精的。
现在县里面要推行的一个大的项目,就是执法改革,这也算是当今泰吉县最急切的事情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就是干部的组织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了。
要大力的启用那些有能力,有真正水平的干部,但是如果把这些量化到具体的细节?恐怕又会产生负面作用。
任何的东西只要一一量化,那么搞不好就会变味,所以这也是让王道来书记和县长十分头疼的。
王道来书记肯定是先要调离,但如果他调离了?那么这些政策将推动不下去,因为必须需要书记来牵头。
不可能县里面主要领导都缺失了,其他领导还来推动一些全县有异议的政策,这是不现实的。
说来说去,县里的情况也很紧张,不改似乎就没有动力了。
但是,干部调动改革,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这需要长期的研判和理解。但如果就此改革?也不晓得方向?也是不对的。
现有的干部提拔机制是多年形成的。
所以想要动这个固有机制?就可能会动到组织根本了,那问题就严重了。
因此,王成也头疼,但是他现在分管组织和政法,就必须做出点成绩来,如今政法已经初见成效,就剩组织人事了。
他也想在泰吉县这段时间能够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所以才如此的。
他首先对现有的体制提拔做了一个总结,目前的体制提拔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就是符合政策的需要,提拔几个典型出来鼓舞大家的这种政策性提拔,但这种少之又少,别说一个县、就一个省也许也就那么几个。
另一个,是家里有背景,能够在领导面前脱颖而出,能够被推荐的,这种或许有一部分。
再一个,是那种被表扬,或者获得了一定的荣誉的,这种提拔更多的可能是为了树立好的风气、迎合领导需求;这种提拔可能也有一点点。
最多的,就是那种论资排辈,比如在县里干了几十年的科员,临退休了?解决一个副科级待遇。或者临退休了?到副科级岗位去锻炼锻炼,享受享受权力的快感。就这么回事!这就构建了现有泰吉县提拔的所有组成了。
整个县里这些干部就围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所以动哪一部分?
这也是个问题。
现在,目前,也许只能动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但这一部分恰恰阻力是最大的。
在体制内,有人总说“能力”,但“能力”这东西本身就是很玄乎的。
有没有能力?有多少能力?那首先得看有没有人推荐?
没有人推荐?干的再多也许只是帮领导干!所以,一味的讲求能力?本身就是不明智,甚至是不理智的。
但如果就要改革,就必须动这一部分的,难道还能动那些论资排辈的干部?那更加会引起轩然大波。
王道来和王成两个人在家里商量这事的时候,王道来书记就说:“我的感觉这是一个无解的题,因为这些都是经过了非常多年形成的机制。”
王成想到这里,便说:“其实这些事情我也理解,我们尽量去做吧!至于做的结果怎么样?我们就先卖个关子,能做的好?那当然皆大欢喜;做的不好?那也就算了。”
王道来书记非常头疼,他点了点头,“是这么回事,所以我现在都对这个都提不起兴趣来了,如果老弟你非要改?那我就陪着你改;但我觉得按现在这个情况够呛,因为需要改动的地方特别多,涉及的改革面特别大。”
“主要最难办的是怎么去触动现成的利益主体?你要知道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两个干部,面对的是一群干部。即使我们是县里的主要领导,但他们可是一群人!虽然他们级别没有我们高,但如果人家不听我们的?那能怎么办?”
“是啊,就是这么回事,所以我现在也很惆怅,搞不好这要出大问题的。我很担心大家一起反对,如果一起反对的话?那么县里面的相关政策就落实不下去,而且会影响其他政策推动。现在执法改革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展,但大家主要还是因为畏惧我们俩;如果这件事没有推动下去?让大家的逆反心理出来的话?那问题就很严重了。”
王道来忙说,“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还是觉得要不要三思?”
王成想了一会儿,便说,“那这个事儿我们从长计议吧。我一会和姐夫打个电话问问他的意思,如果能得到姐夫的支持?那肯定是最好了。他如果能支持并提出意见的话?谁还敢阻拦?”
说完他便准备给姐夫打电话,他姐夫毕竟是专业的组工干部,而且又在这么高的位置,懂得的东西肯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