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会吧,省领导的秘书再怎么着也是厅级干部啊?”
“没有啊,我们王省长在这里,你可以问一下他的秘书是什么级别?领导的秘书没有固定的级别,是看他自己的秘书自己的资历,并不是说有固定的级别,这个你们的确被误导了。”
这话一说,这个人就面红耳赤。
然后王成解了个围,“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一代对一个事物的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有些看法可能是受自己的这种经历和自己的想法所影响,比如这个大叔,很想很想让他小孩进体制,他当然就觉得体制内好啦!这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所谓的对错呃!当然在我们这些在体制内本身就待了这么久的人看来,那体制内就是一个普通工作。也没有什么所了不起的,打个比方,有人说,你们办事是不是打个电话就有人听?也不是!我们去如果真的要去找人办事?我们也得找人,也得求人,只不过求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找别人,别人卖不卖面子?还真不一定,领导也要受程序的规制,并不是说“你不给我办这个事,我就把你免掉了”?哪有这么简单!也并不是说“你给我办个事,我就重用之类的”?所以大家对官场的理解可能有点受影视剧和各种小说的影响,所以体制内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的简单,也没那么复杂。”
“在当今这个时代,体制内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就业选择,咱有一说一,因为体制内会如实的做好各项保障。那为什么一些社会企业做不到这一点呢?一来是因为他们的成本问题,而在体制内,在政府,不需要担心单位生存和成本这些问题,他只需要把这个责任付好就行了,而且官场体制内还有对班子的评估,班子管不好?班子发生了某种问题?主要领导还得挨批评!所以多种情况下才导致这种情况。而社会上市场化运营之后,一些小公司他做不到这些,比如法律规定的那些保障,很多小公司做不到的。但一些大型企业,国企、跨国企业、外资企业包括体制内,是能够做到的。所以这才是造成这些根本问题所在,我可以这么说,如果社会上所有的行业都能够做到法律规定的给劳动者这些权利?我可以明确说,肯定没有多少人会去去吹捧体制!那就是这么回事。”
“大家吹捧?无疑是因为体制内这些东西。”
他讲完,其他几个人听到之后就鼓掌,“说的太对了,说的太对了,我们今天算了解到了,不愧是领导!呃,把这些简单的问题一下子就给我们说的非常透彻,我感觉整个人都通透了。”
王成笑了。
“其实怎么说呢?我个人觉得大家为什么会有这种对体制内的盲目吹捧?关键原因是因为对社会经济的一种不了解和一种内心的也许是恐惧,也许是其他的想法,但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因为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搞得还不错了,大家没有必要…大家心里想法我是完全的了解,完全的同意。”
王成很热情地去解答这个问题。
大家听到之后就对那个人说,“看到没有,这是我们省长的解答,总不可能说你比省长还懂了吧?”
那个人面红耳赤。
王成看到这个样子,就笑着提了一句,“还是那句话,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想法,有这种情况是很正常,只不过以后如果教小孩,不能太功利,不能把这种你们自己的想法去强加给他们!不然对小孩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毁灭性打击。体制内的家风很重要,很多贪官就是因为家风不好,家风这种东西就是“上梁不正下梁就歪”。那么理所当然的就容易出问题了。所以还是要多教一点正能量的东西。”
“对对对,您说的对。”
王成又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和小郗离开。
王成的讲话也被很多人耳口相传的交流着。
小郗说,“我真的是非常佩服您,您一个这么大的领导,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这些问题,让大家理解!这是您的能力。”
王成笑了,但马上严肃起来,“作为领导来说,把问题由复杂变为简单,这是责任!如果说我们都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而去聊其他的?那就是扯淡,你觉得对不对?”
“对对对,我是觉得说的太对了。”他马上说。
王成经历过经过刚刚那一个小片段之后,他也发现:要让大家社会上的营商环境能够真正变好?真的得从这些角度去理清这些。
他想着。
突然,他马上把小郗叫过来,准备去附近几所大学调研,第一所想去的就是省内唯一一所“211”大学——“章昌大学”走走看看。
他率先联系了章昌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
校长是院士,是享受副省级待遇。
书记就是普通的厅级领导干部。
所以他们都来办公大楼门口迎接了。
王成下车之后,就和他们一一握手,校长罗同芳书记朱平表情都笑呵呵的。
罗校长说,“欢迎我们的省长同志到我们学校指导工作。”
王成说,“我这没打招呼就过来,不麻烦你们吧?”
章昌大学有好几个校区,老城区有一两个校区,现在新校区在新区。
所以来之前肯定得打招呼,因为不晓得他们到底在哪里办公?
况且校长又是院士,院士肯定得带团队,平时本来就忙,所以如果不打电话?还不一定能找到他们。
“那省长来,我们肯定得全程陪同。不管再忙?我们也得有过来陪同省长指导。”
听到这话,王成就大笑,他说,“你们都是搞科研的,就不要说这种话了。”
“高校去行政化也是目前的一个趋势,行政化太重也不好?所以你们不必这么拘谨,来,我们去到处走走看看。”
大家索性就在校园里参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