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个单位在财政局都有一个账户,他们要用钱或其他走账?都得从这个账户上走。
所以虽然有些预算到他们单位,但他们有些时候花钱还没有以前那么大胆了,至少每一笔资金去哪里?那这个账户上都能清晰的反映的到。
当然,有些人也不怕的。
因为大家都这样嘛!所以王成直接对贾局长又下了一个指示,他说,“对各单位的这些个账户的管理,也应该开始要严格起来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当初让所有单位在财政局设立账户的原因就在于监管他们的资金使用,但如果你们不执行?那设这个,跟没设这个有什么用呢?”
贾局长也说,“谁说不是呢,我也是这么觉得如此,但是,我个人又觉得如果说管的太严的话?这些单位会不会扯犊子?”
王成就问,“能扯什么犊子?必须要这么干!”
王成说,“我还是那句话,不能每次要改革?要搞什么政策?总是要为他们着想,又担心他们生气,又担心他们罢工。前怕狼,后怕虎的,哪有这么多担惊受怕?为他们想这么多,那我想问——谁为老百姓想呢?不能本末倒置啊!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担心我,怕我犯错,怕我得罪他们,我没有什么可以得罪他们的,这是我的这个职业,我必须干的,我这个职务必须干的,难道我一个市长这点权力还没有吗?他们乱花预算,白花预算。这种情况怎样处理?换言之,是真的要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顿了,我总感觉很多事情要严查了,包括到现在,虽然我自己就是一个算是比较高级的公务员了,但我真感觉我们这个群体就是被这种思想给宠坏了,有什么事都帮他们想?”
“比如说,一个体制内的干部犯点什么错?一些单位就会想“我们这样处理他,会不会对他不好?会不会搞得到时候影响他工作”?但我想请问,老百姓犯错的时候,怎么没有人这么想呢?按道理来说,每一个干部也都是老百姓,难道当了几天干部就不是老百姓了?其实相对来说就是老百姓。什么才叫阶级?什么才叫门阀?那是可以延续的,可以传承的东西,但在我们这个体系内,能传承吗?有几个人可以传承?绝大部分人自己干到退休,小孩子如果说没有从事这一行?不就啥也没有了?所以不要总是为他们想。”
王成有点发脾气了。
所以贾局长马上改口,“您放心,我绝对会去处理这件事情的,请您放心,这个事情我一定好好地去处理,争取让您满意。”
王成讲,“要让我满意的话?那必须要把这些事做好,不要再跟我说这种借口了,我真的很生气,动不动为他们找借口,他们会不高兴!他们会没有积极性,没有积极性?就换人,就这么简单,敢旷工?敢敢消极不作为?直接就上常委会开人,区里面不干?就我们市里来,就这么点事,天天显着他们了哈?”
王成这么一说,对方暗自在感慨:不愧是王成,这魄力就是大。
随后,王成又多次说起这件事,他说,“如果财政制度不改?那么腐败就会继续出现,看看以前一些单位的招待经费有多离谱?明明这个地方的财政收入一塌糊涂,但是接待经费却高的离谱。这恰恰能说明很多问题。包括个别地方为了解决超出标准经费的接待办法,办法频出。”
正因为王成在基层待过,所以他现在已经完全知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了?
正因为知道他怎么操作,所以才会为这种行为所不耻,当有人为能够签单,能够去吃“党的”、政府的而自豪的时候,而骄傲的时候,王成为这种行为感到不耻,比如说基层一些接待经费,现在虽然管的严,但他们会怎么去报呢?首先把一个发票搞成两次报,其次,开其他发票,开办公发票,开其他发票报。
就算很难报账?办公室主任总有办法的。
再其次,比如把一些其他方面的账目标准先抬高,然后再私底下拆分,把钱套出来搞接待。
这种行为真的是千奇百怪,只有说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如果说再不改一下这种财政制度?有些人真的会有恃无恐,坐吃山空,真的会出大问题,那到时候受伤害的那是整个社会,那受伤害的是人民群众。
因此,王成觉得有必要,也的确有必要去把这件事落实好,要把相关的财政政策落实好,财政管理改革政策一定一定要落到实处。
王成这些铁血政策一落到实处之后,一些单位就开始哀嚎了。
原本他们有些发票是要拖到年底,再统一想办法去报掉。
包括基层一些单位,比如说乡镇,他们有些发票甚至是需要一些村居委会去报,所以为什么一些乡镇干部会这么的去保他们?这就是因为其中原因,总有办法的。
这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最真实写照,有些人那点心思全用在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上去了,不得不感慨,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所谓的智慧。
王成在基层锻炼了那么些年,那些套路他都懂。
财政改革政策按照王成的意志进行了改革。
第一点,所有的账目,所有的发票必须要溯源,而且审计进驻、并邀请市纪委一起,每隔一段时间对这些发票进行核实。
其次,严格的按照标准来,所有发票要合逻辑。所谓的合逻辑,就是一个办公设备不可能一年买好几次,这也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和逻辑。
甚至用一些生活常识,用一些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理念就能够去推测到事情真实情况。
所以,王成指示这些政策务必要出台落实。
并且,每一个领导干部要对所有自己经手过的账目负责任。
如果说出了问题?那么要承担法律责任。
由此一来,首先在制度上,在法律上就让他们害怕了。
那么,哪怕这个人再贪单位便宜?再怎么样贪心?他就得掂量掂量了,以往是很多人想要去拿政府的钱去给自己做人情,比如请朋友吃饭,请领导吃饭,不断地去私自抬高标准,去签单,这是一种畸形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