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也在组织对市里面的一些项目进行大扫除,当然更重要的是,就是选拔经济型干部,懂经济的干部。
这也是叶书记给他下达的政治任务。
培养干部,这是目前发展的重中之重。
所以首先他就找了几个在之前稍微表现比较好的干部。
拿一句老话讲,现在就是在“矮个子里面挑高个子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同时,叶书记也有种感觉,他也想要对现有的县区班子进行调整。
此举得到了尹书记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那些只会玩权术的,那真的是要换掉。
原本没什么事,但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能力,天天去搞一些有的没的,把整个单位搞得乌烟瘴气,像这种领导干部是坚决不能要。
所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首先就排除掉了那些爱惹事的干部。
当名单还在酝酿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知道了。
所以他们就分别找关系,或者叫人过来打招呼,搞得市里乌烟瘴气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多次去互写举报信,比如他们知道了A这一次可能要被提拔,马上就写A的举报信。
搞得市委组织部就有点慌,如果谁要对B进行提拔?他们又马上举报B。
这搞得整个工作完全无法开展下去。
用王成的话来讲,像颠掉了样的。
反正要提谁?他们就举报谁?
但是只要举报了,特别是在干部提拔的这个关键节点,又不能不去查?但一查,又浪费时间,所以考察了不少干部,最后竟然有点不了了之的感觉。
这是谁都接受不了的。
所以王成决定:既然是这样,那就采用集体民主的这种做法。
所谓的集体民主,就是在民主考评中充分的综合大家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并公布,全过程公开民主。
用此举来堵住大家的嘴。
此举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充分的展示大家的最真实的想法,但缺点就是太复杂了,本来是想搞一个公推公选的,但是这种弊端明显:第一个,太复杂;第二个,在很大的意义上也不能平息大家的这种怨恨和反对。
所以,采用这种最大程度上的民主,也许那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其中,王成最欣赏的一个干部,叫孟之果,在之前的考核当中,他的表现都非常优异。
而且对市区、县区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对省城目前的一些经济因素分布,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他现在只是个普通的区常委,所以王成也对叶书记说了,“如果,小孟能够通过这些考核,那么就对他进行重用。”
叶书记也充分的答应。
所以在这一点,王成和叶书记是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和看法。
所以王成想通过对他的提拔,对他的重用,来达到好的促进效果。
也因此,王成说,“关于这个同志的任命,是必须要促成的。”
这就让市委组织部压力很大了。
因为孟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爱骂人,但他骂人和王成骂人不一样,王成是拿着问题去骂,而且他虽然骂的凶?但事后对解决问题的干部也会提出表扬。
而且王成对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干部,哪怕是犯了错?他会骂!但也会鼓励和表扬,一个鞭子、一块肉。这也让不少干部其实对他是有畏惧感,但是又很尊重他。
但孟就不一样了,因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县区常委,在人事上有权力,但权力不大,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家对他的那种意见和看法可能略有偏差。
因为没有提拔几个自己人嘛!
所以大家对他了解的也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对他的举报也特别多。
当然,更多的是因为大家就是想以此来对抗市里的这次非常态提拔。
那没有办法,市委组织部就只好通过考核他的实际成绩,并公布,来打消大家的念头,而且还创新性地实行了业绩考核制,就是把他的业绩全部公示在社会,让社会来做决断。
同时,针对社会提出的一些疑点,通过市委组织部调查后,一条一条反驳。
虽然说有点浪费时间,但没有办法,这是最公平的,也是最能服众的。
孟常委很激动很感动,他知道王成看上他了,也知道王成为他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所以他也多次的表示:要好好的工作,以此来回报王成。
对于这种话,王成倒没怎么放心上。
只想着能选出一批真正懂经济的干部来。
现在的确有些地方的经济发展规划就有点像闹着玩一样的。
纯粹是胡搞瞎搞。
一个月后,当孟如愿的提拔到日月新区当区长的时候,很多人都震惊了:按道理来说,原本还得经过常务副区长、副书记岗位的历练,然后才能到区长的,这是普遍的履历,但这市里却没有如此,直接的提拔孟之果为区长。
这让有些人就不高兴了。
不过,此举也的确进一步激发了不少干部的活力。
就如之前所说,前段时间很多领导干部都在不断的去学习如何去发展经济?
这给一个地方的各种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管住帽子”就能管住他们这些人,有“帽子”权也就有了这种权威。
没有“帽子权”?不管这个领导再怎么好?再怎么获得大家喜欢,在重要的事件上,那都说不上话的。
而原先的日月新区的区长则调到了日月新区当区委书记,日月新区的区委书记则去市城管局任职了。
其中,湖西区的区委书记被调到市农业农村局。其中湖西区的区长继续留在那里。
这一次调动可谓是规模庞大。
不少人都看不懂市里的这次决定。
为什么要把这几个年轻干部调走?
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湖西区之前犯的错、出现太多问题了。
在此期间,有不少老领导、老干部过来打招呼。
王成和叶书记一个都没理。
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这些打了招呼的干部又进行了一次“二次筛查”。
此举也惹怒了不少不少人,但是尹书记说,没关系,出发点是好的,有他撑腰。
当然,尹书记肯定也有退休那一天,之后,恐怕被得得罪过的那些人都得来算账了,但是,用叶书记的话来讲,“如果不这样改?如果因为有些人打个电话就怎么样?那这个改革永远都改不好。”
所以这一次他们俩都付出了非常大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