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沈双手上端着的碗瞬间砸向地面,碎成了一地碎片。
“您刚刚说……什么?”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厉声质问沈伯伦的时候,对方的眼神却一直在躲闪,似乎不愿意面对沈双一样,但事实就是如此,沈双不是沈伯伦的亲生儿子。
邵家马上就要大举进攻白石镇,沈伯伦早已抱好了必死的信念面对这一切,但在一切开始之前,他还有时间将这一切告诉沈双。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沈伯伦彻底遗忘了这件事情的呢,或许在那个叫做张趁辉的军阀出现之前,沈伯伦这辈子都不会再想起这件,他深深埋在心底的,不堪回首的往事了吧。
但世间的情缘就是这么巧合,两人偏偏就这样相遇了,更离谱的是,沈伯伦也看到了张趁辉怀表中那个女人的照片。
他这次再也不会忘记了,十八年前,自己在大雪纷飞的树林中,从满身是血的女人手中,接过沈双的那一刻。
“我的丈夫是……咳咳……附近有名的军阀张趁辉……这是他的孩子,一定要……咳咳……交给他。”
说完,女人就永远闭上了眼睛,雪很大,沈伯伦是眼睁睁的看着尸体被雪覆盖的。
张趁辉身为军阀,表面上自然是风光无限,但私底下的仇人自然也不再少数,再加上他平日里心思都扑在军队的事务上,经常冷落妻子,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离家出走了。
很不幸的是她遇上了张趁辉的仇人,最终丧命于皑皑白雪之中。
而当时的沈伯伦,也是处于一个离家出走的状态,他的妻子,因为生产而大出血,母子双亡。
没错,是母子双亡。
“你的……你的意思是……娘不是生我死的,而是……”
沈双的声音止不住的颤抖,他没办法接受这一切,原来整个沈家跟自己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怪不得自己第一次看到怨魄子的时候,沈伯伦会那么惊讶,怪不得他之前跟自己说,这些苦本不应该自己承受。
原来自己到头来,是被沈伯伦捡来的!
沈双之前在河神像下找到的族谱,上面那个陌生的名字,那个沈伯伦的大儿子沈朝,自己不过是,他的代替品……
见沈双这副模样,沈伯伦无比心疼,但他不管沈双能不能接受地了,该说的,还是要说下去的。
那日最爱的妻子就死在了自己面前,沈伯伦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他发疯一样跑出了沈家,在那个寒冬腊月,他连外套都不穿,竟一路哆哆嗦嗦在外流浪了三天。
那时的沈伯伦处于半疯癫状态,路人看他可怜,给了些钱,给了件棉袄,让他快些回家。
以往回家后都有妻子的笑脸迎接着他,足以将他的一切疲惫全都洗去,但现在回家只有两具冰冷的尸体,还有一个关乎到整个家族的问题:
家主都代代相传的,现在沈伯伦妻子因故去世,也断了后,将来无人继承他家主之位,最后只能交给沈伯明的儿子,沈喜。
但沈伯伦知道,沈伯明这人平时太嚣张了,教出来的儿子日后必将同他一样,成不了气候,他这次离家出走一定意义上也是为了防止沈伯明逼迫自己将继承人的位置让出来,自己不在,仪式就无法进行,家训如此,他也只能这样做。
就在他精神面临全方面崩溃的时候,便听到了前方传来的枪声,以及女人的呼救声。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不比多说了,沈伯伦救下了母子,但最终只有婴儿活了下来,也就是现在的沈双。
那女人临死之前的遗言只有一个,她央求着沈伯伦将儿子带回到张趁辉的身边,但沈伯伦为了能让家主之位不传到沈伯明的手上,便只能昧着良心,将这个孩子带回沈家,取名沈双。
说完之后,沈伯伦就静静地看着沈双。
后者先是短时间的沉默,突然暴起将沈伯伦整个推开,再抬起头,他的泪痕早已遍布整张面庞。
“怎么可能,我不是您的儿子,那我为什么会看到只有捞尸人才能看到的怨魄子。为什么?”
这一点,沈伯伦也是疑惑至今,张趁辉祖辈跟捞尸人没一点血缘关系,为什么他的儿子却平白无故有了捞尸人的血脉?
当时得知此事的第一时间,沈伯伦觉得这再好不过了,这样下去沈双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当捞尸人,但自己放出去的信鸽今日却突然飞了回来,邵家借助邵玖万是军阀的身份,开始全副武装准备突袭沈家。
沈双是唯一的希望,沈伯伦早已将他看成亲生儿子,只要让他回到亲生父亲那里去,就不会有事了。
“孩子,叫上丁玲,快些离开白石镇吧,去找你的……父亲,张趁辉。”
听着这话,沈双的心再次咯噔了一下,听沈伯伦的意思,他这是要,赶自己走?
“爹,您要赶我走?”
沈伯伦并没有回答,而是朝着门外走去,但沈双怎么可能就这样作罢?
他连忙起身追了出去,却正好撞到了门外抱着年的丁玲。
“双哥……”
在门外,关于沈双的身世,丁玲也听得一干二净,她缓缓开口,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胆怯地站在原地,看上去十分令人垂怜。
沈双停下了脚步,他的脑袋乱作一团,根本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判断。
“沈双跑出来了!”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却突然传来慕鸿彦大喊的声音,沈伯伦在找沈双之前,已经跟慕鸿彦谈过话了,现在二人的目的就是要让沈双赶快离开白石镇,现在的他根本对付不了邵家。
现在离开,是为了以后的归来,慕鸿彦眼角渗出来些许眼泪,沈兄,要活下去啊。
顿时,沈家乱作一团,第一个扑出来的当然是沈伯明。
沈双见状,连忙拿起装备,顺势背起丁玲,丁玲的手则是托着年,两人一猫狠狠撞开沈家的大门,随后便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