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沈双将思绪拉回了现实之中,他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残破的布料叠好,塞入了自己的衣袋之中,他明白这份文件的重要性,就将关乎到整个捞尸家族的命运与世间的安定。
当确保布料收好后,他再一次将头转向了眼前这个硕大的怪物眼睛上,现在看这双眼睛时,早已没有了当时的那份惊奇,取而代之的只有无限的仇恨,他明白这个巨大无比的眼睛便是那头万恶之源的水煞王的眼睛。
沈双开始在河流中来回趟走,攥着匕首的手,力道上又加了个倍,手背上的青筋暴起,依稀可以看清经脉的走向。
我必须将它除掉,这个信念充满了他的整个大脑,当得知水煞王每隔五年便会繁衍一次水煞,每五百年便是人间的一场浩劫,同时也就解释了为何世间每五百年就会出现水煞潮。
就在这一瞬间,水煞王闭上了眼睛,山洞中再一次陷入了寂静阴森之中,除了脚下的水流击打石头发出的声音外,时不时可以听到起伏的呼吸声,时而轻时而重。
沈双在这种环境下,立马绷紧了心弦,就怕水煞王冷不丁也朝自己发起攻击。
“这怪物的老命今天必须留在这里,千万不能再让他繁衍水煞祸害人间。”
他趁着水煞王闭眼的时间,摸着黑,悄悄的向水煞王靠近,打算给它致命一击。
嗒,嗒……
水花随着脚步的一起一落,节奏性的发出了细腻的声响,水煞王的呼吸声也越来越近,直到清晰的听到‘呼’的一声,水煞王再一次将他硕大的眼睛睁开。
对,就是现在!
只见沈双飞身一跃,两只手死死的握着那副匕首,在空中形成了完美的抛物线,匕首随着手臂的落下,朝着水煞王的眼睛驶去。
“吼!”
怪物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吼叫,声音顿时在整个山洞回响,四周再也没有了别的声音,洞壁上的岩石开始松动,大量的尘土在空气中流动,无数细小的石块打入河流中,溅起了无数浪花。
水煞王疼痛难忍,开始上下翻动,力如拔山,整个山洞也随着怪物的蠕动开始坍塌,洞中的白骨在一瞬间被绞成了粉末,邵家的那两具尸体也在此刻血肉横飞,山洞原本的构造也被打乱,山洞即将坍塌。
鲜血从沈双的耳中逐渐渗出,年兽的力量也已经使用透支,体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散,握着匕首的双手也被年兽强大的力量肌肉撕裂,但他仍不肯松开双手,消灭水煞王成为了他现在唯一的精神支撑。
轰!
山洞再也支撑不住怪物的强大力量,在刹那间支离破碎,尘土飞扬,山洞坍塌!
落石重重的砸在了沈双疲惫不堪的身体上,眼前直冒金星,顿时感觉天旋地转,一口精血从嗓子眼喷了出来,他再也支撑不住自己厚重的身体,随着下落的岩石摔进了河流之中,双眼也缓缓的闭了起来……
咦,我怎么又回到了白石镇,难不成这就是人临死前最后的一点念想?
当沈双再次睁眼时,眼前的景观着实让他许久未曾说话,这里是他再熟悉不过的白石镇的对岸,他嘴角凄凉的一咧,心中苦笑着,是啊,这是他曾经日日想夜夜想的地方,是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可如今自己再怎么逃脱,再怎么想远离这个抛弃自己的地方,却始终回到了最终的起点。
“哎,终究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束缚啊!”
他随手抓起破烂不堪衣物,正打算将刚才受得伤胡乱的包扎一下,却发现浑身遍体鳞伤,压根没有地方可以下手爆炸,于是他将身旁散落的榆树叶,放入口中,来回嚼了几下,吐了出来并抹在了伤口之上,这是父亲教给他快速止血的方法。
“还是自己太没用了,又错过了这样一个机会,指不定到猴年马月才能再次遇见这水煞王。”
旋即又抄起了身旁的树枝,以此作为自己的拐杖,颤颤巍巍的从地上站起身,并一瘸一拐的走了起来,正打算离开这个地方。
就在他刚打算离开的时候,突然撇到黄河水中竟然传来了捞尸人的身影。
沈双大喜,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危难之际,竟然来了捞尸人,现在的感觉就好像濒临死亡的人看到了生的希望一般,激动的立即将自己的双手举过头顶,不停地朝着那人招手。
“我在这里,救救我。”
沈双的求救声,随着黄河水流一路传向了小舟,只见那个人滑动浆的手顿了一下,缓缓的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黄河的咆哮,一直朝着前方流淌,无尽的黄河显得捞尸人是有多么的渺小,再伟大的人也只不过是涛涛黄河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
远方的人显然是看到了沈双,划浆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两个人的距离也渐渐拉短,但突然之间,乌云密布,大风呼啸,使逆流而行小舟又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对面的人能听清我说话吗,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沦落在这里?”
狂风卷集这那捞尸人的话语声传到了沈双的耳中。
“我是捞尸人,如今受伤了,不便于行动,还请您能搭把手,载我一程。”
沈双立马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他明白,这是他是否能安全离开这里的唯一办法,倘若那人并不打算救助他的话,用不了多久,自己一定会再次陷入昏迷之中。
当对方在听到自己也是捞尸人身份后,手中又加了几分力道,小舟也渐渐地朝着沈双靠近,生的希望笼罩心头,看来还是捞尸人更加的热情。
然而当小舟离沈双只有一步之遥时,他终于看到了舟上旗帜上刻画的图案,当即愣在那里,就好像一盆冷水泼在了自己身上,旗帜上刻画的正是唐家的图案。
冷汗顺着脸颊缓缓的流下,唐家,恨不得将自己碎尸万段的家族,如果换做之前,自己一定可以应付,可现在……
还未等沈双缓过神来,小舟便已经停靠在了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