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今天李问秋创造的奇迹实在是太多了!
魏征虽然在京城古玩圈是出了名的科班出身,理论知识扎实无比。
可李问秋今天做的事情也完全不是常人能够比拟的!
所以就算是如今所说的活玉,听起来实在是太过玄乎。
但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出言反驳。
相比之下,魏征那套利用“水线”制造动感的理论,虽然更符合他们对玉雕工艺的认知。
可相比起来,他们更想等结果出来再说。
不过还是有少部分人心中有其他想法,当下倒也飘出几声质疑。
“魏公子说的在理,这活玉之说,听着就不靠谱。”
“是啊,玉就是石头,怎么可能是活的?”
“我看这李问秋,八成是被捧得太高,有些飘了。”
“想不出什么新东西,就开始胡编乱造了。”
这些议论声不大,却也足以让高台上的众人听得一清二楚。
王海龙的脸色再度沉了下来,刚要拍案而起,却被李问秋直接开口阻止。
“干爹,别急,让他说。”
说完之后,他便直接转向一旁的主持人,微微颔首。
“麻烦,给我准备一碗清水,和一个强光手电。”
“清水要纯净,最好是未开封的瓶装水。”
“手电的光要足够强,能聚焦成束的那种。”
简单的两个要求,让众人更加不解。
清水?手电?
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是想利用水的折射,变个魔术出来?
“哼,我倒要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魏征冷哼一声,抱起双臂,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在他看来,李问秋这已经是被自己逼到陌路了。
准备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来蒙混过关了。
而主办方的效率也极高。
前后不到一分钟时间。
一个晶莹剔透的白瓷碗和一盏专业级的战术强光手电便被送了上来。
李问秋接过东西,甚至没有急着动手。
他先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拧开一瓶全新的矿泉水,将清水缓缓倒入白瓷碗中。
直至八分满。
随后,他才戴上一副全新的丝质手套。
小心的从展台上拿起那三块九龙玉杯的残片。
随后在众人不解的目光注视下,李问秋便将那几块玉杯残片。
以一种特定的方位和角度,轻轻地置入了清水之中。
做完这一切,他才抬起头,对着不远处负责灯光的的工作人员示意了一下。
“劳驾,把现场的灯光调暗一些。”
“啪嗒。”
随着总控台的操作,偌大的宴会厅明显暗了下来。
只剩下展台上方一盏微弱的射灯,勉强勾勒出众人的轮廓。
黑暗,让所有人的感官都变得敏锐起来。
人们也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只有魏征,嘴角依旧挂着冷笑。
因为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李问秋为了掩饰自己失败而搞出的噱头。
毕竟光线越暗,就越方便他动手脚。
然而,李问秋接下来的动作,却让他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
黑暗中,李问秋一手端着瓷碗,另一手则握住了那盏强光手电。
他没有直接将光束打在玉片上,而是侧过身,以一个近乎四十五度的倾斜角。
将那道凝如实质的强光,射向了白瓷碗的侧壁!
强光穿透了薄薄的瓷壁,射入水中。
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这番操作是何用意时,最前方的几位大佬便直接站了起来!
只见那碗清水之中,光影与水波直接发生了折射。
而在强光之下,那三块原本静静躺在碗底的玉片,也明显发生了变化!
那些原本凝固的沁色,当下竟然真的开始缓缓地流动了起来!
“动了……真的动了!”
台下,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压抑不住的惊呼,直接打破了这片寂静!
“我的天!我看到了什么!玉……玉里面的花纹在动!”
“这不是幻觉!绝对不是!那沁色真的像活物一样在流淌!”
惊呼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拼命地向前挤去,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随着李问秋手腕的微调,光束的角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那三块残片上原本模糊不清的龙纹,此刻也倒也像是被彻底唤醒!
龙鳞之上,宝光流转,随着水波的荡漾而忽明忽灭。
那破碎的龙爪,此刻竟也微微抽动。
虽然因为残缺而无法做出完整的动作。
但还是惊到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龙……龙真活了!”
这一声惊呼彻底点燃了全场!
“我玩了一辈子玉,做梦都没想到,玉石竟然真的能活过来!”
“九龙戏水……原来古籍中的记载,竟然是真的!”
而站在李问秋对面的魏征,脸上的表情已经不能用精彩来形容。
“不……不可能……这绝对是障眼法!”
回过神来,他忍不住连连摇头,呢喃了一声。
然而,在众人欣赏之际,李问秋却也神色平静的按下了手电的开关。
“啪嗒。”
一声轻响。
强光熄灭,而碗中那活过来的残龙也消失不见。
三块平平无奇的玉片,依旧静静地躺在碗底。
刚才那一幕,像是众人集体产生的一场幻觉。
缓缓将手电和瓷碗放回展台,李问秋抬起头再度扫过全场。
“诸位。”
“现在,还有人觉得这是神迹吗?”
没有人回答,但所有人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神迹?
如果神迹可以被人用一个手电筒随意开启和关闭,那还叫什么神迹!
李问秋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些。
他再度看向脸色惨白如纸的魏征,声音陡然变得严肃起来。
“这并非神迹,更不是什么故弄玄虚的障眼法!”
“而是我们古代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的艺术!”
他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那只白瓷碗。
“魏公子刚才说我一派胡言,说从未听过活玉与回光雕之法,是吗?”
说着,李问秋再度抬手一指。
“你没听说过,不代表它不存在!”
“只能说明,你学艺不精,孤陋寡闻!”
“这所谓的活玉,在古籍《玉髓真经》中有载,其名为活沁!”
“乃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沁色,其内部结构并非凝固。”
“而是在微观层面始终保持着一种缓慢的流动态势,万中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