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一场大战,曹祜大获全胜,不仅俘虏、斩杀愈五千人,还生擒了叛乱的乌桓首领无臣氐。
生擒可能还不算准确,更精准的说是主动投降之后被丁尊不讲武德的给拿下了。
丁尊奉命绕道至乌桓人身后,堵住从灵丘向北的峪口,也堵住了乌桓人逃生的道路。
五百人虽然不多,但守在峪口前,早已丧胆的乌桓人根本无法通过。
眼看前有阻截,后有追兵,进退无路,无臣氐也懵了。短暂的思考了一下,他决定投降。
草原上你打我,我打你,投降之事,实属平常。而且听说汉人素来讲究仁义,对他们这些胡人部落,颇为宽纵。搞不好汉人不仅会原谅他,还可能跟他互市呢。
无臣氐想的挺美,可惜他不知道,在虎豹骑眼中,他不是什么乌桓的单于,而是赤裸裸地功劳。
于是无臣氐这边放下武器投降,对面的虎豹骑立刻上前,将他们缴械、捆绑,当作俘虏送到了军前。
无臣氐想说些什么,直接被堵了嘴拿下。
真真是不讲武德。
曹祜也没想到,通过这一战,竟然直接俘虏了无臣氐。
这一战似乎比想象的轻松。
曹祜转头问向郑度道:“子制,你觉得我该如何处置这个无臣氐?什么破名字,如此的拗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氐人部落呢。”
“大将军,天寒地冻的,咱们能在代北待的时间并不长,此番平叛,要速战速决,避免拖延。
无臣氐是最先起来造反的人,内外皆是瞩目。
很多犹豫不决的胡人,都在看无臣氐造反是否顺利。
既然如此,不若直接将无臣氐斩杀,然后传首各部,使之为戒,必然能够让那些左右摇摆的部落,不敢再叛我大汉。”
曹祜点点头。
“确实有道理。不过我觉得无臣氐还有些用,死人到底不如活人好用啊。
让人带着无臣氐,在雁门、代郡、上谷等地,进行宣传。让他讲一讲对造反一事的悔意,对大汉的敬爱与崇敬,号召胡人,要世世代代忠于大汉。
我想此举肯定比单纯的杀人,更有效果。”
郑度听后,也是眼前一亮。
“大将军,此举妙啊!”
杀人还能诛心。
你们胡人的英雄,却是曹祜手中的玩物,还想造反的,可以自行掂量。
这时徐质询问道:“大将军,丁从事将人送来了,可还见一见?”
“不见了,带下去直接押着去宣传。”
“唯!”
“且慢!”
徐质刚要走,曹祜又拦住了他。
“还是见一见吧!”
无臣氐这种人物,曹祜是真不悉得见,不过曹祜还有些疑惑,需要从无臣氐这里获得答案。
很快便有士兵将无臣氐押了上来。
见到曹祜,无臣氐不住挣扎,大骂曹军是不讲武德,明明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竟然还反悔。
徐质见状,一脚将其踹倒,按在地上。
曹祜来到无臣氐身边。
“无臣氐,你妄称单于,朝廷宽仁,饶恕了你。你不知感谢天恩浩荡,竟然还敢起兵造反,着实是豺狼成性,罪不可恕。
我就是将你五马分尸,你也不亏。”
听到此言,无臣氐忍不住颤抖起来。
喜欢虐杀别人的,也最怕被虐杀,因为他很清楚被虐杀的痛苦。
曹祜看着战栗的无臣氐,忍不住笑道:“你如果告诉我,你为何会选择造反,我或许会饶你一命。”
曹祜一直不解,代郡乌桓为何提前造反。
这并非蝴蝶效应能解释的。
历史上代郡乌桓的反叛,跟明年的大疫有很大关系。
能让这场叛乱提起一年多爆发,总得有个原因。
这个时候,无臣氐哪还敢隐瞒,立刻说道:“是,是有一个叫葛亮的汉人,撺掇我的。”
曹祜一愣。
葛亮?没听说过这号人物。
“你详细说来。”
“我本来其实没想反的,没想到部落里来了一个汉人。他说他是冀州袁大将军的旧部,徐州人,名叫葛亮,投奔于我,想做我的中行说。
之后他便不断跟我说中原的局势,说魏王陷于南方的战争,根本没有精力顾忌北方的事,我尽可大胆的起兵,占领代县,夺取人口、物资。
我本来是有些犹豫的,可是他说得实在太令人动心了。”
“所以你就反了?”
无臣氐立时低下头。
“这个葛亮,现在何处?”
“我起兵之后,他不知为何,竟然偷偷走了?我派人找了他许久,却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你就没想过他撺掇你造反,是有问题的?”
“我也怀疑了,只是开弓了,箭收不回来了。”
曹祜又问了一些问题,眼看再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便让人将其带走了。
坐在胡凳上,曹祜默默念着“葛亮”的名字。
“葛亮?葛亮兄?”
诸葛亮?
曹祜心中一惊。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诸葛亮明明是刘备的谋士,在江陵替刘备主管内政,怎么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代郡。
曹祜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郑度。
郑度听后,也惊愕万分。
“大将军,这个诸葛亮,真是一个奇人。他竟然想到这样的计策,来拯救即将灭亡的刘备。”
“你举得他是为了拖住朝廷?”
郑度点点头。
“北地动乱,朝廷只能出兵平叛,便无暇再管南方事。如此一来,便能给荆州、江东争取一些休整备战的时间。”
“可这么做,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他指望塞外胡人能拖住咱们十年八年?费这么大功夫,多个一年半载的,有意义吗?”
郑度也不理解。
“大将军,可派人去查一查,诸葛亮是否在江陵?若是不在,便能确认这个葛亮的身份了。”
曹祜点点头。
“子制,我总觉得诸葛亮还有别的算计。”
“既然无臣氐是诸葛亮撺掇的,那搞不好能臣氐也是诸葛亮撺掇的。他倒是在代北活跃的很。
不管他算计为何?既然他在代郡,咱们把他抓来,一问便知。”
曹祜听后,忍不住笑道:“子制,你倒是豪气的很。”
郑度很看不上这个被曹祜推崇的诸葛亮,总觉得这个人是言过其实,没什么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