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数日,被紧急召来的王基到达了成都。
虽然他这个益州刺史还没有得到朝廷的任命,但已经可以上任了。
年近二十六岁的一州刺史,除了曹祜这个特殊身份的人,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众人的眼中满是艳羡。
王基不仅文武兼备,还以德行著称。再加上他之前已经担任了很长时间的汉中郡太守,心态倒也平衡,并未骄纵,反而越发更加的谦逊了。
王基入帐,寒暄之后,曹祜屏退其他人,帐中只余他二人。
曹祜拿出一张纸,递给王基。
“这是我准备向朝廷表奏的益州官吏。”
王基接过一看,上面除了蜀郡太守令狐邵和巴郡太守卢毓,还有广汉郡太守吴瓘,犍为郡太守任燠,江阳郡太守武周,巴东郡太守郝昭,汶山郡太守姜叙,巴东属国都尉邓芝,蜀郡属国都尉李严,犍为属国都尉贾逵。
请设庲降都督,负责管理南中四郡一属国军政事务,由贾逵兼任。
王基看着名单,越看越凝重。
虽然王基很清楚,曹祜要拥有对益州的绝对控制权,但曹祜这个安排,还是很骇人。
不算南中四郡,益州剩下的九郡三属国,全部都是由他的人担任。令狐邵、卢毓、武周是幕府出来的,司马芝、任燠、吴瓘、郝昭、邓芝是一手提拔起来的旧部,李休、李严、姜叙也是投降的曹祜,而非朝廷。
魏公看到这份名单,只怕要气炸了。
“大将军!”
“怎么了?是哪里有问题。”
“朝廷那边,未必会通过此事。”
“伯與,你不必担心此事。”
“大将军,其实没必要将全部位置都占了。此举只恐让魏公下不来台,反倒是影响了大将军和魏公的关系。
我以为,只控制核心位置便可。”
王基虽与曹操接触不多,但对曹操的性格也有所了解,曹祜真若是与曹操闹僵,不利的还是曹祜。
曹祜没说话,又拿出一封奏疏。
王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上魏公请入朝表》。
“这是刚让严文通写的,洋洋洒洒,写的不错。”
王基吃惊道:“大将军准备入朝?”
“这是能让朝廷接受的唯一方式。再说祖父今年已经六十一了,我想继任魏公,总得有个两三年的时间,彻底掌握朝中事。”
“那雍州事务怎么办?”
“暂时不动。我请求祖父,将我的龙骧大将军幕府,改为长安留守府,所有人官职保持不变,继续着对雍州的经营。
朝廷应该会答应的。
无论是祖父,还是朝廷那群老东西,此时最想的,就是让我赶紧回邺城,别在外边搞事情。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什么都可以答应,或者说以后再说。”
“大将军愿意回去吗?”
曹祜忍不住笑了起来。
“河西还未收复,西域还未打通,朔方的胡虏,更伪驱走,整个西北,大问题仍存在。可我这一去,又不知何时还能回到雍州啊。”
曹祜不想提此事,便又道:“对了,伯與,我给你安排了一个副手,也可能是上级。”
王基一愣。
他这个益州刺史,不是益州的最高长官吗?
“法孝直,典益州事,专门负责益州的改革。”
“改革?”
“咱们在三辅的改革,已经进入深入期,再往后,矛盾会更多,更突出。法孝直有句话说的好,大汉最大的问题,是天子亲自下场,与大臣进行博弈。
这是一个必败的事情。
我不能犯这个错误。
所以我准备,从改革事情上抽身,今后我只在后边把控大局,具体的事情,交给你们来做。
益州的局势,你也清楚。
刘季玉父子经营益州二十余年,这里已经彻底乱了。哪怕我军占领了此地,但是想收拾人心,掌控地方,仍要祭起屠刀,杀个人头滚滚。
这件事,我做不合适,你做也不合适,法孝直最合适。”
王基有些好奇道:“大将军素来对法孝直推崇,不知此人有何神奇之处?”
“若是拿一个古人来作对比,那就是主父偃。多智,狡黠,弄权,量小,睚眦,残酷。”
王基吃惊道:“除了多智,其他都是缺点吧。”
“作为朋友,那就都是确定,可作为一把刀,便都是优点。以他的能力,足以将益州的豪强势力,清洗一空,让朝廷的掌控力,延伸到益州的方方面面。
而且此人不擅内政,我安排颜文林佐助。”
“大将军,主持改革却不善内政,这如何能做的好?”
“伯與,你知道什么样的刀子最不合格吗?”
“能力不足?”
“是有了自己的思想。”
“改革的具体内容,我已经安排好,并不需要有人再进行调整。这个时候,越是擅长内政的,越是有主见,就会自行其是。
而法孝直则不同。
他不擅长内政,便只能听我的安排,不会对方略指手画脚,。他又很聪明,能够很好的执行,为改革保驾护航。
你说此人合不合适?”
王基点点头。
王基倒是很高兴曹祜如此安排,虽然法正的出现,分的是他的权。
自从知道要被委任为益州刺史,王基便有些惶恐。他年纪轻轻,既掌军,又领民,权力实在太大。哪怕有曹祜信任,也太容易遭人忌恨。
现在有法正给他分权,他专管军事,正可发挥所长,也能避避风头。
“伯與,你在我麾下,勉强也算武将第一人,我此番去邺,益州诸事,便拜托你了。”
“大将军请放心!”
“伯與,你还记得咱们初见之时吗?”
“当时路遇盗匪,是大将军救了基。”
“那时我也没有想到,不过四五年,咱们便走到了现在的地位。我和我俱很年轻,我才十九岁,你也才二十六岁,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希望咱们二人,就如光皇武帝和高密元侯一般,君臣相亲,永不相负。
你的食邑我已上书求请,迁往城阳郡高密县,我希望今后能够封你为高密侯。”
王基此时,已然红了眼眶。
“此生必不敢负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