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没想到还有这门亲戚
小苏打掺了水2025-09-22 14:082,355

  刘济仁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布下了天罗地网,又加上内应通风报信,竟然还是让红军主力跑了。

  桂军发了电报过来,在湘桂边界的一个团遭到了红军主力的进攻,伤亡百人。

  幸好他们早有准备,顽强抵抗,才没有让红军得逞。

  据他们得到的消息,红军已经往湘江边上去了。

  三个保安团马上追了上去,可是没有发现任何踪迹。

  湘江边上的守卫部队反馈,前几天确实有红军想渡江,被打回去了。

  周边已经搜遍了,别说红军,连游击队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他们估计,红军肯定是在某个地点偷偷过江了。

  至于游击队,更别提了,只是听说,前段时间有一些人从山里往南跑了,到了粤军的地盘。

  虽说电话打了,可是粤军到现在还没有反馈。

  他知道粤军向来对湘军没有好脸色,也不会主动帮忙,可是没办法,总要做点事的。

  188旅就在嘉禾,周边连个红军的影子都没有,正规军怎么敢轻易动。

  刘济仁也从零陵到了嘉禾,陈旅长到了,肯定要去见一见的,面子上要过得去。

  他们两人是老相识,原先交道打的不多。

  陈子奇跟陈光中不合,原先就一直不买陈光中的账。

  本来188旅早就归属63师管辖,他是找了很多借口,迟迟不归建。

  而刘济仁跟陈光中两人也是面和心不和,所以陈子奇和刘济仁关系还不错。

  刘济仁跟嘉禾县长刘继永说起来还是本家兄弟,所以两人非常熟悉。

  按照俗礼,刘继永这个地头蛇,肯定要请两人吃饭的。

  地方定好了,已经派人去通知了,刘县长抓紧时间忙公务。

  刚刚安排好事务,团总就来了,南洋的刘少爷来了,购买了一些物资准备回广东。

  刘继永本来就有点好奇,这个侄子回来后,竟然不回南洋了,有点想不通。

  “叔叔,实在不好意思,又来麻烦你。”

  “福军,这是什么话,什么麻烦,一家人怎么能说麻烦。”

  “前段时间,给南洋去了一封信,很长时间都没回,上个月老爷子才回,说是让我再待一段时间,把家里的事情做完了再走。”

  刘继永没明白,家里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的。

  “不瞒叔叔,家父临来时交代了两件事,第一就是把祖屋修了,他还想着有一天能叶落归根。”

  “第二就是,买一点田产,置办一些产业,嘉禾或者郴州就行。”

  “还有这事,继成兄想做什么生意?”

  “开始肯定很难,最好入手的还是大米,国内现在粮食是大问题。”

  刘福军一说粮食,刘继永马上有兴趣了,这可是好东西。

  “叔叔,不瞒你说,我们还想做点棉布生意。”

  刘福军又悄悄跟了一句,这又是一个赚大钱的生意,刘继永两眼冒光。

  “叔叔,老爷子说了,算你一股,给个面子吧!”

  “好好,一家人,还有什么说的,你办事,我放心。”

  两人正在这里说话,因为是私密一点的交谈,外人都不在。

  突然门口一个声音响起。

  “老弟,你这关着门,是防着谁呢?”

  说着话,一个人推开门,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

  刘福军就是一惊,一个少将,看起来非常的霸气。

  “你呀,就没有一句好话,来来,给你介绍一下。”

  刘继永还真没把他这个少将看得多重,都被发配回老家来了,最关键的他是大宗。

  “继成老兄家的三儿子,刘福军。”

  “这是济仁叔,外堂的叔叔。”

  刘福军心里是800匹马跑过,娘的,这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个老小子在追击自己,现在还要喊他叔叔,憋屈啊。

  五天前,刘福军带着游击队从湘江边上绕了一圈,连续攻击了几个小据点,随即转身悄悄进了凤凰山。

  70多个游击队员分散躲进了韭菜冲、杨家坪、谭家冲等几个地方,隐蔽了下来。

  这里面还要说下韦团长,这个人还不错,为了表示诚意,竟然把原来扣押的20多个34师战士也交给了刘福军,按照他的说法,这是相互信任的第一步。

  正好游击队缺乏老红军指引,这20多个战士被立即编进了凤凰山游击队。

  安顿好游击队,刘福军带着特战队,伪装到了嘉禾,在这里都不用假扮保安团,都认识。

  刘福军马上弯腰鞠躬,口中称呼叔叔。

  “继成哥的儿子?想不到,想不到。”

  刘济仁还真知道,说起来他这个济字是出去后改的,原来叫刘继仁。

  “你们爷俩在这商量什么呢?”

  几人落座后,刘济仁马上问了一句,他看到刘福军就知道这里不简单。

  刘继永倒是没想瞒他,马上把两个人说的生意说了。

  “哎,你们这样可是不行,怎么能少了我呢,我要掺和一股。”

  刘继永知道,只要他听说了,肯定会占一股。

  “两位叔叔,这个,这个是小本生意,就怕赚那点钱,你们看不上。”

  “说什么呢,不管是小生意还是大生意,我们信你。”

  刘继永明白他的意思,要是自己参股,多少本钱都无所谓,再有一个人就不好说了。

  “如果外人,我们肯定是不掺和的,你是自家侄子,就不说了,我出3000大洋,占二成。”

  要是别人,刘济仁也肯定是只看不出钱的,但是刘福军不一样,自家人,关系没说的。

  “我也给3000大洋,一样,二成,怎么样,叔叔够意思吧。”

  刘福军这下不好推辞了,马上站起身,给两人施礼。

  不过想想,有这6000大洋,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刘福军还真不是瞎扯,他就是想在湘南建立一些隐蔽性的产业。

  3年呢,游击队要是没有经费,怎么可能支撑得下来。

  对于南洋的生意,他也了解一些,现在商路反正是通的,想办法找到代理,搞就是了。

  最重要的,他想在这里安插一个点,可以随时搜集情报,这对游击队立足有巨大作用。

  要是做好了,甚至抗战8年都能派上用场,嘉禾这里一直是大后方,很稳定。

  他之所以选择粮食和棉布,就是为了将来考虑,这都是打仗必需的物资。

  拉上刘家两个兄弟,一个军、一个政,还有一个刘家,这可都是最大的靠山。

  最后,刘福军承诺,生意做好了,至少拿出一成红利上缴刘家大宗,并且挂上刘家兄弟的名字。

  这句话,让刘家两个兄弟更是没话说了,谁不想在乡亲面前有个脸面,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名声。

  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干就是了!

  他们也知道,这个侄子是在给他们面子,让他们赚钱的同时挣了名声。

  三天以后,福临门商行在嘉禾正式开始营业。

  掌柜的是临武人,暗线湘南区副书记,邓先荣,有8年经验的老革命。

  这位老革命跟刘福军还真有点关系,苏敏的姑丈。

  本来刘家两兄弟还有点奇怪,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人,一听关系,都笑了。

  做生意嘛,就是这样才不会出事,自家、岳父家,资源广啊。

继续阅读:第55章 充分了解政治斗争的严酷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铁血尖兵:从长征断后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