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盯上小鬼子后勤物资了
小苏打掺了水2025-09-22 14:032,193

  刘福军没有跟他们两个在一起,他自己一个人溜溜达达的在营地里乱转。

  他年纪轻,就像一个小兵,这里都是新兵,几乎没人认识他。

  至于朱营长选出来的人,他知道,林南肯定不会放过。

  一个大个子进入了刘福军的视线,他好像不是在训练,只是帮着整理器械。

  新兵营很多东西是刘福军特意设置的,比如绳网,独木桥,还有汽车轮胎。

  大个子就是在独木桥边上,独木桥是活动的,刘福军特意交代的,不能固定死。

  所以大个子在独木桥掉下来的时候,就会抱起木根再放上去。

  这本来不奇怪,可是有次他抱木根的时候,竟然是抛上去的,刘福军就有点奇怪了。

  他悄悄走到边上,突然问了一句。

  “喂,大个子,这木根有多重。”

  “啊,这个,好像有100多斤。”

  大个子憨憨的,应该看着他年轻,没有什么坏心思。

  “你这厉害,直接抛,气力不小。”

  大个子傻傻笑了,没有太在意。

  “大个子,你小时候扔石头玩吗?”

  “扔过,打鸟窝,打鱼,都玩过。”

  “能扔多远?”

  “不知道,能从河这边扔到那边。”

  “什么河?”

  “就是我们家边上的小汴河。”

  刘福军心里一惊,开玩笑,上百米的河,他能扔过去石头,不错这是个人才。

  “大个子,你叫什么,哪里人?”

  “泗县杨集人,俺叫郭三水。”

  刘福军记下了,继续往附近溜达,他这次准备找一些比较独特的能人,组建一支破袭队。

  到皖西北,面对小鬼子的大部队,正常的特战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必须再出奇招。

  抗日神剧他是不信的,但是能人异士,什么时候都有。

  没一会,他就看中了三个,一个小个子很灵活,感觉非常鸡贼的那种。

  还有两个是在训练中感觉配合非常默契,有点意思。

  其他的,刘福军没有发现了,人也多,他也不可能一个个看,碰到就看看,没有就算了。

  再看林南和赵云,他们已经选了十几个了,看来还是有收获。

  刘福军把名单给了赵云,转身回到了支队,现在淮北区和支队在一起工作。

  苏河走了,刘福军身边就没有警卫了,那怎么可以。

  为了这事,蔡政委还特意问了他,要把自己的警卫给刘福军。

  真说起来,蔡政委的警卫员还是在在湘南的时候,刘福军派过去的战士。

  蔡政委说的也很实在,警卫员跟了他两年多了,一直都没有机会上战场。

  这次有机会,跟着刘福军出去锻炼一下,以后放到队伍里,也能起到更到的作用。

  至于他的警卫,身边已经有了这么多部队,还有分区警卫营,怕什么。

  刘福军同意了,蔡政委两个警卫马强、朱彪,加入了警卫排。

  为了蔡政委的安全,刘福军又去找潘东林,从三大队警卫排里调了三个人给了蔡政委。

  搞得蔡政委连连说赚了,赚了,其他几位领导都笑。

  不过,刘福军可是知道,真正说起来,这两位老红军战士还真不是一般警卫能比。

  他们经常开玩笑,每个人都从刘福军身上占过便宜,不管是人员还是武器。

  现在新四军从上到下,跟刘福军打过交道的每个人都认可一点,刘福军是真的把所有人当成自己人。

  从来不抠,只要他们部队有的,从来不藏着,只要找他要,肯定给。

  更别说,这几年以来,他从外面搞来了多少武器和物资。

  新四军现在二成以上的兵力是他组建的,三成以上的物资是他搞来的。

  部队出发了,特战连,一个警卫排,还有一个33人的破袭队,257人,非常精干的一个小分队。

  两天后,刘福军带着部队到了蒙城东的双龙沟,悄悄隐蔽了下来。

  说起这里,很多人都知道,也就是未来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之一,双堆集就在双龙沟以西不到5里的地方。

  刘福军离着很远看了好一会,这两个大土堆,看上去还真是别有一番味道。

  选择这里,他还真是做了功课的,从宿县到蒙城,再往河南、湖北,这是必经之路。

  要不是他们穿的是日军军服,打死都不敢在这里停留。

  还有就是在大沟里是有好处的,到处是荒草,藏点人,不是问题。

  一天不到,已经过去了几千人,小鬼子的侦察队没有发现他们,甚至都没有出来搜寻。

  第二天、第三天,又是大几千人,刘福军不禁感叹,小鬼子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了。

  只是这样的情形,他没有任何动手的意思,找死他是不会干的。

  三天过后,刘福军估计小鬼子应该是差不多了,在宿县方向小鬼子也就一个师团。

  徐州的小鬼子不可能都去武汉,留下了整整一个师团,16师团也留下了部分兵力在蚌埠。

  其实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小鬼子自己发现兵力不够了,中国太大了。

  哪怕是一个县城放一个中队,他们部队全部来了都不够。

  就说徐州周边,三十多个县城,全部驻满,至少需要3个师团,开玩笑,整个小鬼子才多少师团。

  所以,刘福军现在一点都不担心小鬼子,他们现在已经失去了锐气,接下来仅仅是维持基本的局面而已。

  真要说起来,没有校长的掣肘,要是统一指挥,至少提前一年赶跑小鬼子。

  傍晚的时候,终于等来了一路小鬼子,也就几十人,五辆卡车。

  几个战士马上跑上去拦车,解释了一下,说是跟大部队走散了。

  虽说车上的小鬼子有点怀疑,可是身份、证件都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再怀疑。

  等着他们上车,小鬼子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后悔已经晚了。

  很快,刘福军就查清楚了,这是13师团的后勤队,因为汽车出了一点问题,落在了后面。

  刘福军突然脑子一闪,有了主意,可以伪装成这些小鬼子,跟着大部队往武汉方向走。

  慢一点没什么问题,不能跟小鬼子真正碰面,要是露馅了就麻烦了。

  小鬼子大概率会从寿县过淮河,刘福军就想看看还有没有漏子捡。

  这是几万的大部队,过了蒙城队伍还会扩大。

  但是小鬼子这几万人不可能聚在一起,他们很可能会从固始到信阳、商城到麻城两个方向进攻。

  看了看地图,再详细想了一下小鬼子的进攻路径,他有了新思路。

  往淮滨方向去,情况不管如何都回来,从亳州、永城绕回淮北。

  他就是一个大队长,可不是军长,管不了这么多事。

继续阅读:第152章 个人英雄主义确实很害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铁血尖兵:从长征断后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