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三百六十行”之说,而且每一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行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尽管在古代,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很多行规沾染上了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从整体上来看,行规的存在,对于那些不利于本行业生存和发展的不良行为,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当然了,那些行规并不像今天这样成为“红头文件”,不过行业大都约定俗成,从艺人员会自觉去遵守。
山西境内的戏班一般都有“十大款”,内容是:一,不准见异思迁;二、不准背班私逃;三、不准坐班邀人;四、不准临场推诿;五、不准当场坑人;六、不准见场不救;七、不准搬弄是非;八、不准忘师背道;九、不准调戏妇女;十、不准酗酒打架。
河北乐亭皮影戏班的行规则更加细化,在演出的时候规定:六月上台,不能先脱外衣,要把影窗挂上再脱;唱庙会、喜影,男女都逛会,艺人不许注目观瞧妇女;上台之前,先把大小便打扫干净,一晚唱四个小时,不许上厕所,以免引起嫌疑,招人议论。
在外出演戏搭建戏班时,不同地区的戏班对戏台口的方向也有不同的规矩。河北宽城影戏艺人搭影戏台时,要想方设法让台口避免朝正西方向,他们认为,如果戏台朝了这个方向,就会不吉利,会出灾祸。这或许是因为西方是日落之处,又俗称人死后魂归西天?
湖南衡东、株洲一带搭建影戏台的时候,影窗忌讳朝北方。衡东地区的艺人认为,北方煞神厉害,担心戏难唱下去。而株洲老艺人则认为“二王不相撞”。中国历史上京都大多都在北方,所以有这个方位出皇帝的说法。而演戏如果演古代帝王将相的故事,戏台朝北方,就会使“二王相撞”,导致影戏演出不太顺利。
陕西关中一带的皮影戏班在搭建戏台的时候,特别忌讳将撑亮子的木棒掉到地上。即使唱完了卸台的时候,也不能掉到地上,否则不吉利,意味着这次或者下次演出会有不顺的事发生。
在甘肃环县,如果家里有箱子不唱戏,箱子就必须卖掉,否则影人会自己出来唱戏、作怪,引起箱主家不安,六畜生病。以前,影箱子也不放在自己家里,而是寄放在废弃的窑洞里。
陕西华县的皮影艺人认为影人夹子里的男女影人头和身子不能混杂,以免乱了阴阳,出现有违纲常伦理的男女野合之事;而且在摆放的时候,影人之间不能脸对脸,那样会导致戏班不和;严禁任何屁股坐在剧本上,怕“臭”了戏等等。
在北京、东北冀东戏班的影像里,一般有镇箱子的,以免影人“成精作怪”。以前的时候,北京西城派的影箱得有上线开启,并把雕成影人的观音形象,当作“压箱佛”;而冀东则将大师哥,也有说是“大巴掌”的,放在影箱的最上层来压箱;河北邯郸,则是以孙悟空压箱,且头茬不能拔下。
就是在外面演出住宿的时候,皮影戏班也有一定规矩:陕西华西皮影戏班晚上歇息时,都是两个人搭伙睡,而搭伙也有一定的规矩,不能胡乱凑合或者闹情绪。“前声”和“签手”搭对,“上档”和“下档”搭对,“后曹”则是跟徒弟或者赶毛驴的搭对。哪怕两个人闹翻脸,也必须睡在一起。这样安排,便于艺人平常沟通和切磋技艺,从而提高默契度,并可以及时化解两个人之间的误会。
在陕西和河北东部的皮影戏流行地区,还流传着一种有趣的风俗——皮影艺人在乘渡船时不用付钱。
不过,皮影戏班渡河之后,要在当地渡口适时免费搭台献艺,以示感激。
相传,皮影艺人和船家是患难之交。很久以前,有一个皮影戏班搭船过河,当行到河心的时候,船舱突然漏水,情况非常危急,就在这时候,影匠毫不犹豫的拿出唱戏用的檀板把漏洞堵住,在船靠岸之后,影匠又把一块搭台用的台板留给船家做跳板,从此,皮影艺人跟船家就结下了生死之交。
至今,皮影戏班在演出搭台的时候,影窗下有意要缺一块台板,而渡口处的船家在打造新船的时候,也要在船底镶嵌一块类似檀板的木块以示纪念。
郑嘉在跟张叮叮他们说这些故事的时候,偶尔也会停下来看一眼孟和,孟和就会适时补充几句。
张叮叮到后来算是看明白了:“孟和你这是深藏不露啊,平时看着跟皮影戏好像没什么关系,但关键时刻还是蛮那什么的嘛。”
她还朝孟和挤眉弄眼的。
因为郑嘉毕竟是专业皮影艺人,而且师从方仕秦,已经在这个行当里有些名气了,她居然有些时候还需要停顿下来等孟和的补充,可见孟和在这个专业上的强度。
张叮叮总觉得自己也算是有天赋的,否则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做到勉强上手,还能拜皮影大师方仕秦为师父。
方仕秦近几年也一直在致力于到处上一些非遗相关的综艺节目,去宣传皮影戏,在有一部分年轻人里还是很有知名度的,因此张叮叮的自媒体上线有关皮影戏的视频之后,反响都很不错,这让她一度有些膨胀。
但现在算是膨胀不起来了。
方仕秦曾经敲打过郑嘉,不要以为暂时取得了一些成绩,就一叶障目到真觉得自己有那么厉害,多出去见见世面就会发现,能人未必会站在聚光灯下。
这次出行,郑嘉算是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孟和非但没有站在聚光灯下,他甚至不愿意站在人群之中,将自己对皮影戏的一切认知都咽下去,仿佛一切都没有什么了不起。
但他确实是有些了不起。
郑嘉扭头看向孟和,笑起来的时候微微眯了眯眼:“真正厉害的人都是热衷于藏拙的,只有我这样半吊子的,才满世界炫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