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飞接着说道:“海运我不太懂,但是我知道国内的市场是非常有前景的,全世界都在发展,物资流通需求需来需多,丽飞也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在这方面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在国内发展海运,可以说潜力巨大,陈总,你有海运,经营港口吗?”
关府长去了省府,专门找省府讨论文山、港西交换的事。
虽然还没结论。
但省府也感兴趣,尤其关府长说自己要在三四年内至少投资五个亿建设港西的港口。
很明显。
把港西和文山交换,对两个市来说是双赢的。
至少现在看这样。
长远看,商州要吃些亏。
但也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商州港。
此举可以极大的提高临东市的竞争力,港西港可以覆盖更大的内陆地区,对东江省整体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省里没有一口拒绝,那就是很有希望。
这时候,易飞真的希望关府长是于副府长。
省里不开口,估计他真的一哭二闹三上吊。
关府长并没有隐瞒交换是自己想法。
他对省里明言,没有出海口,易飞可能把丽飞公司的和飞来电子的工厂建在南方沿海地区。
估计省里也不想自己到外地投资。
这事谈成的可能性就大了。
临东和商州都属于东江省。
易飞没有经营建造港口的经验。
他也没有时间用在运营港口上,一个大型的港口不是一个物流公司,自己拉出框架,让李老师随便折腾。
陈江运有海运,不知道他对运作港口有没有兴趣。
他应该多少有一些经验。
如果他感兴趣,倒是可以合作。
陈江运说道:“我在港城就有自己经营的码头,在东南亚也有,如何运营港口码头倒是有些经验,怎么,小易总想运营港口?”
他如果经营港口,倒也不错。
以他的能力和人脉,就是在东南亚经营港口问题都不大。
苗记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
“有这个想法。”
易飞说道:“也是没办法的事,被赶鸭子上架。”
他从茶几下面拿出一份东江省地图。
指着地图向陈江运讲解了下,他想交换两地,让临东也拥有出海口的想法。
易飞在地图上轻轻一划,“港西港口建成后,这里的吞吐量不会小,我向关府长承诺,只要交换成功,我在三四年内至少投资五个亿人币建港口,钱没问题,但我缺少运营港口的经验,而且我手里铺的摊子太大,苗记和章氏我也得给照看着,陈总如果有兴趣,咱们可以合作。其实把港口完全交给陈总,我是没问题,但政策不允许,港资也是外资,像港口这种项目,外资的比例不得超过50%,只能和我合资。怎么样陈总,有没有兴趣。”
大约再过十多年,外资也可独资建设、运营港口。
这时候没必要说。
说太多了将来如何,让人觉得自己有些不靠谱。
哪怕自己实话实说,恐怕也没多少人相信。
“兴趣我肯定有。”
陈江运说道:“小易总,你对咱们国内的海运市场有没有过分析。”
华夏建国四十年。
一直被西方围追堵截,而且这种堵截肯定会持续下去。
国内的经济发展实在是有些让人看不明白,海运肯定牵涉到国际运输,不得不考虑。
和易飞合作建设经营港西港口是没问题的。
就国内的海运也能保证可观的利润。
三四年投资五个亿人民币是不多,但生意上的事得问清楚。
这不同于他要建商务会所,自己拿五千万美金,就当赞助了,建港口则是不一样。
如果每个项目都不赚钱,那他也撑不了多少年。
易飞要是缺乏资金,让自己赞助点,那没关系。
可他说了,是合作,他不缺少资金。
易飞说道:“海运市场我还真没分析过,但有一点我是分析过的,未来十年,华夏百分百取代东南亚成为世界工厂,华夏有庞大的人力资源,而华夏需要大量的能源、粮食,生产的产品要大量的运出去,华夏改革开放的决心绝对不会动摇,二十年之内,华夏必成世界制造大国,海运如何陈总应该也明白了。”
海运、港口在未来的重要作用不用多说。
看看沿海和内陆城市的发展轨迹就明白了。
不少沿海城市,来自海上的收入快占总收入的一半了。
关于投资,每人考虑的不一样。
有些事他不方便明说,就看陈江运的考虑了。
三四年投资四五亿建港口,他个人就能做到。
说没有经验,干两年不就有经验了。
拉上陈江运,更多的是考虑到他为人不错,至少对自己不错,给他一个机会而已。
陈江运说道:“我明白了,这个项目我干了,小易总,在这个项目中你想占多少股份?”
他这次是真的明白了。
易飞刚才说了,他不缺钱,缺的是运营港口的经验。
能给自己20%的股份就相当不错了。
他能拿到港口运营的手续,铁定是死赚钱的,在哪个国家地区都是。
能让自己分一杯羹已经是给自己天大的面子了。
堂叔住在他家里,已经表明上面对易飞的支持度。
飞来电子公司这一年的成绩别说国内,在国外都一片哗然。
易飞的项目,肯定会享有很高的优惠条件。
易飞说道:“那看陈总想要多少股份,如果以万运集团的名义,您最多占49%的股份,当然,您也可以用别人的名义在国内注册公司多占股份,但我不建议这样做,无论陈总是做房地产还是做矿产、海运,都需要和政府合作,最好不要留下污点,我是这样想的,政策范围之内,陈总占多少股份都行,剩下是我的。”
如是不是陈江远,他就自己做了。
人家大老远从港城跑来,又拿出五千万美金,总不能让他吃太大的亏。
他也不缺钱,想要多少股份都行。
陈江运说道:“那我就贪点心,占49%的股份。”
他能看得出,易飞并不在意占多少股份。
他的目标并不在港口上。
这让陈江远有些不明白。
如果说易飞是为了他的产品运输方便,他完全可以把工厂建在有港口的城市。
没必要非得守在临东。
仅仅因为临东是他故乡吗?
他看了地图也清楚,临东有个港口的重要性。
易飞说道:“可以,但我对港口建设提供不了多少技术支持,主要还得靠陈总,股份比例就按个方案分,出资比例我六,陈总四就成。”
他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也抽不出人。
这么大的项目,全交给陈江运来做,就算白送给他10%的股份也是应该的。
合作不需要斤斤计较。
“那可不行。”
陈江运说道:“出资比例自然按股份比例,合作没有按小易总的说法合作的,小易总放心,只要相关手续下来,我那边的资金、技术人员就能到位,项目就能启动。”
他有顾虑,不代表他没看到内地这十年的变化。
不代表他和陈家其它成员没有交流。
他不敢保证易飞说的十年之内,华夏要替代东南亚成为世界工厂能实现。
确实国外不少大公司表现出对华夏极大的兴趣。
一个拥有十亿以上人口的大国,永远不能被忽视。
和易飞共建共经营一个港口,也为他经营港口积累更多的经验。
为他的海运集团正式进军内地找打开一个突破口。
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
风险?
做生意哪能没有风险。
易飞绝对有能力把风险降到最低。
至于易飞的提议,想都不要想。
真那样的话,那和他就真的只有简单的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