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言,先王实乃守信君子,对达奚樱的嘱托信守承诺,确实未在枚儿夫人面前提及只字片语,他与枚儿夫人相敬如宾在南宫府邸度过了他们短暂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只是突如其来的春消息打破了平淡无奇的甜蜜,一日枚儿夫人喜忧参半的将自己身怀有孕告诉了先王,先王得知后兴奋之情自是不言而喻,喜悦过后凝重的思虑起来。
最后,带着庄重的神情寻求南宫国师的建议,只见先王带着王者不容置疑的语调严肃对南宫国师言道:“舅父,枚儿已有身孕,孤是时候带她回宫,予她名分了,孤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儿不明不白出世在宫外,更何况,孤总不能举家永远寄居舅父府邸,如此这般成何体统?恐天下人笑为不耻,该来的终究会来,何不坦然面对?”
南宫国师虽然觉得先王所言在理,但始终忐忑不安,放心不下,已料到枚儿夫人进宫必是危机四伏,隐患无穷,只是一国君王的子嗣宫外出生必将引来不必要的非议,因此,枚儿夫人进宫只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先王携身怀有孕的枚儿夫人入宫后,冷伦奸后面上流露着豁达贤惠,对枚儿夫人更是无微不至的体恤照顾,几乎到了殷勤相待的地步,只是先王不是老王,无论冷伦奸后如何的献媚奉承,先王对其总是一副形同陌路,敬而远之的态度。
枚儿夫人入宫一连数月,朝中一直处在静默状态,这种状态令人感到有种窒息的压抑,不得不令人怀疑一场浩劫正在暗流涌动,先王与枚儿夫人皆深有同感,他们每日头顶上好似笼罩着诡秘的恶云,好似有恶魔正悄然的为他们编织着无形巨网,先王心中忐忑却不敢明言,因为他不愿身怀六甲的爱妻忧思伤神,枚儿夫人早已与先王心意相通,明知先王的局促不安,亦不点破故作懵懂,唯恐辜负了夫君护她爱她的一番良苦用心。
又是数月过去,枚儿夫人顺利产下一对双生子,当先王安抚好产后虚弱的枚儿夫人后,亲昵的看护刚刚降世的两个儿子,只见先出世的男婴瘦弱不堪,后降生的男婴倒十分的壮实,再仔细端详,先出生的小王子从娘胎中戴着玉龙出生,细观玉龙晶莹剔透,造型独特。
此玉龙正是即墨族消失数百年的秘钥玉龙,玉龙再现先王暗自彷徨,他欣喜之余陡生悲凉。
先王深知玉龙再现,已预示国中浩劫将至,佩戴玉龙而生的瘦弱之子日后必是重任压肩,这注就是他的宿命,此子逃不开躲不掉,可他却先天不足,将如何撑得起振家救国的千斤重任,此刻他倍感同情这个身佩玉龙而来的小小人儿,因为此子同自己一样的无力与宿命抗争,一样的将承受使命傅予的无奈,同时先王深知玉龙再现,自己的大限将至,可他的爱妻枚儿能否躲过厄运的裹挟。
先王悲怆的神情虽然掩饰的极好,但依旧没能瞒过聪慧的达奚枚儿夫人,她窥视出先王用怜悯而苍凉的目光紧紧的盯着身佩玉龙出生婴孩许久,就已揣测出先王的心事。
果不其然,就在两位小王子刚刚出生十日,蛇王便蛊惑勾结起十余小番郡国起兵范境,扬言:只为清君侧,清除青楼狐媚迷惑君上乱政误国。
冷伦奸后暗中指使将国中军粮及百姓余粮悄然换成毒麦,不出数日,军中将士,国中百姓深受毒麦侵害蔓延大半,冷伦奸后趁势谣言:宫中狐媚当道,导致天遣疫病四起。
事实上,哪是疫病作怪,乃是毒麦所致,毒王借势鼓动朝中宗亲贵族联络佞臣以:“罢黜新政,恢复旧制”为由而发难先王。
三军将士在身中毒麦的病痛下,却还要奋力抵御外侵,足足肉搏血战十余天,先王与枚儿夫人不愿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更不愿见冷伦奸后用毒麦戕害国人性命,无奈之下与冷伦奸后妥协,只要蛇王退却外侵之敌,冷伦奸后解了国人毒疫,先王便携枚儿夫人及双生子一家四口自行投河殒命,以四人性命换取举国百姓安逸。
即墨龙宇太子殿下今已成年,老臣已将故国尘封多年的过往一一禀明殿下,身佩玉龙出世的小王子不是别人正是殿下,故而得名即墨龙宇,救命于水火的宿命本是殿下无力推脱的使命,逃不开躲不掉,老臣承望殿下时刻谨记国仇家恨;时刻铭记故国百姓正身处水深火热中等待殿下的救赎;时刻牢记今后不管遇到任何凶险劫难,需得三思而行。
若是日后殿下兄弟相认时,殿下需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即墨龙宙王子,切莫兄弟相残再起祸端。太子殿下,为师一死,世间便再无东方凝疑,今后只有故国太子,即墨龙宇,为师临终还有一言赠予殿下,望殿下谨记:
丑即美,美亦丑,
切莫恋美避丑。
宁重眼前人,莫迷幻中情。
不记其中意,恐做孤寡君。
切记!切切记!
最后,为师将亲手绘制的南宫俊钦国师的画像交于殿下妥善保存,日后双珠相汇之时,便是殿下兄弟相认之日。老臣东方晨钟叩拜!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