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你怎么确定?”李润居疑惑。
龙吟拾起手边的一封位于石床内壁底部的信。由于坍塌导致内壁有淅淅沥沥的水滴渗出,恰好将这封信浸湿大半,显露出信封后完整的暗纹图腾。
这图腾用红线勾勒,是一只双翅平展的金裳凤蝶,蝶翅上纹路繁复,龙吟认出,当时她从蜀王手里见的残纸图纹,正是这蝶翅上的一部分纹路。
龙吟将此图腾对折再横放,残余的蝶翅乍一看若山峦奇绝,白予墨和李润居的眼神俱紧。
“这是……”于牧和桃夭还不知所以。
“千绝峰。”白予墨语若寒冰,“这是千绝峰的印信。”
地穴一时死寂,落针可闻。
龙吟盯着眼前的半幅蝶翅,终于明白,千面公子当初能坠崖不死,不是因为被西僰人所救,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西僰人。说不定当时的崖壁上,便有如此一间悬室供他逃匿。
他若是西僰人,那么整个千绝峰上下便都可能是西僰人。恐怕,千绝峰便是西僰人在中原的据地,收集情资研判局势,静待能出手的机会。无论武林还是朝堂,都是其复国大局的棋子。
思及此,龙吟耳边响起五年前,在登千绝峰的途中,养父龙长勋问她的一个问题:千绝峰作为一个百年门派,千面公子更是一个活了一百三十岁的老人,若是想挑拨武林,何必等到几年前才动手?
那时她没有答上来,如今她终于找到了答案。
本朝自太宗开国至今,正好一百三十余年。王朝初定时,海清河晏、八方来仪,但近十几年各地民怨渐起,更有倭寇安南屡屡生事,显然朝廷已有衰微迹象。所以,西僰人看到了可乘之机。
千面公子挑拨中原武林,目的就是为了引发武林震荡,群雄讨伐千绝峰。让多疑的圣上看见江湖集结之后的庞大势力,从此埋下一颗猜忌的种子。
事实证明,这招很是成功。自千绝峰覆灭后,五年间朝廷下达诸多限武禁令,一道比一道严苛,半年前,圣上更是集结数万大军攻打燕影门。
曾召集群雄的江湖第一大门派,被朝廷的铁蹄一夜倾覆。门中弟子四散奔逃,掌门黄予亥更是被下全国通缉,之后便销声匿迹。
“黄予亥?”桃夭听着龙吟讲述这段江湖旧闻,忽然意识到她见过这个名字,于是又从方才拆过的一堆密信里,找到了一封看过的信件,指着其落款询问龙吟:“是不是这三个字?”
龙吟刚要去拿,白予墨抢过信件,双眸一扫,“刺客营统领”五个字便跳入眼帘,随即冷笑道:“呵,好大喜功的败类,果然不干一点好事。”
“黄予亥……白予墨……”于牧嘴里碎碎念道,“大师父,他是你师兄?”
白予墨狠狠瞪了他一眼:“人现在是西僰刺客营统领,我可不敢跟人沾亲带故。”
燕影门的恩怨,在场除了李润居以外,其余人并不甚清楚。当年,白予墨的师父年事已高,打算从“予”字辈中挑出下一任掌门。其中呼声很高的是白予墨的三师姐柳予兰,她武功造诣最高,深得喜怒两辈的师公师叔喜爱。
但到最后揭晓结果时,掌门定为了黄予亥。只因燕影门男子居多,而黄予亥又是个会用酒色财气笼络人心的主,在师兄弟们身上下了不少功夫,让他们纷纷给师父进言。
白予墨的师父思来想去,认为燕影门的未来终究是属于晚辈的,须挑一个晚辈们中意的人当掌门才好,最后便定下了黄予亥,这个晚辈中呼声最高的人。但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个人,把燕影门的未来都赔了进去。
闻言,窟内众人皆是沉默,为江湖第一大门派的覆灭唏嘘。
龙吟盯着信纸上的“刺客营统领”几个字,忽然想起,萧尧画舫着火时,她与白予墨在巷子里交手过的黑影。
“还记得画舫着火那晚,我们交手的人吗?”龙吟问向白予墨,“应该便是追随黄予亥投效西僰人的燕影门弟子。”
白予墨冷笑一声,讥道:“你一个急着死了去投胎的人,还关心杀萧尧的凶手做什么?”
听她一语,龙吟微愣,知她是在讥嘲自己方才的冲动之举,脸不自觉地红了。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正觉尴尬时,于牧磕磕绊绊的念信声打破了她的窘境。
“毒……成,六……城?”于牧举着手里的密信念道。
“你个文盲念些撒子!”桃夭嫌弃地从他手里夺过密信,只一扫便吓得目瞪面白。
“怎么了?”龙吟问道。
桃夭一字一顿地念到:“尸毒已成,可于六月攻城。”
众人惊然,寂若死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