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弟子见三个官老爷中,最年轻的也已是不惑之年,又皆非武艺高强之辈,不欲与他们正面交手,便抬手欲断墙头竹梯。
然剑锋斩势刚起,墙下箭镞便破空而来,正是米漳平和严双卿所发,眼中尽是决绝毅然。
墙上弟子未料他们三个老头武艺不高,动手竟毫不含糊,刹那便将弩箭齐刷刷朝向吴既明三人。
此时,林妩已被许清也搀扶着立于墙头,指挥着此番攻防。她方才与吕宗炎相斗伤得不轻,后虽被许清也所助,却仍不顾伤口奋战了一刻钟,待掌握了局势,才稍作松缓。见胜负已定吴既明却还要做必输抵抗,林妩不禁朗声警告道:“吴大人,若您再进一步,便休怪我等刀剑无眼了。”
吴既明对她的话置若罔闻,继续走向那架竹梯,米漳平和严双卿亦决然地护在他两侧。
墙上剑锋再举,又欲毁梯,米漳平和严双卿同时扣动机扩。
嗖嗖数下破风声,双向箭镞于雨中交错。
米漳平和严双卿射出的箭枝被弟子挥剑挡开,墙上弟子射出的箭镞无一虚发,纷纷扎入吴既明、米漳平和严双卿三人的肩、膝、腕,弩刀落地,跪膝入水。
然吴既明纵使跪地,仍双眸坚毅不减,上身直如松柏。年迈而布满皱纹的脸,若戈壁石于雨中挺立,竟缓缓抬起中箭的右掌至嘴边,口衔箭枝将箭镞拔出。
墙上弟子墙下伤兵,皆为此举所撼,一时惊然死寂,天地间唯余风雨茫茫。
被拔箭镞的右掌血洞汩汩,但吴既明似浑然不知痛般,继续用此血掌一一拔掉左腿和右膝上的箭枝。
他苍老的身躯颤颤巍巍地重新站立,其肩身上还扎着数支箭枝,他皆漠然置之,若崖上孤松,虽风雨飘摇,但屹立不倒。
扑跪雨中的米漳平和严双卿被其气概所感,也学着吴既明的样子,忍痛拔箭,咬牙起身。
林妩盯着吴既明跛行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之前数月,她还厌其是个事事精明步步计较的官场油子,如今却因其英雄气心生敬重。他的确有未泯的豪义心肠,也难怪龙吟会尝试劝降他。若易时易地,吴既明或许真能成峨眉派的座上宾。然此时龙吟生死未明,她与许清也便只有一个任务——守住王府。
思及此,当吴既明满是鲜血的手扶上竹梯时,林妩厉声下令:“砍梯!放箭!”
众弟子方才从对吴既明的震撼钦佩中回过神来,纷纷举起兵器。
竹破声起,长梯断做两截,吴既明与竹梯一同跌入雨中,溅起水花无数。同时,米漳平和严双卿再度被数箭穿透腿臂,接连倒于水中。
夜雨瓢泼,似一床被褥,浇灭了府墙内外的火把,盖住了所有伤兵的痛吟,也遮蔽了吴既明苍老的眼帘。
他躺于雨泊,流血的双臂再度撑起上身,还欲站起。
但林妩不再给他机会,因她已发现,吴既明的百折不屈似也给了东华街上倒地伤兵鼓舞。本已被伤得无力再战的官兵们,开始蠢蠢欲动,咬牙呻吟地想再直起身子。
只有吴既明倒地不起,才能为王府争得一夜安宁。
“放箭!”
林妩一声令下,又有数发弩箭射出。穿透欲起身的伤兵腿脚,也扎穿了吴既明撑起上身的双臂。
吴既明再度扑倒入水,其志仍未消,还在尝试直起身子。可这一回,他千疮百孔的双臂再也无法撑起他的身躯,他若溺水之人般奋力扑腾数下,终力竭倒地,任雨水横流,冲走他身上不断涌出的鲜血。
或许,该命止于此了罢。吴既明望着天地苍茫作如是想。
林妩望着地上挣扎无力的吴既明,神色沉凝抱拳施礼,许清也和其余弟子亦纷纷向吴既明施礼。
府墙内外静默一片,唯有雨声不歇。
忽然,一阵急促的哒哒声隐约传来,似马蹄疾驰。
立于墙头的林妩、许清也和众弟子纷纷警觉望去,奈何雨夜墨黑火把湿透,无人能穿雨视物。
待得马蹄清晰,亦响起一声粗犷嘹亮的高喝:“吴大人,郑琥来迟!”
吴既明循声望去,穿过雨幕隐约可见郑琥策马急奔,更见其身后还有一片模糊人影。
墙上的林妩、许清也和众弟子此时已惊然失色,位于高处的他们已经看清,那黑压压的一片是披甲精兵!
原来,三个时辰前,郑琥被吴既明派去调查吕宗炎、米漳平和严双卿三人。本想顺藤摸瓜,查清龙吟暗藏于三人身边的桩子,但一个时辰过去一无所获。
是两手空空回去复命,还是另寻其他手段掌握此战的主动,郑琥选择了后者。只因这一路下来,他早看不惯吴既明过于稳妥的行事风格。在吴既明的布策里,需要先查明府内布防情况,再商议定下完整攻府策略,接着核算所需的兵力人数,最后再将确切要用的兵力数报给城外都指挥使大营,请求调兵。
这一系列周全而繁琐的安排,皆是因为本朝对兵权的把控极其严格,分掌一地兵马的都指挥使直接听命于圣上。所以吴既明才诸多顾虑,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增兵,若要增兵必步步稳妥,生怕被都指挥使抓住错误,成为日后把柄徒增事端。
但在郑琥看来,若他们还想有日后,今日之事便需急事特办,若还像往常那般三思后行,必会被龙吟牵着鼻子走。
所以,他在查三人身边暗桩无果后,便径直出城去了驻军营地,闯了都指挥使的营帐,要求调兵五千。在他看来,目下虽对王府内具体有多少弟子尚不得知,但几个同知反复推演过,应不超过两千人。城外护兵武艺本就比城内普通城防兵强上数倍,若再辅以成倍人数,必会叫府内这帮青城峨嵋弟子束手就擒。
一城护兵总数不过一万,都指挥使一次可自由调动的人数也只五千人,郑琥一来便如此狮子大开口,只让都指挥使觉得他疯了。但王府今日接二连三的出事,都指挥使虽在城外军营,亦有所耳闻,故同意给两千兵力,其中有精锐五百,随郑琥入城。
人数远不及预期,可对此时的东华门街来说,已是雪中送炭。
雨瀑中赶来的增兵,身披乌色精甲,雨溅幽黯银光,恍若地府阎兵,看得林妩倒吸凉气,惶急大喝:“戒备!”
她话音未落,一轮火日便破雨袭来,竟是一枚红衣大炮!众弟子面色大变,闪身下墙寻掩蔽之所,但已稍迟。
轰隆几声巨响,伴着弟子们的惨嚎,三丈高墙遽然倾塌,乌甲士兵若洪水决堤,奔涌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