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军与公孙瓒军隔着磐河对峙,河上架起了一座大桥,公孙瓒策马上了桥,“袁绍,快出来!用三寸不烂之舌夺取冀州的诈骗犯!无耻卑鄙之徒!”
袁绍听了他的话,似乎没有置若罔闻,立刻让他骑马到桥上。
“公孙瓒说什么?韩馥将冀州拱手让给了袁绍,主要是挑起了无用的战事,觉得自己无能,才把冀州让给了袁绍。”
“袁绍,就算你巧舌如簧迷惑世人,我公孙瓒也不会被骗的。现在想想,我为你为反董卓联军盟主感到很惭愧。原来,韩馥是通融你的军粮之类的吧,甚至是发誓要让刘虞先生继位的同志,把那位先生赶出去不觉得羞耻吗?盟主果然应该是袁术大人的。”
“什么……到底是谁啊?他要抓住那个满嘴胡言乱语的家伙,把他拉到我面前。”袁绍听了,还不如让关系不好的袁术当盟主来得好,气上了头。
命令抓捕公孙瓒,最近,加入麾下的曲义策马飞奔到桥上。
看到袁绍的手下来了,公孙瓒对自己的先锋大将说,“迎击,严纲!”
“是!”先锋将领策马飞奔而来。
两将在桥上交锋,剑拔弩张,袁绍等人见二人作战,便返回自己的阵营。起初大家都认为双方势均力敌,但严纲慢慢地开始防御,不久,因无法抵挡曲义的攻击而被砍倒。
“不,是谁?把他杀了!”公孙瓒看到先锋之将被打败,非常懊恼,但他立即下令讨伐曲义。
“那么,我来”对公孙瓒说这句话的人身长八尺,浓眉大眼,脸孔宽阔,下巴重叠,没有胡须,威风凛凛,年龄只有二十多岁,可以说还很年轻。
此人名叫赵云,字子龙。他出生于冀州常山郡真定县。赵云对突然更换州牧感到疑惑时,看到公孙瓒的布告后义愤填膺,在故乡联合官民组成了义勇军,并率领义勇军来到公孙瓒手下。
虽然他率领的兵马只有三千,但看到冀州的百姓仰慕自己,他非常高兴,热情款待了赵云等人。公孙瓒一见赵云,便视其为非凡之人,将他放在自己身边。
“嗯,去吧,赵云。”公孙瓒想看看赵云的本事,于是命人讨伐曲义。
“是!”赵云听从命令,骑着白马奔向曲义手下。
“来,一决胜负!”
看到赵云迎面而来,曲义立刻策马飞奔。
曲义出身凉州,凉州是战乱不断的地方,因此曲义对自己的武勇很有自信。但他那自傲的武勇在赵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赵云的马比想象的要快,连摆好武器的时间都没有。在赵云的一击之下,曲义没能发挥武勇就被杀了。
“敌将曲义,由我赵云来讨伐!”赵云高举长矛大声喊叫。
公孙瓒军听后欢呼起来,袁绍军反而胆战心惊。
“这是个好机会,进攻吧!”看到袁绍军害怕,公孙瓒命令全军进攻,公孙瓒军奉其命令开始冲锋,先锋是赵云。
阳光照耀下,白马的鬓发银光闪闪,随风摇曳。从马上射出的枪击确实能制服士兵,勇猛地冲向敌阵,使公孙瓒军为之振奋。
袁绍军也想挽回公孙瓒军的气势,但由于冀州刚刚得手,士兵们还不能完全跟随袁绍。
由于黄公良和文丑的奋战,总算避免了毁灭。
由于防守顽强,公孙瓒认为不能马上攻下,便率兵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