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这样的青枣从哪里弄来的?”
老婆婆轻轻的咳了一声,望着萧星手里的青枣出了神。
“这是我阿爸从别处带回来,种在我家后山的。”
萧星睁着一双大眼,眼不跳,心不慌的撒着谎。
“你这还多吗?能否卖我一些?我家媳妇刚刚生了孩子,身体虚的很,这青枣虽不如红枣,可也补血不是吗?”
“这……阿婆,其实我今日赶集就是为了卖掉这些红枣的。”
萧星将手伸入背篓之中,靠着背篓遮挡的视线,从芥子中取出两斤红枣。
老婆婆看到萧星打开一个蛇皮袋子,里面装了不少的红枣,脸上泛着惊喜,连连问萧星可不可以卖给她。
“卖也成,换东西也成。”萧星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说着。
老婆婆的表情立刻就兴奋了,又往她身前凑了凑。
“你打算怎么卖?”
这几年大灾,食不果腹,而他们这边更是蔬菜水果极度短缺。像这种稀罕物,根本不会有人拿出来卖,何况还是这么多。
当然萧星根本没有想那么多的,也是她的运气很好,如果遇上的是什么坏人的话,足够让她陷入危险之境了。
萧星不太知道现在的物价,可也不想被坑了,故作深沉的开了口。
“两斤红枣你全都要吗?”
“我全要。”老婆婆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
“行,那你老人家开个价吧,我看着价格好,我就给你了。”萧星心想,她也不知行情,只能让老婆婆开个价格了。
老婆婆竟然纠结了好半晌,“我给你两毛钱!”
“这……”
“闺女,两毛钱不少了。”老婆婆看到她似乎不太乐意,赶紧游说着。
“两毛钱可以买到一斤玉米面了。”
萧星可不是傻子,虽然嘴上没说啥,心里却明镜一样。
“行,阿婆,那就成交。”
“闺女,以后要是你还有红枣,可以直接拿到绿水村来找我。”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着,虽然觉得也不太可能的事儿。
萧星突然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对老婆婆说,“我家还有鸡蛋,不知道阿婆要不要?”
老婆婆一听,两眼冒着精光,“当真?”
萧星点头,“真的,你要我就给你送来。”
“行,这下我家那媳妇坐月子就不会亏身子了,闺女,你家有多少?你看你啥时候送过来?”
老婆婆一心念叨着她那刚刚生完孩子的媳妇,让萧星有点感动。
若是当初她的婆婆就这么阿婆一半好,她就知足了。
“有五、六斤,明天吧,我背篓里还有些凉菜,我需要把它拿去卖了,再换掉粮食,给我的弟弟妹妹。”
“行,你明天给我送两斤来,我给五块钱,你看行不?”
五块钱,萧星在心里打鼓,去年她家鸡蛋才卖两块一斤,今年就涨到了两块五,这鸡蛋的行情看来不错嘛。
“闺女,五块钱价格不错了,一斤都要两块五了。”
老婆婆见萧星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又一次游说着她。
“好嘛,好嘛,咱们都做过一次生意了,我就信你了。”
“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哈,我家住绿水村二组,门口有棵梨树就是我家。”
“梨树?”
“放心,二组上就我家门口有颗梨树,好找的很。”
老婆婆一边说着,一边收拾着东西,跟萧星说好之后,就念叨着今天不需要再跑镇上一趟了,直接就返回原路回屋去了。
萧星看着她逐渐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后,才背着背篓朝镇上走去。
口袋里揣着两毛钱,让萧星的心里有了一丝底气。
刚刚爬过山头,就遇到一个牛拉板车的大爷,大爷见她一个姑娘家,便心好的要捎他一段。
大爷挺健谈,告诉了萧星许多事,让她对这个年代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在村里所有村民分大队,然后每个人都是靠着工分分粮,分物,而她们就属于鹤鸣村的十一大队。
想要买啥一般都是要到镇上的供销社。
以前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买鞋要鞋票,但凡是能买的东西全都要票。
自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包产到户之后,用票的地方就越来越少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直接用钱了。
钱和票萧星都是没有的,不过大爷告诉她,除了买之外还可以以物换物。
两人聊着聊着就到了镇子的入口。
萧星跟大爷道谢之后,从牛车上跳了下来。
本以为三宝镇会比央溪镇要繁华一些,但是进来之后她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依旧是随处可见的土坯房,街道比央溪镇的街道更加窄。
央溪镇面靠江,而三宝镇在一个山顶之上,山风呼呼吹过,脸上被刮得生疼生疼的。
漫无目的的走了一会儿,找了一个犄角旮旯坐下来。
她从背篓里取出凉菜和一筐鸡蛋。
她从老婆婆的语气中判断出,鸡蛋应该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好东西了,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刚刚把摊子支起来,远远的就走来一个烫着钢丝头的中年妇女,身穿黑色呢子外套,挎着一个编制篮子,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鞋,在石板上走起来咵咵直响。
女人走到萧星的摊子面前,随手拿起一颗鸡蛋,“哎哟,鸡蛋哟,来这破地方多少天了,都没见人卖鸡蛋,今天总算让我遇到了。”
“丫头,这鸡蛋咋个卖?”
萧星抬头朝那个打扮时髦的女人笑了笑,心想着,村里面的女人穿的都还是花棉袄,只有你居然穿着一件呢子外套,这衣服就算是放在她前世,那也是女人衣柜里永远的单品。
“三块钱一斤。”
萧星心想,不宰你,我宰谁去。
“三块钱一斤?价格开的有些高哦,你这丫头,心眼子不但多,还挺坏的。”
“这两天收成不好,多数的人家都留着自己吃都不够,哪还有卖的?你不买就算了,又不是没得人买?”
萧星心里有些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把价格开得太高了,但是嘴上还是不饶人,底气一定要看起来很足。
“那你这有几斤?”
女子一边问,一边自顾自的数着。
“我这有五斤左右,正好一筐,你全要么?”
虽然萧星早就秤过了,但是现在还是从隔壁摆摊的人那里借了一个秤,秤了下,不多不少,除去筐正好五斤二两。
“三五十五,都要十五块钱了,二两要六毛。”
女人扳着手指头算着。
萧星一惊,看来遇到个有文化的人了。
“好嘛,那我就全要了。”
女人也不多说,从呢子外套里面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袋子,从里面数了一张十块的,一张五块的,一个五毛,一个一毛放在了萧星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