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是……”
李善长见朱元璋收到信后眉头紧蹙,但却什么都没说。
要知道,以往有什么大事,皇上都是会找他商量一下,问问他的意见。
这也是他身为臣子的责任啊。
“善长,咱待你如何?”朱元璋反问。
“皇上重情重义,待臣如兄弟一般。”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你心中可曾有什么不满?”朱元璋又问。
他想不明白,明明是一起摸爬滚打来的,怎么就对他有了异心。
要说胡惟庸是一人之下的权利令他昏了头,居功自傲,那李善长呢?
“臣惶恐!”朱元璋这么一问,吓得李善长直接跪在了地上。
李善长心思细腻善于琢磨。
皇上平白无故问出这样的话,定是朝中有什么事情了。
沈乾忙活的差不多了,见村长和书记不在,便出来找他们。
哪知道一出门就看见书记跪在了地上,而村长背着手似乎不怒自威。
这算什么事啊!
男儿膝下有黄金,书记怎么给村长跪下了!
“李书记?村长?”沈乾赶紧上前,“你们有什么矛盾都好说,这是做什么?”
说着伸手要去扶李善长起来。
李善长还有些不敢起身,毕竟行礼,除了皇上能够免礼,其他人都说了不算。
他诚惶诚恐的看了一眼朱元璋,见朱元璋默认,便任由沈乾扶他起身。
“先生,您别多想。”李善长解释道。
“李书记,你跪在这干嘛?难不成是有什么事情求村长?有困难你就直接说,不必如此。”
沈乾想不到什么理由。
八成是李书记有什么事情要求村长,村长不答应。
总不能是拜早年行大礼吧!
“是啊!咱也是这么跟书记说的,哪成想这就跪下了。”朱元璋干脆顺着沈乾的话说。
好嘛,压力给到李善长这边。
身为臣子,就是要为皇上排忧解难!
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我……”李善长开始绞尽脑汁,撒谎这事他还真不怎么熟练。
既要瞒过仙人,又要合理解释,还要保全皇上。
“你但说无妨。”朱元璋倒是撇的干净。
“没关系,有我在,我肯定会帮忙的。”沈乾也一脸热心的看着他。
“我想先生为朱家村做了这么多,我却什么的帮不上。深感内疚,我愧对我的身份啊!”李善长话里有话,也是说给朱元璋听得。
“对对对,他太愧疚了,愧疚着愧疚着,就跪下了!”朱元璋舒了口气。
愧疚,就给村长跪下了?
感觉哪里有些奇怪。
“不必如此!李书记,你能有这份心,村民们一定很感动!”
沈乾想不到这朱家村的人还真是情深义重,都能因为愧疚的跪下了。
都说村子里的人比较朴华无实,老实善良,如今一看还真是啊。
“先生您不是做饭呢吗,怎么出来了?”朱元璋赶紧转移话题,生怕沈乾看出来什么漏洞。
“我做好了,找你们一起吃饭。”
“那快走吧,一会凉了。”
朱元璋和李善长落座,席上还有主标。
他们看着眼前锅里咕嘟咕嘟翻涌的汤水,好奇又疑惑。
不是说做饭吗?怎么只是架了个锅,菜和肉也都是生的。
“先生,这,如何食用?”朱标举着筷子不知道往哪下。
只见沈乾拿起一盘肉片,直接倒进了锅里。
翻腾的水花吞噬了肉片,又将它们翻出来,肉香四溢。
“这就是火锅。等水开的时候,把菜啊肉啊都在里面涮一下,然后蘸着酱料吃。”
沈乾夹起一片肉,在自己的碗里沾上酱料,送 入了口中。
啊!好吃!
虽然跟城市里的火锅有些区别,但也令他想起来从前的日子,好怀念!
“这好像咱之前在军队吃的大锅饭,也是一大锅什么都有。”朱元璋也学着沈乾的样子吃。
只不过大锅饭是混在一起煮,就着米饭吃。
这样即煮即食,蘸酱料的吃法还是第一次。
不过如此简易却又好吃的吃法,倒是可以普及。也给军营里的士兵们试试。
“老朱你还当过兵?”沈乾问。
怪不得这村长看起来身强力壮,原来是有底子。
“啊,都是以前的事情。”朱元璋找补道。
“我也试试!”朱标也夹起一片肉。
肉汁混着酱料,带着一点灼热的温度入口,好特别的味道!
“好吃啊!”众人感叹。
“这酱料可是我的独家秘方,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沈乾见大家吃的开心,心里也颇为满足。
他的职责,就是要让朱家村的每一个人,都这么开心。
要让朱家村的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这一顿火锅吃的热气蒸腾,饭后的每个人似乎都还意犹未尽,但已经撑的吃不下了。
“李书记,你去外面召集一下村民,告诉他们火锅的做法,让他们也尝一尝吧。”朱元璋吩咐道。
朱元璋并不会因为这一顿美食,便忘了先前的烦心事。
因此他支开了李善长,只留下朱标。
“先生,历史上,明太 祖是如何惩治胡惟庸的呢?”
朱元璋想知道,未来的他是怎么做的。
“外国进贡,胡惟庸等人故意知情不报。宦官见到了就给举报了,明太 祖就责令中书省臣。
胡惟庸他们踢皮球,又将责任归咎到了礼部,礼部又反过来说中书省。
明太 祖就更生气了,下令把各臣官僚全都收押,势要找出那个为首的人。这个时候胡惟庸就已经被判罪了。
后来,跟胡惟庸一伙的涂节觉得事情要搞不成了,告发胡惟庸,明太 祖这才下令诛杀。”
沈乾又开始了他的历史小课堂,反正吃完饭闲来无事,给朱家村的人讲讲他们先祖的历史也不错。
“如此听来,胡惟庸搅得朝堂一番浑水,牵连了不少人啊。”朱标说。
“呸!这胡惟庸还真是反了天了,就该就地正法!”朱元璋气的狠狠啐了一口。
“胡惟庸有罪。在他死后,明太 祖又得知李善长与胡惟庸有勾结。
明太 祖大发雷霆,肃清逆党,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
还写了一份《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此案株连蔓引,甚至好几年之后,还没有清除干净。
可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
朱元璋陷入了沉默,没想到仅仅一个胡惟庸,就令他朝堂大乱,甚至数年后都还有余波。
想必他当时也是被气昏了脑袋,才牵连那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