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嘛……”
施墨白心里一下犯了难。
就目前的推理来说,是朱游搞鬼的可能性最大,但在拿到确凿证据之前,她不愿贸然点名。更何况朱游之前还是康凯的下属。
于是她只说:“具体是谁发的还不确定,还得再收集些证据。”
康凯却摆了摆手。
“不知道算了。其实我是想提醒你,这种事不必多浪费时间,你从业经历长了就知道,类似的黑稿太多了。我前阵和一个上市公司老板吃饭,他说这种小作文他每周都会收到,早就形成产业链了,你要是较真去追,只是白费精力。”
施墨白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她心想,对于这件事,康凯和景非渊的态度倒是出奇一致。
“好了,不说这个了。”康凯看她一眼,“你还剩多少时间在投后?”
“还有一个月零三个工作日。”
“算得挺精准啊。”他笑了,“我刚才跟马总打过招呼,你今天就回来吧。事情基本解决,投资经理的精力宝贵,应该用在价值创造上。”
施墨白顿时瞪大了眼睛:“您的意思是……我可以提前回投资部?”
“对,今年投资任务很重,咱们组的人都在外面跑项目,你能力这么强,当然应该贡献一份力。”
她简直太激动了:“好的康总!”
“而且……”康凯顿了顿,“你只有尽快回来,才能赶上这次升职调级。”
施墨白简直乐开了花:“谢谢康总!我以后一定加倍努力工作!”
康凯却又给她提了个醒:“升VP后,就要背投资指标了。小施,你现在手头的项目,有没有能赶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投资的?”
施墨白认真答:“目前我两个项目的确定性很大。一个就是我最近做投后的非策生物,他们的KTL技术很有前景。另一个是高锐科技,也就是刚才提到的上游设备商。具体来说,他们的优势在于……”
康凯一边听她汇报,一边摩挲着腕上的手表,低调内敛的黑金色长方形表盘,搭配巴顿时标,透着一种沉稳与克制。
他随意翻转着表盘,露出另一面繁复精美的镶钻表盘。随后,打断了她的滔滔不绝。
“非策就是个小biotech,没有稀缺性,市场上一抓一大把。风险高,收益不确定,跟玩俄罗斯轮盘赌没什么差别,不值得多费心思。”
施墨白顿时心里一凉,一时不知该怎么继续。
幸好康凯又说:“我听下来,高锐科技倒是不错。这个赛道虽然玩家多,但能走通高端路线的却凤毛麟角,只是听说他们的投资份额抢得很凶。小施,你有把握能拿到么?”
“把握比较大。”施墨白很有信心,“我前几天刚见过高总,和他谈得挺愉快。”
康凯点头:“盯紧点,高锐科技有潜力成为明星项目。假如高端自主研发这条路能走通,再加上资本助力后续的并购整合,快速扩充产品线,有希望对标全球龙头TMO。”
施墨白心里了然。
TMO可是万亿市值的国际巨头,而国内与之相比同量级的公司却几乎没有。
既然没有,那投资想象力便是最大的。
至于这到底是不是一场蚍蜉撼树式的妄想,并不是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
她连连点头:“我同意,我感觉高总这人做事踏实,又有冲劲,还具有全球化视野,公司前景值得期待。”
她顿了顿,见康凯此时心情愉悦,又试探着开口:“其实,非策生物的技术也很有前景,丑闻也都澄清了……”
康凯手一扬,直接打断了她:“丑闻澄不澄清不是重点,重点是对公司核心技术潜力的判断。”
施墨白有点着急:“可是他们在胰腺癌末线治疗领域有重大突破!胰腺癌可是癌症之王……”
康凯却再次打断。
“胰腺癌虽然死亡率高,但每年新增病例才10万出头,晚期患者人数就更少了,跟每年百万人发病的肺癌比起来,市场空间太小。”
他的语气不疾不徐,像老师在耐心点拨自己的得意门生:“我问你,胰腺癌死亡率这么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施墨白咬了咬唇,答:“因为早期诊断率不到5%。”
“所以从投资角度来说,胰腺癌相关的早诊公司才是一门好生意。”康凯直接给出结论。
“小施,你想想,如果你是一个患者,比「晚发现晚治疗」更好的,难道不是「早发现早切除」?只要早诊率上去,末线患者就会越来越少,药的市场空间也会不断萎缩。”
施墨白沉默了。
虽然她清楚康凯的话里有矛盾,但此时此刻,跟老板进行逻辑辩论并没有意义。
“小施,你是我最看好的低年资投资经理之一,才工作三年,能力就已经赶得上Dlevel的员工了,否则我也不会把你的名字写进今年的升职名单里。”
康凯又教导:“眼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在精品项目上。与其浪费时间在前景不明的biotech上,不如去挖掘一些在早诊技术上有突破的公司。”
“可是,非策的IIT数据……”
“现在才到IIT阶段,也就是连正式的IND都还没申报,对吧?”
“是的,不过……”
“老实说,非策这个速度,已经比我预想中慢了太多。”康凯沉了声音,“即便他们在四年前很有希望,现在也已经不成气候了。”
施墨白无言以对,只好低了低头,咬紧了嘴唇。
康凯见她这样,松了语气。
“小施,你要看到市场的变化。四年前我投资非策时,环境和现在不同。那时我们还会布局一些早期项目,可现在基金规模都破千亿了,这种小项目才能投几个钱?”
他循循善诱:“作为你的领导,我需要管理投资经理的精力分配,比如现在。你耗费比一般项目多几倍的时间去研究非策的创新技术,最后也就投个几千万,投资任务怎么完成?而且我刚才也说了,胰腺癌市场太小……”
“不只是在胰腺癌领域……”
施墨白在被打断N次后,终于重新抬头。
“非策的KTL技术在适应症拓展方面的潜力很大,如果能走通这条路,一定是一片巨大的蓝海。”
适应症拓展带来的想象力,显然远超单一的胰腺癌末线治疗。
只是,如果要启动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以非策目前的资金储备来说,远远不够。
这也是施墨白急于在当下推动融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康凯微微抬眼,见她一脸坚决,沉吟了几秒,问:“有这方面的数据么?”
“目前只有动物数据,没有临床数据。非策打算借年底FSCO会议时开展融资,等新资金到位后再开展拓适应症的临床研究。”
康凯瞬间皱了眉:“细胞疗法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的差距,可是比普通药物大得多!光有动物数据有什么用?你连这都不明白么?”
施墨白据理力争:“但动物实验毕竟是概念验证的第一步,更何况我在调研过那么多公司后,他们是唯一让我觉得有希望将理论落地的公司!”
她顿了顿,意识到刚才自己语气太硬,赶紧重新软了声音。
“康总,您应该清楚,一旦公司有了临床数据支撑,估值必然会暴涨,我们能抢到的投资份额也会变小,这样一来,投资回报率也会大幅下降。”
她说完后,紧盯着康凯脸上一丝一毫的细微表情变化——
因为他接下来的一句话,将直接决定项目的生死。
康凯一时没有表态,转头望向了窗外。
施墨白顺着他的目光也看向窗外。
这里视野绝佳,窗外的东方明珠宛如点缀在美人胸前的稀世珍宝,可她却无暇欣赏美景。
房间的隔音极好,空气凝固了整整一分钟,施墨白几乎只能听见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
她生怕自己嘈杂的心跳干扰康凯思考,尽力屏住呼吸,左手不自觉地攥紧西装裙的一角,压制着内心的不安。
“嗯……”
康凯像是被她说动了,终于说:“如果非策真有你说得那么好,也不是完全不能考虑。”
“太好了!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施墨白的声音激动到颤抖。
又满心期待地说:“两周后的技术讨论会,我把非策生物和高锐科技两个项目同时推进,您看可以吗?”
这时,康凯的手机忽然响了。
他拿起手机查看信息,一边说:“等FSCO大会上听听他们的具体数据再说。对了,今天下午正好有一场GSE大会邀请我参加,你去替我出席一下。”
“GSE大会?”施墨白一时没反应过来,“您是指……那个环保主题的国际会议?”
她对GSE了解不多,印象中这类会议似乎更偏向于大型集团企业,尤其是对碳排放和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制造业,她过往调研药企时很少谈论这一块。
毕竟都是些还需要融资续命的公司,哪有闲钱和精力去搞什么GSE?
尤其是近几年,一个个连对赌业绩都完不成,就更没心情管这些了。
康凯点了点头:“对,我把地址发你了。杉瓴毕竟是一家有市场影响力的基金,也得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现场会有很多有头有脸的人参会,你和他们搞好关系,也有助于维护基金的公关形象。”
“好的康总。”施墨白点点头,忽然又想起什么,迟疑地说,“那这次……我不用替您上台发言吧?”
“不用。”康凯挑眉看她,“怎么,还挺怀念上次上台的感觉?”
“没有没有!哈哈……”她干笑两声,“那我现在就去GSE,康总再见!”
一出办公室的门,施墨白就撞上了程吉探究的目光。
程吉刚要开口打听,她就远远跑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进了电梯,连连按下关门键。
电梯里,她笑得嘴角难压,迫不及待发消息给郁杉。
「施墨白:没想到你的嘴这么灵!康总要我今天回投资部!而且升职有望,投资也有望!杉,你可真是我的小福星!」
郁杉作为律师,消息向来秒回。
「郁杉:我说的吧!请我吃大餐!」
「施墨白:没问题!这周五晚老规矩,体育馆见!」
从电梯出来,她高兴得在走廊里原地转了一圈。想了想,又点开了景非渊的绿巨人头像。
「施墨白:我有好消息!」
隔了一会儿,还没收到回复,她又补发了一条。
「施墨白:在忙吗?也不是什么特别着急的事。」
「景非渊:正在测试高锐科技的设备,稍后聊?」
「施墨白:好,你先忙。」
她脚步轻快,几乎是蹦着走进投后办公室,开始收拾东西。
本来就没打算久留,她桌上只有电脑和咖啡杯,一秒收拾完毕。
不过桌子底下就没那么简单了——一双平底鞋、两双运动鞋、还有两双高跟鞋,活像只多脚蜈蚣的地盘。
还好今天背的包够大。她一股脑儿把所有鞋都塞进包里,蹑手蹑脚离开了。
今年的GSE国际会议是在外滩黄金地段的旧市政大楼举办。
那里曾是上海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近年修缮后重焕生机,红砖拱形门廊搭配巨大的罗马柱,错落有致,中央还有大片不吝笔墨的景观庭院,古典与现代交融,韵味十足。
施墨白以前路过这儿很多次,但今天还是头一回进来。
当她顺着会场醒目的标识踏进大厅时,赫然发现地上居然还铺了厚厚的红毯,这才意识到此次会议的规格居然如此之高。
于是顾不上细赏大楼精致的细节,赶紧钻进卫生间,把脚上的平底鞋换成更体面的高跟鞋,这才推门进了会场。
GSE会议今天上午就开始了,全球直播的开幕式已经结束,下午是嘉宾发言时间。
会场非常之大。她来得晚,挎包站在最后,眼神四下游走,试图搜寻出一个空位。
可惜,今天是一连三天会议的第一天,观众席满满当当,连插针的缝儿都没有。
正当她绝望地打算站着听会时,一阵踩在地毯上闷响的脚步声逐渐靠近。
一个男人在她身后不远处出现,后面还跟着好几个年龄稍长的男男女女,统统整齐站定。
施墨白好奇地转头一看,却没料到,她的挎包带子承受不住比往日重得多的重量,“啪”地一声,从她肩头断开。
瞬间,她那些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鞋子,哗啦啦……滚了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