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祭春大节都是帝国各界最繁忙的时候,商贩们忙于这每一年黄金时节的生意,农夫们忙着购买年货好回家过大年,作坊主们的抓紧回收货款给工人们发放工资和红包,而官员们则忙着迎来送往的应酬,工人们则等待着老板发放最后一笔钱好为家里的老婆孩子带回丰盛的年货。
总之没有那一个民族像华夏族那样重视这个祭春大节,在华夏族人的心目中只有祭春大节时祭拜了祖宗鬼神之后一年才算是真正结束,而新的一年才算真正开始。
而在等待这旧的一年逝去和新的一年来临时,家中的男女老幼都要尽可能的呆在家中渡过一年中的最后一刻,只有那样才能保佑一家人新的一年中顺顺利利富贵发达。
这是大周帝国建国以来的第一个祭春节,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对帝国来说意味着什么,皇帝陛下将会亲自出席祭春大典,礼务部部长劳民已经真正成了痨民,这半个月来至少瘦了十斤,帝国各郡的元老院和公民院在京代表,都将参加帝国的祭春大典,从服装到礼仪,从贡品到祭坛建筑的修缮装饰,所有这一切都甩在了劳民头上,让劳民叫苦不迭。
尤其是皇帝陛下新册封的,贵族代表和公民代表们,大多来自草根阶层,根本就不懂得贵族礼仪,而许多来自中东和小亚细亚地区的代表们更是一窍不通,新入宫的许多妃嫔们同样不熟悉,中式的宫廷礼仪,这一切都需要礼务部的官员们一手一脚的教授。
在祭春大节这种大型庆典活动中如果闹了笑话,那不仅仅是被外国使节耻笑的问题,这也代表着帝国形象,拿皇帝陛下的话来说,如果出了状况一切为礼务部是问。
当所有人都忙碌着为祭春节准备着时,相比之下作为一国之君的黄杰,却要显得轻松许多,总督们和一些重要的城守们都已经接见完毕返回了各自辖地。
事实上黄杰很希望朱温能够回到帝都,自己好原滋原味的体味一下小亚细亚战役和中东战役的味道。
他现在很有些羡慕朱温,作为帝国皇帝他虽然统帅全局,但是却失去了君临一线的可能,至少在对外的征伐上他已经不再可能出现在第一线了,也许日后对倭国的战争还能有些机会,黄杰只能寄希望于那上面了。
只可惜朱温现在还不能回帝都,至少祭春节前后还不行。
小亚细亚战事虽然已经结束,当地局势在数十万帝国大军的镇压下,也基本平稳。
小亚细亚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们,都已经留在了帝都参加祭春盛典,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够制造麻烦,对于朱温来说这个祭春大概是最平静最安宁的一个祭春大节。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在什么地方渡过这冷清的祭春大节,卢克索还是蓝堡?里德还是拉合尔?或者就是去昆都士在鲍林那里混过这个祭春。
小亚细亚地区的祭春气氛还远未造就出来,虽然在卢克索和里德的帝国商人都在不断增多,但是入乡随俗,很多人反而忘了在外地更需要祭奠先祖鬼神了,这让朱温很是不爽。
让朱温无法回京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一些其他原因,他一直希望推动对汉莎同盟的战争,将麦纳、德信以及库斯坦三个行省从汉莎同盟手中拿回来,帝国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小亚细亚,而非残缺不全的,帝国已经将蓝堡确定为小亚细亚郡的首府,汉莎同盟如果能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就该好生考虑一下进退的问题,识相的话,退出这里,也许还能够为他们赢得帝国的一些尊重,否则,傻子都能看出来,战争只是迟早的事情。
朱希望对汉莎同盟的战争不受帝国中央作出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影响,但是这一点上似乎还并没有能够赢得皇帝陛下的认同,帝国似乎为了维护政策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各个地区的特殊性,朱温不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他希望帝国中央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当然在此之前,西线军事统帅部应该就对汉莎同盟战争问题作出一个详细的规划方案来。
这个问题同样适合于梅利地区,梅利是不可分割的,这是朱温一直的看法,虽然为了最快时间内来解决梅利问题他当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瓜分梅利,但是瓜分梅利并不代表就一定要一直保持这种态势,将日德兰人和西奥兰人赶出梅利南部在朱温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凭什么享有南部梅利?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梅利的邻居么?不,这不成其为理由,这个问题也一样应该得到解决,原因和小亚细亚地区一样!
要想说服帝国中央在这方面同意自己的自由行动,首先必须说服枢密院的两位枢密使,而皇帝陛下那边朱温反而觉得可能会好办许多,枢密院需要和政务院协调,尤其是军费方面需要和政务院协调,自然承受了政务院很大的压力,只要他们那一关过了,皇帝陛下那边也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要让枢密院说服政务院,就必须要有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帝国对汉莎同盟的战争,和日德兰以及西奥兰两国的战争,都是一些并不足以引发全面战争的局部战争。
只要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帝国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承受下来,这就需要西线军事统帅部作一次详细的调研,证明目前在前线的帝国军队足以收复南梅利和西北小亚细亚。
在此之前黄杰已经收到了朱温关于新的一年西方战区预备在西北小亚细亚采取手段收复西小亚细亚的设想,朱温留中未发,只是转交给了枢密院两位枢密使,却没有任何倾向性意见表示。
看来西线战区的军队仍然希望,能够在这一年中完成小亚细亚地区的统一,黄杰有些意动,让西线几十万大军一年无所作为是让黄杰觉得有些可惜,但是想一想已经在军政会议上定下了今年以稳定发展为主的基调,如果又在同意朱温的战役计划,那无疑就是对政务院意见的否定,这让黄杰有些为难,他只能暂时压下观察一下局势,即便是真正要在小亚细亚安发动战争,那也必须要获得政务院的全力支持才行。
漫步走在万寿湖边,虽然临近祭春节,但是两场大雪下来又让整个整个皇宫铺上了一层皑皑白雪,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看上去意境幽雅,分外凄美。
皇宫的确太大了,黄杰即便是入住皇宫也快有大半年时间了,但是也连皇宫的一半都未曾走遍,除了皇后韦清漪寝宫中,其他地方黄杰也没有多少心思一一游览。
眼前的几栋秀美典雅的建筑物看上去十分热闹,火红的灯笼在暮色中看上去让几栋建筑物多了几许喜气,一些小饰物悬挂在走廊上看上去颇为别致,不时有侍女来来往往,这让黄杰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所在。
看见几个侍卫都在远处跟随着,黄杰也就打消了询问侍卫们的心思,索性直接走了进去,踏进小院,门匾上一幅“听涛院”的匾额悬挂其上,黄杰倒是越发惊奇了,这听涛院他倒是没有听说过是自己那个后妃的居所,登基之后黄杰出于政治目的,也册封了几位妃嫔,难道妃嫔多了,自己有些记不清楚了么?
径直往里走,也许是没有人意识到在这个快要用晚饭的时候还会有人走到这里来,这里本是大内禁宫深处,禁卫自然森严,所以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悄悄摸进来的黄杰,几名侍卫显然是清楚这里是什么居所,看见黄杰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都觉得好笑,本想跟进来,但都被黄杰挥手制止了。
尚未走入内院已经听见了莺莺燕燕的声音,悄悄溜到门边窥视,却发现里边几女自己竟然是一人不识,让黄杰奇怪,这是些什么人,为何自己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黄杰索性就倚在门边听这几女谈话。
“子兰姐,咱们进宫也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苏贵人和秦贵人他们都还没有安排我们正式工作呢?”
一名年龄稍小的少女杏眼柳眉,樱唇若点,英气勃勃,看上去倒真是一副巾帼英雄的气势。
“妹子不用着急,这已经进了宫,还怕宫中忘了咱们不成?不过,这段时间恐怕宫中有些事情,你们也都清楚,所以就耽搁了吧。”
另外一名年龄稍长的高挑女子秀眉英挺,鼻若葱管,眸若点漆,神光湛然,一见便知道是个颇有主见的人物,微微蹙起的额头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嗯,宫里这碗饭怕也是不好吃呢,姐妹们怕也感受到了吧?”高挑女子微微苦笑道:“都以为这进了宫就是光大门楣的大喜事,打破头想要进宫来当一当女官,却没有想到…………”
黄杰这个时候已经明白过来这些女子是些什么人了,原来是专门选送进宫来的女官人选。
建立新朝后,黄杰内庭之中,己经逐步开始用女官代替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