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的粮食来源。开元皇帝便没有了多少后顾之忧。一面命人与耶律齐谈,一面。命宋云龙从灾区招募精壮劳动力,前往边关运送粮草。
耶律齐见大康派人开始谈判,心中又开始得意起来。在他看来虽然贺川在朝堂之上弄了自己一个难堪,可是现在大康的形势不容乐观,最终还是是得和他谈判。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大康的谈判在他来看更像是一种施舍。他提出的条件大康一概不理,大康给出的条件是让辽国用牛羊马匹来换粮食、生铁等东西,这当然是耶律齐不能接受的。
在耶律齐看来,辽国的任何一个人来,想要谈这样的条件都很容易。若是他带着这个条件回去,岂不是成了所有人的笑柄?
可不管他怎么威逼利诱,大康负责谈判的大臣都不为所动,坚持这个底线死不松口,谈了两天,耶律齐这才明白,大康根本没有要和他谈的意思。
要知道他已经主动将条件降低到一半,可是他这个是好的让步,在大康的大神看来,仿佛是示弱一般,更加寸步不让。
这让耶律齐变得非常恼怒,他觉得自己被大康人耍了,于是便让常驻大康的使臣,约内线出来,他想知道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天晚上,他带了两个护卫去见内线。
在一个普通的民宅里,二人见面。
若是大康的京官在此,必然能够认出,辽国的内线不是别人,正是大康的兵部尚书,主张与辽国谈判的赵遇雷。
赵遇雷非常不好意思的向耶律齐,拱手道:“约小王爷在此处见面,实在是迫不得已,还请见谅。”
耶律齐当然知道,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暴露的,当下便也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赵大人身份特殊,小心无大错。”
赵遇雷当然知道这辽国的小王爷找自己有什么事情,当下开口说道:“多谢小王爷体谅,因为之前咱们有过约定,你们不主动找我的话,我也不会主动找你们,因此才没有来的及向你们通报情况。”
听到这话,耶律齐终于忍不住问道:“你们朝堂之上到底是如何打算?大康到底有没有与我们谈的意思?”
听了这话,赵遇雷感到一丝尴尬,实际上他之前说的只是托词而已。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向辽国人说这件事情,毕竟辽国人每年给他的好处,以及他每年向关外走私的粮食生铁都是因为搭上了这个小王爷才能赚到不少的钱。
结果对方交给自己的事情,没有办好,他又怎么好意思主动和辽国见面。若不是,对方主动找到她,他是绝对不可能主动凑上去的。
现在耶律齐要亲自见他,他说什么也不敢不见,毕竟对方手里有他太多的把柄。
赵遇雷装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说道:“原本朝廷是同意与小王爷谈的,否则的话也不会让小王爷千里迢迢的进京来,只是没想到事情出了变故。”
听到这话,耶律齐立刻想到一个人,不由的问道:“莫非这变故来自逍遥侯赵川穹?
赵遇雷点了点头:“没错就是他,之前他便不同意小王爷进京,不过郑国公也同意让你们进京,才有小王爷等人进京之行。”
耶律齐有些不解的问道:“既然皇帝都同意了,为什么现在又是这个情况?”
赵遇雷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小王爷知道这个名字,想必对于他的事情也有所了解。之前庄王叛乱的时候,就是他率兵杀出了王府,有勤王救驾之功,使得皇上对他非常看中。何况他还是靖王之子,我朝二十年首辅蔡正明的孙女婿,身份不一般。再加上蔡正明的儿子朝堂之上支持他的想法,皇帝不得不慎重考虑。”
“他死活不同意与你们谈判,甚至通过胡商从西洋运来了两百万石粮食,更直言每年可从海外引进千万石粮食。听到有这么多粮食,朝中原本很多支持商谈的大臣也都转换了心思。”
听到这个数字,耶律齐一下子站起身来,脱口而出:“千万石的粮食,这怎么可能?”
难怪耶律齐会如此失态,千万石粮食足够养活近千万的人口,如果是在辽国足够食用数年,千万石粮食哪有那么轻松得到的。
“赵某刚开始听说的时候也不相信,可是运送粮食的商船,数天前已经在浙江靠了岸。据浙江布政使传来的加急文件,确实二十艘巨船靠岸,每一艘船都装着近十万石粮食。”
“有了这些粮食,朝廷便可以从北方受灾的省份募兵、征发民夫,这也让朝廷有了底气与贵国开战。”
听了这些话,耶律齐咬牙切齿的说道:“难怪这两天,贵国谈判的人语气越来越强硬,原来你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而是在这里瞒天过海!难道贵国真不怕我,大辽铁骑南下?”
赵遇雷摇了摇头说道:“若是一开始,贵国那十万骑兵,便越过了长城南下。只怕是更好谈一些,可是现在从小王爷起程入关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趁着这些时间,朝廷已经调集了近二十万大军北上。加上原来的边军,只怕是那十万铁骑,真的想打也额不会讨到多少便宜。”
听了这话,耶律齐简直要气疯了,他死死地盯着赵遇雷说道:“这么重要的情况,你为何不早些告诉我们?若是知道这种情况,我又何必在这里耽误了几日的时间!纵然是我现在派人到边关传信,恐怕也要几天的功夫。”
赵遇雷被耶律齐这么训斥,心中也感到非常不爽,若不是当初自己被辽国人抓住了把柄。他也不愿意和辽国人有什么牵扯。
“这并非是我不愿意通报贵国情况,实在是一开始的时候,贵国便说,为了安全若不是你们主动联系我,我最好不要与你们联系。更何况我身为兵部尚书,一直主张与你们商谈,已经引起了皇上的猜忌,若真是走漏了风声,只怕是我一家老小难逃一死。”
耶律齐知道这是他找的借口,不过他也确实不想失去这个重要的内线,毕竟虽然辽国在大康有不少的卧底,像赵遇雷这样权高位重的实在是就这么一个。
耶律齐恨恨的说道:“这件事情我便不再追究,希望你赵大人记住,不光是你们的皇帝可以要了你一家老小的性命!”
说罢,耶律齐拂袖而去!
二人不欢而散之后,耶律齐便回到了驿馆之中。
“我们被这群南蛮子耍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商谈的意思。”耶律齐一脸愤怒的向使臣说道。
“那该如何是好?”那使臣听了这话,连忙问道。
“能怎么办,先这么拖着吧,不过想来他们也脱不了多久了。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安南的史启荣也该有所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