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准备南下
余寿2025-11-08 11:403,077

  等到徐明带着十二个亲兵,一并策马赶到南阳城外,不,准确来讲,是南郊十里外的第二师营地时。

  没有什么重要差事的团级武将都已经在营外候着了。

  第二师就在南阳城外。

  第三师并不在南阳城外,而是在南阳盆地的边缘南侧。

  其目的也很明显。

  就是防着湖北的清军。

  “随我入营——”

  徐明很是干脆,没有半分犹豫或是客套,一个翻身下马之后,便直接下达命令了。

  不过,也是,整个队伍都是徐明拉扯过来的。

  这军中的威望可以说是独一份的。

  几位团级武将,没有什么好说的,当即便应下,跟着徐明身后过去了。

  等到第二师的副师长,以及几位团长都入了中军大帐之后。

  徐明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诸位,又要打仗了。”

  徐明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将整个帐中气氛带动起来了。

  他们现在,那是问战则喜啊。

  虽说在兴中社当中,没有所谓的俸禄,只有津贴,而且这津贴的差距并不大。

  基本上可以说得上是官兵一致了。

  但是帐中众人在乎的不是这个,而是权势,而是理想的实现与否。

  也只有打仗,才能实现他们权势的快速更迭。

  除了胡超外,其他人都是老人。

  从连长到营长,再到团长。

  一级接着一级,从来没有把他们这些老人忘记。

  这也是屈五等人能服徐明的原因之一。

  当年为什么刘备手下的糜芳会造反。

  其原因深究下去,不就是因为赏罚不公吗?

  当年起步阶段,那糜家是出了大力的啊。

  所以当年刘备在获取荆州的时候,就把南郡太守交给了糜芳来当。

  这南郡是什么地方,那是荆州的精华所在啊。

  所以那时候,刘备是赏罚分明的。

  可是后来呢?

  随着入川之后,刘备所作出的一切举动,对荆州留守集团公平吗??

  完全不公平。

  糜芳这个原本的核心人物,没有上一级??

  没有,还是原职。

  但是这时候的南郡太守可不一样了。

  益州也被刘备夺取了呀。

  所以一下子,那些个跟在刘备身边的荆州留守老人,瞬间下滑到第二流的中层了。

  这谁能干?

  为什么关羽会抱怨,会说什么黄忠一个老兵也要跟自己并列。

  这是因为关羽也知晓了这一隐患,想要提醒啊。

  可惜,刘备没有听到,或是没有听懂。

  最终才造成了荆州留守集团的离心离德。

  这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徐明又怎么可能会犯这个错误。

  所以再将那些新降的原清军将领提上的时候,也再抬高原先老人的地位。

  像是师级干部,包括副师长,都是由老人担任。

  为的就是,哪怕像是胡超这般完整带来一个营兵力,并且还是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

  也只能当个团长。

  六个师级干部(每个师包括一个师长,以及一个副师长,都是清一色老人)

  段琨也是老人,立足南阳初期就加入了兴中社了。

  “作战计划我个人打算如下——”

  徐明对着摆在帐中最中央的地图,开始策划起来。

  当然了,徐明也知道兼听则明的道理。

  也听取了几位将领的意见。

  最终得出兴中社的下一步作战规划。

  段琨所带领的第三师,负责西路作战。

  也就是朝均州方向移动,摆出围攻均州的姿态,从而吸引住勋阳府这边的清军兵力。

  毕竟这第三师的四团编制,是没有火力团这个编制的。

  取而代之的是两个重装步兵团。

  所以一开始徐明就没打算让第三师真的去攻城,就是围城打援,并且同时也起到锻炼作用。

  任何一支军队,想要成长起来,就必须要经历实战,唯有铁和血才能磨练出钢铁之师。

  而徐明自己则是带领着第二师,向着光化方向运动。

  若是大劈山炮得力的话,那么可以顺势攻下谷城。

  同时,因为第二师有火力团,并且作战的主线任务是攻城。

  所以第二师的骑兵队伍,作为机动力量就能空余出来了。

  而这空余的骑兵团,就能作为后备力量,用来防备着突发情况。

  这一突发情况主要是指,襄阳府那边派出兵马过来。

  若是襄阳府兵马过来,骑兵团就要负责拦截,甚至吃掉这支清军,从而慢慢削弱襄阳府的城守力量。

  至于他们要不要来救。

  若是识大局,那是必然要救的。

  均州,光化,襄阳是从西北到东南一字排开的。

  本就是襄阳的一只臂膀。

  若是均州和光州被攻下了,那么就相当于襄阳的左臂被砍掉了。

  也就只剩下了枣阳这条右臂了。

  襄阳那边的守军,若是不想看着自己成为一座孤城,那是必然要救的。

  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兵遣将,据徐明所得到的情报。

  荆州将军麾下的大部人马都汇到了襄阳城。

  荆州驻防的八旗兵,明面上,躺在账册上,可是有着差不多八千人啊。

  当然了,能拉出来作战的,可能就一半,再加上荆州城本身要留守一点兵力。

  也就是完全有可能三千人马,加上襄阳城本身的城守部队,两千左右。

  也就是五千。

  另外,还有绿营兵呢。

  湖广总督督标有五个营,湖北巡抚的抚标也有着两个营。

  这七个营的调动,也被徐明所探知,毕竟几千人的调动,包括后勤的调拨,都不是小动静。

  这一块又是四千多人。

  并且整个湖北北部区域还拉起了起码五千人的乡勇。

  这些乡勇大多汇聚在襄阳城了。

  若是再算上本身的三班衙役,比如马壮这些,襄阳城可战的兵力已经有一万五千人左右了。

  随随便便就能抽调出一万兵马出城。

  也就是说,若襄阳城的主事,也就是那湖广总督能有一定的魄力,还是很有可能干扰到第二师,乃至第三师的作战任务的。

  这也是为何徐明要派出骑兵团的原因。

  至于东北角的枣阳城。

  本身兵力就有限,哪怕出兵,也有着南阳本土的守备力量去抗衡。

  也只要先把襄阳的羽翼给削掉了,慢慢耗掉对面清军的兵力。

  这一战才有打头。

  “很好,若是一切准备完毕,那么下午便拔营。”

  徐明很是干脆,而且一切都…

  “等等——”

  徐明突然想起了个事,“对了,箭支,现在有多少了?”

  这箭支可是军中必备的物件,而且还是需要大批量储备的。

  箭支作为消耗品,也是吞金兽。

  在军队当中,有三个吞金兽。

  一个是战马,一个是各类大牲口,最后一个就是箭支了。

  哪怕是火药和铅子,都比不上箭支的吞金能力。

  就不提那摆在最高档次的一二三等青鹤翎箭了。

  那玩意,不是一般人能消耗起的,那只能是皇帝打猎才能消耗的。

  一二等不提,单说那第三等的,五只,仅仅五只箭,就要纹银一两四钱。

  什么概念?

  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那就是五只箭,要差不多两千块钱。

  一只箭,就是四百块。

  军伍当中最常用的,主要就是两种箭。

  一种叫做麻雕战箭,另一种则是雁翎箭。

  而南阳城库存的,包括从杨遇春那支军队中缴获的,则大多是芝麻雕战箭。

  这箭也不是太便宜,每百枝差不多要耗掉纹银八两。

  所以,以战养战,是前期壮大势力的最好途径。

  没有武器,敌人给我们送啊。

  “回书记的话。”

  屈五开口了,他是副师长,实际上的日常管理或是训练都是由屈五具体操办。

  “现如今,第二师,毛翎弓箭的话。”

  “有六万一千七百五十三只,竹翎弩箭八万五千九百五十六只。”

  整体的箭,有两类,一类是弓箭,一类是弩箭。

  弩箭没有箭羽,而且数量更多。

  不过,这也没办法。

  操作好弓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想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弓手,所需要的时间不是一两个月,而是起步半年。

  自己这第二师,是因为还有着大量猎户参与其中了。

  而后又是以老带新,才能堪堪练出一批弓手来。

  但哪怕是这样,也是有着大量驽箭手。

  差不多弓手和驽箭手各占一半。

  不过,哪怕是弩,徐明也没有用连弩。

  无他。

  连弩的杀伤力实在太弱了。

  尤其是在对比了清军手中的强弓之后,更是让徐明看不上连弩的威力。

  这连弩的有效射程,估计只在十步。

  这能干什么?看家护院??

  而在得知了箭支的数量足以支撑作战之后,徐明这才放下心来。

  这一次还不是决战,也是试探襄阳方向的动静。

  但作为主力的两个师也已经全部出动了。

  而就在兴中社的队伍朝着既定计划运动之后,襄阳城内,被临时收拾出来的府衙大院,一处幽静的别院。

  襄阳城的三大主事,齐聚一堂。

  湖广总督汪志伊,坐在主位上。

  而后湖北巡抚张映汉,荆州驻防将军恒宁,则是分别坐落在两侧。

  但这三人的谈话间,反而隐隐以恒宁为主。

  哪怕此人最为年轻,但因为是满清宗室,身上有着入八分辅国公的爵位在,又是握住荆州八旗这张主力牌,所以话语权最重。

  荆州八旗因为卖掉了大量马匹,已经失去了机动性。

  但是在汪志伊以及张映汉看来,这只队伍还是不可小看。

继续阅读:第167章 襄阳城三大主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屠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