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兴中社的极速发展
余寿2025-11-05 16:353,085

  商定之后,便有着兵部的驿递将印有军机处关防印信的文书,发往吉林,黑龙江等地。

  不提满清的对策。

  这一个多月下来,整个南阳地区,都已经被兴中社所占据了。

  徐明虽说已经有所预料了,但是他还是小看了土地对于百姓的吸引力。

  一开始,徐明以为,按着自己严苛的要求,想要招募完第二师,整整八千人,少说要三个月。

  但是,事实证明,他小看了自己的政策。

  十五天,也就是正好半个月的时候。

  分散在南阳三个招兵点,全部爆满,无一例外。

  大量的百姓,几乎是自费,走了几天的路,甚至是自己带着干粮就来报名的。

  得益于分田政策以及打土豪政策的推行。

  底层百姓对于兴中社的认同度达到了最高点。

  八千五百人的精壮力,早已凑齐,并且到如今为止,已经操练了一个来月了。

  一月基本上可以成师。

  并且还补齐了第一师的缺额。

  这让徐明当机立断,直接修改原本的计划。

  直接扩编三个师。

  第三师也立马搭建框架建立起来了。

  也就是说,现目前,占据一府之地的兴中社,因为分田政策,养出了一支两万五千五百人的野战军。

  没错,这是用来野战的常备军。

  得益于充足的财力支撑。

  这财力自然是打土豪得来的。

  国人最擅长藏富了,同时,每个朝代,包括后世也是一样的,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极大。

  所以想要让当权者有钱,最好的法子,还是找富人开刀。

  满清那些狗东西是做不到的。

  因为他们早就跟地主阶级同流合污了。

  既是强人也是富者。

  他们又怎么可能掘掉自己的根。

  但是兴中社不一样。

  它是完完全全草根阶层出身的,所代表的是最底层百姓利益。

  所以它是敢于朝着地主阶段动刀的。

  因此,整个南阳大半的财富被原本大大小小的地主收集之后,再经过一场打土豪活动,直接转化为了兴中社的财力。

  而人力也不缺。

  就连武器装备也不缺。

  整个清军援军都被歼灭了,外加上南阳城原本就是河南战场的中转站。

  其武器装备,完全可以支撑起五万以上军队的配置。

  而事实也是如此。

  再建立起两万四千人的野战军之后,徐明又下指令,在府城设立城守团,而在各县城设立城守营。

  这城守团五千人,城守营一千人。

  而整个南阳城的城守部队,有着一个团,五个营的编制。

  而其兵力来源则是来源于原本的农民武装总队。

  以上两股,一攻一守,组成了兴中社现有的常备军。

  而农民武装总队,则是民兵属性,并没有被取消编制。

  在徐明的规划当中,这总队是要充当地方维稳力量,以及兵员后备来源的。

  因此,徐明不单单没有取消,反而按着东南西北,整体扩编了四个农民武装总队。

  每个总队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人。

  这总队自然不是直接成编制的驻扎在某一区域,而是分散驻扎在各村,各乡。

  乡一级,则是驻扎农民武装中队。

  村一级,几个村合在一块,驻扎着一个农民武装小队。

  没办法,村实在是太多了,单单一个县,就有着差不多五百个村子。

  整个南阳区域,有着两千来个村子。

  而小队不过五百个。

  也就是说现如今,整个兴中社的武装力量,已然急速扩展到了五万五千多人。

  而这一切仅仅只是过去了几个月而已。

  至于三个师的师长人选。

  徐明没有什么犹豫,其实也没有太多选择,只能调动原本第一师的将领过来。

  葛云飞,现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所以葛云飞没有任何悬念地被徐明任命为第一师的师长。

  第一师的骑兵部队,也扩展成骑兵团,陈连升充当团长。

  从连长直接到团长,这堪称火线提拔。

  这两人都算是有才干的将领,而北方又必须要稳定。

  哪怕现在陕西已经乱了,河南也已经乱了。

  理论上来讲,没有清军能从北方过来了。

  因为想要从山西进军,这运输道路完全可以浇灭一切行动的希望。

  不过徐明从一开始就不单是提防着清军,他同样也提防着义军。

  不单是河南的牛亮臣他们,更是陕西那边乡勇。

  所以他需要葛云飞和陈连升两人呆在北方。

  至于曾天养,也是如此,连长到团长。

  不过,他也被徐明调动回来了,他要担任第二师的骑兵团。

  而这一骑兵团也是徐明的亲卫队。

  另外,这第二师的师长,将由徐明亲自担任。

  身处乱世,自己必须要掌握兵权,也必须要亲自下场去战斗。

  若是一直在后面,那么这队伍底层的士兵都会不认识的。

  自己也不能压服越来越多的人。

  而第二师,也将是徐明着重要建设的主力师,或者说是样板师。

  骑兵团,曾天养会重新搭建起来。

  骑兵所吃财力。

  而这其中最要紧的就是战马。

  不过,眼下,徐明并不缺少战马。

  因为杨遇春等人作为“运输大队长”正好又送了一批战马过来。

  加上原本军马场的存货,两千骑兵,人人配马完全没有问题。

  当然了,还做不到一人两马,乃至三马。

  不过配齐没问题。

  这可是省下了一大笔银子啊。

  要知道,一匹马的价格就在十几两上下徘徊。

  普通的战马,普遍也是在十五两以上,这还是有价无市。

  自己虽说已经派人四处购买了,但想要配齐,没有几个月是下不来的。

  要不是有着清军来好心送马,自己这骑兵团还不一定能搭建好。

  火力团的团长,则是由屈五担任,并且还兼着副师长一职。

  帮助徐明一并处理和掌控整个第二师。

  屈五此人,沉稳,完全是大将的料子。

  而且其学习能力也很强。

  因此把他放到火力团这个位置,就是希望他熟悉火器的运用。

  毕竟,这以后必然是火力取胜的时代。

  同时,作为主将也必须要熟悉各个兵种,才能做好兵种之间的配合协调。

  辎重团团长,则是由关保担着。

  老本行,倒也不算屈才了他。

  第四团,或者说重装步兵团,则是由胡超来担着。

  这是一种极度的信任表现。

  至于葛五,则是连升两级,由连长到团长,当然,不是野战团的团长。

  而是南阳城守团的团长。

  现在这小子,经过南阳守城一战,也算是能担得起担子了。

  并且,此人跟着自己最久。

  这帮老人当中,也就葛五能守老家。

  至于王吉昌,则被调到第三师去,当然了,不是当师长,就是一个团长。

  第三师的师长,则是由段琨担任。

  做好如此规划之后,徐明则是开始调动第二师和第三师,一并往南移动。

  他可没有忘记自己的宏图。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了解自家的家底到底如何。

  分地工作,一开始是由魏源,龚自珍二人负责。

  而后林则徐以及邓廷桢也加入其中。

  而这一个多月的分地工作中,林则徐以及邓廷桢二人对于兴中社也多了几分认同感。

  因为这个兴中社,是真正为了百姓考虑的。

  每每看到百姓分到地,并且拿到粮食之后,那由衷露出的笑意,林则徐便觉得一阵满足。

  “如何啊——”

  一道声音响起,打断了林则徐的念头。

  “徐书记——”

  回过神来的林则徐,当即一个行礼,语气中带着歉意,“还请书记赎罪,刚刚走神了。”

  “没事,这段时间辛苦你等了。”

  徐明自然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说什么的,甚至更是主动为林则徐开导起来,“我听魏源他们说,你帮了他们很多啊。”

  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林则徐的工作成效以及态度,才让徐明改变了对于他的第一印象。

  此人,确实是当下不可多得的实干家。

  没错,徐明对于林则徐的评价就是实干家。

  这可是极为难得的,哪怕是后世,那些个官员也少有实干,更多是酒肉之徒。

  “来,说说吧,这段时间的成效。”

  “这南阳府,早在下属在京城的时候,就有所听闻,素有中州粮仓的美称。”

  “此次属下等人,一共分出分田工作组五百个小组,每个小组跟着一小队农民武装总队,作为武力支撑。”

  “一共查清耕地总面积一千四百七十八万亩,都已登记在册。”

  “可曾都分给百姓了?”

  “都分了,书记,我们四人亲自跟了二十三个分田工作组,并且在一个半月随机抽查了八十三个小组,都已经分发到位。”

  林则徐并没有拿出什么名册或是纸张来。

  所有的信息都在他的脑海中牢牢铭记着。

  “南阳一共一百零五万户,每户平均都分到了十亩的。”

  “当然,按着不同田地的肥沃程度,有多有少,尽量都做到了公平公正。”

  “恩,很好,就是要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至于各地地主搜查出来的粮食,按着书记的吩咐,四成分给百姓,剩下六成充作军粮。”

  “农具,牲畜这些?”

  “农具都已经分发到户,而牲畜则是由武装小队代为掌握,作为整个村的共同资产,由每个村选出五个长辈一并监督牲畜喂养和使用情况。”

继续阅读:第163章 佛门—善财童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屠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