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格局打开!老朱的深意!
朕闻上古2025-11-10 17:452,243

新婚第三日的晨光刚漫进燕王府,朱高炽还赖在暖榻上,指尖轻轻拂过张氏鬓边的珠花,听她柔声说着晨起的琐事。

门外突然传来太监的通报,说是朱元璋在乾清宫急召,语气里带着几分催促。

朱高炽无奈地叹了口气,在张氏的轻笑中起身穿衣,嘴里还嘟囔着:“这刚歇了两天,皇祖父又来催了。”

赶到乾清宫时,朱元璋正背着手在殿内踱步,见他进来,目光扫过他眼底淡淡的青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笑骂道:“你这臭小子,真是食髓知味不知节制!刚封了你大将军王,就开始尸位素餐,把掌天下兵马的重任抛到脑后了?”

朱高炽打了个绵长的呵欠,找了把椅子坐下,毫不客气地端起桌上的凉茶喝了一口:“老爷子,我本来就不想做什么大将军王,当年做燕王世子多逍遥,不用管这么多事,还能琢磨琢磨美洲的矿场图纸。”

“你说什么?”朱元璋一听,当即脱下脚上的龙靴就要朝他扔过去,“给你兵权是让你担责任,不是让你躲清闲的!”

朱高炽见状,连忙起身开溜,老朱见状拎着靴子就追了过来,可老朱毕竟年事已高,哪里还跑得动,所以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

看着他这副模样,朱高炽无奈,只好走回来,扶着他在龙椅上坐下,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皇祖父,您都七老八十了,脾气还这么大,当心气坏了身子。有话好好说,别总动气。”

朱元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沉默片刻后,才缓缓道出心里话:“当年朕分封诸王,其实是想借着儿子们的手,把兵权从开国将领手里慢慢收回来。那些老将跟着朕打天下,功劳大、威望高,手里又握着兵权,朕总怕将来生出事端。”

他顿了顿,目光飘向殿外的宫墙,像是在回忆过往:“可后来你跟朕说,分封诸王看似安稳,实则隐患更大,将来削藩势在必行,弄不好还会爆发内战。你提议让藩王改封海外,既解了内忧,又能开拓疆土,朕当时就觉得这法子好,可心里还是不踏实——兵权交给外人,朕始终放心不下。”

朱高炽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朱元璋,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直到你横空出世,”朱元璋的语气软了下来,带着几分赞许,“你研制雪糖、水泥,帮朝廷充盈国库;亲赴辽东战场,冒死破局;远征倭国、北伐草原、平定安南,哪一件不是硬仗?你不仅骁勇善战,还懂治国,知道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怎么让大明更强盛。朕看了这么多年,只有你,配得上掌天下兵马。”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郑重:“朕不仅封你为大将军王,还让你世袭罔替,就是想让你这一脉,世代掌兵,辅佐大明皇帝!将来雄英登基,你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就算将来换了皇帝,只要大将军王在,大明的兵权就不会旁落,江山就能稳得住。”

这个道理很简单,老朱信不过外姓将领,所以当年才会分封诸王,而朱高炽是老朱的亲孙儿,身上留着他朱元璋的血,既然如此不如将兵权交给他,辅佐大明皇帝。

朱高炽听后,眉头微微一皱,放下茶盏,笑着问道:“皇祖父,您就不怕我谋反吗?手里握着这么大的兵权,万一儿臣有了野心,想取而代之,怎么办?”

朱元璋闻言,也笑了,反问他:“你会吗?”

朱高炽一时语塞,随即又追问道:“那就算我不会,可子孙后人呢?万一将来有哪个不肖子孙,生出了野心,想争一争那龙椅,怎么办?”

“儿孙自有儿孙福,”朱元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豁达,“历朝历代都有昏君庸主,也有野心勃勃的宗室,担心这些有什么用?与其整天琢磨这些,不如索性不想。”

“你看现在,中央有皇帝和大将军王相互制衡,海外还有那么多朱明藩王,就算真出了昏君,真有人想谋反,最后坐上龙椅的,不还是老朱家的后人?大明的江山,终究不会落到外人手里。”

朱高炽听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吐槽道:“合着您这是把活儿都给我了,还得让我子孙后代跟着干,这是要我们一脉一直给老朱家打工啊!我还想将来卸了兵权,去美洲找王叔们逍遥快活呢!”

朱元璋看着他一脸委屈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朕问你,就算现在让你把兵权交出来,让你去美洲逍遥,你舍得吗?这大明的江山,可不是朕一个人的,是你和雄英,还有那些将士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是你琢磨出来的工业区、贸易圈,一点点撑起来的!这大好河山,你真能说放下就放下?”

朱高炽张了张嘴,想说“舍得”,可话到嘴边却咽了回去。

他想起辽东战场上将士们的鲜血,想起江南工业区里工匠们的笑脸,想起东海商船上满载的货物,想起美洲大陆上等待开拓的土地——这些都是他亲手参与的,都是大明的根基,他怎么可能真的舍得?

他没好气地瞪了朱元璋一眼,语气带着几分认命:“您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说什么?反正这活儿,我是推不掉了。”

朱元璋看着他这副模样,眼中满是欣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就对了。你是老朱家的子孙,又是大明的大将军王,这江山,本就该由你守护!将来你和雄英好好配合,一个理政,一个掌兵,再加上海外的藩王们开拓疆土,大明的将来,定会比现在更辉煌。”

朱高炽点了点头,心中的无奈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知道,从接过“大将军王”印信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再也无法真正“逍遥”——他肩上扛着的,不仅是老朱家的信任,更是大明百姓的期盼,是这片江山的未来。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孙儿,仿佛看到了大明未来的希望;朱高炽望着殿外的宫墙,心中已开始盘算着接下来的军务——北方草原的部落还需安抚,南洋的贸易圈还需拓展,美洲藩王的护航船队还需调度,还有太多的事,等着他去做。

这场乾清宫里的对话,没有外人知晓,却悄然定下了大明未来的权力格局。

一个理政的皇太孙,一个掌兵的大将军王,再加上遍布海外的宗室藩王,三者相互支撑、相互制衡,共同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江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