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通往聚变的荆棘之路
看不见的云2025-10-11 17:332,118

接下来的三天,杜宇泽把自己完全锁在了经过最高级别安全加固的私人工作间里。

他像一个饥渴的旅人,一头扎进了名为“可控聚变”的知识海洋。那一百万积分换来的,远不止是一份设计图,它是一个文明对能源认知的终极结晶,是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的宏伟史诗。

他废寝忘食,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系统传输过来的海量信息在他的意识中被分解、重组、消化。

然而,越是深入,杜宇泽的心情就越是沉重。

他原以为,拿到图纸,就像拿到了通关攻略,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地造出来就行。可现在他才明白,他拿到的不是攻略,而是一本用神明语言写成的天书。

“系统,这……这根本不是我们这个时代能造出来的东西。”

第四天凌晨,杜宇泽终于从信息的海洋里挣脱出来,他靠在椅子上,声音里带着一丝罕见的疲惫和震撼。

白板上,已经被他写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名词。

【近常温超导磁约束线圈】,【中子嬗变抑制第一壁】,【量子泡沫稳定场发生器】,【高频阿尔法粒子加热系统】……

每一个词,都代表着一个目前地球上根本不存在的技术领域。

就拿最基础的磁约束线圈来说,图纸上要求的超导材料,需要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就能实现零电阻。而目前人类最顶尖的实验室,还在为了将超导温度从零下两百多度提升到零下一百多度而绞尽脑汁。

更别提那个用来直接面对亿度高温等离子体的“第一壁”材料,它需要在承受堪比太阳核心的中子流轰击下,自身原子不发生嬗变,不会变成一堆无用的放射性废料。这简直是在挑战物质结构的基本法则。

【是的。】系统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该技术来自于一个已经掌握了恒星际航行能力的文明。以当前地球的工业和理论水平,直接建造完整的可控聚变引擎,成功率为零。】

“成功率为零……”杜宇泽咀嚼着这几个字,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无力感。

就像一个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突然拿到了一张航天飞机的设计图。他看得懂每一个零件的形状,却不知道什么是合金,什么是火箭燃料,什么是集成电路。

他甚至连制造工具的工具都没有。

难道,父亲的梦想,自己的复仇,就只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幻影?

不。

杜宇泽猛地坐直了身体。他眼神中的迷茫和无力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不服输的执拗。

他杜宇泽,从来就不是一个会被困难吓倒的人。

完整的造不出来,不代表什么都做不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航天飞机造不出来,难道还造不出一个能飞的木头翅膀吗?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那庞大的技术树。他要做的,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找到那个最底层的、可以攀爬的第一个台阶。

“系统,我需要一个建议。在现有技术和资源框架下,我能做的第一步是什么?”

【建议:放弃直接建造用于能量输出的引擎。】系统回答道,【转而建造一个小型化的、以验证物理原理为目的的实验性装置。】

“实验装置?”

【是的。该装置不追求能量增益(Q值大于1),甚至不追求长时间约束。其唯一目的,是复现【可控聚变原理图】中的核心物理模型,并测试几个关键子系统的可行性。】

系统的建议,和杜宇泽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立刻在白板上画了一个新的框架。

顶端写着四个大字:【聚变之路】。

下面,是第一阶段的目标:【实验室级原理验证装置】。

“托卡马克还是仿星器?”杜宇泽问自己。

托卡马克结构相对简单,像个甜甜圈,是目前地球上主流的研究方向。而仿星器,结构极其复杂,磁场线圈像一团拧麻花,加工和安装难度是托卡马克的几十倍。

但在系统给出的技术图谱里,最终极的聚变引擎,其核心的磁场构型,正是源于仿星器的演化。仿星器虽然制造困难,但它天生就能实现等离子体的稳态运行,不需要像托卡马克那样,依赖等离子体内部的电流,也因此避免了托卡马克最头疼的“大破裂”问题。

“要做,就做最先进的,最有潜力的。”杜宇泽很快做出了决定。

他要在地球上,亲手“拧”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仿星器。

他开始列举建造这个实验装置所面临的挑战。

1.**真空室**:需要一个能承受超高真空和巨大电磁应力的异形容器。这个可以靠现有的特种合金和加工技术解决。

2.**磁场线圈**:这是最大的难题。既然没有常温超导体,那就只能用最传统的铜线圈,或者液氦冷却的低温超导线圈。前者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后者则需要一套极其复杂的制冷系统。

3.**等离子体加热**:需要将一小团气体,在瞬间加热到上亿度。微波、中性束注入……这些都是可以尝试的技术路线。

4.**诊断系统**:需要一套“眼睛”,能够穿透强磁场和高温,看清楚等离子体的状态。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能源**。

当写到第五点时,杜宇泽的笔停住了。

前面的所有挑战,都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他有信心一个一个攻克。

但能源,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无论是驱动巨大的铜线圈产生强磁场,还是用微波将等离子体加热到上亿度,都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向装置注入极其恐怖的能量。

这个能量,不是持续的、平稳的电流,而是像一次雷击,是一次功率高达数亿、甚至数十亿瓦特的瞬时脉冲放电。

他调出了鼎新基地的电网结构图。整个基地的最大供电功率,也才将将达到一亿瓦。

如果他真的敢直接从基地电网上抽取这么大的能量,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秒,结果也只有一个——整个西北电网都会因为巨大的负荷冲击而瞬间崩溃,造成波及数个省份的大停电。

想到这里,杜宇泽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没迈出去,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

继续阅读:第103章 被泼了冷水的雄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