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胡闹
看不见的云2025-10-11 17:333,147

J-XX项目量产启动会议在一间没有任何窗户的会议室里召开。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着军方和成飞集团的最高负责人。杜宇泽坐在将军的下手位,身份是技术总顾问。

“同志们,好消息。”将军清了清嗓子,“军委已经正式批准J-XX的量产计划,代号‘凤凰’。”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克制的掌声。

“第一条脉动式生产线,昨天已经在成飞132厂正式启动。这是我们航空工业的一次巨大跨越。”将军继续说道,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掌声停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

将军看向成飞集团的总工程师,高建功。一个头发花白,腰板挺得笔直的老人。

高建功站起身,没有碰面前的麦克风。“报告首长,是发动机的问题。”

他的话很直接。

“WS-19‘泰山’发动机,变循环结构的核心部件,高压涡轮叶片,在量产阶段出现了严重的良品率问题。”

“严重到什么程度?”将军问。

高建功沉默了两秒。“百分之十七。”

这个数字让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了。百分之十七,意味着每生产一百片叶片,就有八十三片是废品。这根本不是量产,是烧钱。

“原因查明了吗?”

“材料配方,加工工艺,我们检查了所有环节。”高建功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这种单晶空心叶片,工艺窗口极其狭窄。实验室里可以不计成本地筛选,但生产线上,任何一点微小的环境参数变化,都会导致晶体结构出现瑕疵。”

“我们需要解决方案。”将军说,“不是解释。”

“我们需要时间。”高建功的回答很坚定,“三个月,也许半年,我们的团队有信心把良品率逐步提升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这是科学,急不得。”

“我们没有半年。”将军的指节叩击着桌面,“前线的压力,各位都很清楚。军委给的期限是,两个月内,第一批次八架‘凤凰’,必须形成战斗力。”

高建功的嘴唇动了动,最终没有说话。他坐了下去,背依旧挺直。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这是现代工业的困境,尖端科技的瓶颈。再强大的意志,也无法命令金属原子按照设想的方式排列。

“我或许可以试试。”

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

所有人都看向杜宇泽。

高建功也转过头,看着这个年轻人。“杜顾问,我尊重你在软件和系统整合上的成就。但这是材料学和热加工领域的问题。这不是写几行代码就能解决的。”

“高总工,我理解您的疑虑。”杜宇泽说,“我需要的不是干涉生产工艺,而是需要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检测,每一个环节,所有传感器的实时读数。”

“你要这些数据做什么?”高建功问。

“建立一个缺陷模型,用人工智能来反向推导瑕疵的成因。”

“胡闹!”高建功拍了一下桌子,“生产数据是绝密。更何况,你这是本末倒置!人工智能怎么可能理解冶金的复杂性?”

“高总工。”将军开口了,他看着高建功,“让他试试。”

高建功看着将军,又看看杜宇泽。他没有再争辩,只是重新坐直,一言不发。

“小杜,你需要多久?”将军问。

“数据接入需要十二小时。模型训练二十四小时。初步验证,十二小时。”杜宇泽计算了一下,“如果顺利,四十八小时后能有初步结果。”

“好。”将军点头,“我给你最高权限。132厂全力配合。”

会议结束。

杜宇泽跟着高建功走向数据中心。

“杜顾问。”高建功走在前面,没有回头,“你知道每年有多少自作聪明的年轻人,带着各种新奇的理论来我们这儿吗?他们都失败了。”

“我不是来推销理论的。”杜宇泽说,“我是来解决问题的。”

“解决问题?”高建功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年轻人,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它靠的是几代人的积累,是千百万次的实验,是经验,是汗水。不是你屏幕上那些花哨的图表。”

“时代变了,高总工。”

“时代怎么变,物理规律也不会变。”高建功说完,转身继续走。

杜宇泽没有再说话。

他走进数据中心,面对着一排排闪烁的服务器。海量的数据开始向他指定的服务器汇集。

他坐在一台终端前,戴上了耳机。

【系统,在吗?】

【当然在。看你跟那个老顽固吵架,挺有意思的。】系统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

【我需要兑换一个东西。】

【哦?想好了?你那点积分可是刚攒起来的,热乎着呢。】

【“人工智能缺陷检测算法”,需要多少?】

【全部。】系统回答得很干脆,【清零。一分不剩。你用一场世界级的胜利换来的所有奖励,都要押在这堆废铁叶片上。值得吗?】

杜宇泽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复杂数据流。每一行数字背后,都是一次失败的铸造,是真金白银的损耗。

【兑换。】

【确认?这可没有后悔药。】

【确认。】

【好吧,你说了算。】

杜宇泽的脑海里,一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数据包瞬间涌入。那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全新的、超越当前维度的逻辑框架。

【“人工智能缺陷检测算法”已载入。祝你好运,积分清零的穷光蛋。】

系统安静了下去。

杜宇泽睁开眼,双手放回键盘上。他开始构建模型,编写调用算法的接口。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行行代码出现在屏幕上。

数据中心外,高建功透过玻璃墙看着里面。

“总工,我们真要把所有核心数据都给他?”一个副手在他身边小声问。

“将军的命令。”高建功说,“盯着他。任何异常操作,立刻向我汇报。”

“是。”

三十六个小时过去了。

杜宇泽没有离开过数据中心。他的面前摆着三个吃完了的餐盒。

模型训练完成。

他调取了生产线上最新的一个批次,一百片叶片的实时生产数据,输入到模型中。

算法开始运行。

屏幕上,代表一百片叶片的虚拟模型被渲染出来。百分之九十的模型,在几秒钟内就变成了红色,代表着“预测报废”。

算法继续深度分析,在每一个红色模型上标记出微小的瑕疵点,并反向追溯,列出导致该瑕疵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潜在环境参数变量。

“这不可能……”一个年轻的工程师看着屏幕,喃喃自语,“它怎么可能知道?这批叶片还没进X光探伤房。”

“把这个批次,立刻送去探伤。”杜宇泽摘下耳机,站起身。

半小时后,探伤房的报告送了过来。

副手拿着报告,冲进高建功的办公室。“高总工!”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报告……探伤报告出来了。”副手把报告递过去,“刚刚那个批次,报废了八十二片。和……和那个机器人预测的,只差一片。”

高建功接过报告,一张一张地翻看。他的手很稳。

他看完报告,放下,起身走向数据中心。

他推开门时,杜宇泽正在和工程师们讨论第二轮的测试方案。

“你的算法,能做的不仅是预测吧?”高建功走过去,直接问。

“是的。”杜宇泽点头,“它能提供优化建议。在加工过程中,实时微调超过五百个工艺参数,将废品率控制在理论最低值。”

“理论?”高建功抓住了这个词。

“任何系统都有极限。”杜宇泽说,“我的目标,是百分之九十。”

“年轻人,口气不小。”高建功说,“生产线给你。我亲自监督。如果你的‘理论’毁了一炉昂贵的单晶材料,后果你自己承担。”

“好。”杜宇泽回答。

新的测试开始了。

在生产控制中心,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熔炉内的实时参数。

高建功和他的团队站在一边,杜宇泽和几个年轻工程师在另一边。

“开始吧。”高建功说。

杜宇泽敲下回车。

机器人系统正式接管生产流程。屏幕上,无数的数据流开始以人眼无法理解的速度刷新、变化。激光校准仪、温度传感器、真空压力阀……整条生产线仿佛活了过来,进行着细微到极致的自我调整。

高建功看着那些不断跳变的参数,他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这完全是疯了。好几个参数都突破了安全手册上写的范围。

“关掉它!”一个老工程师喊道,“会炸炉的!”

“让他继续。”高建功制止了下属。他死死盯着屏幕,想看这个年轻人究竟要怎么收场。

八个小时后,新的一百片叶片走下生产线。

它们被直接送进了探伤室。

这一次,所有人都等在探伤室外面。

门开了。检测员拿着报告走出来,他的表情很复杂。

“结果怎么样?”高建功问。

检测员没有说话,只是把报告递了过去。

高建功接过报告。

第一页,合格。

第二页,合格。

……

他快速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了最终的统计结果。

送检数量:100。

合格数量:89。

良品率:百分之八十九。

高建功拿着那份薄薄的报告,许久没有动。

他抬起头,看向杜宇泽。

“我错了吗……”他问的不是杜宇泽,而是自己。

继续阅读:第88章 信号源识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