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工盯着主屏幕,眼珠子几乎要瞪出眼眶。
“你……你做了什么?”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手指着屏幕上那两条原本存在微小相位差的曲线。
就在杜宇泽下达指令后,代表“金乌”反应堆的能量输出曲线,那条被王总工称为“心跳”的波动,开始发生变化。
它不再固执地维持着自己的频率。
它像一个初学的舞者,笨拙地,却又坚定地,去追赶另一条曲线的节拍。
代表“玄女”材料能量交换周期的那条曲线。
【底层协议关联中……】
【能量潮汐周期开始自适应调整……】
【目标:与能量交换周期实现完全同步。】
“盘古”的合成音不带任何感情地汇报着。
屏幕上,两条曲线在高维数据空间中追逐、靠近、缠绕。
起初还有些许的滞后与超前,但这个差值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十分钟后。
两条曲线的最后一点差异消失了。
它们在屏幕上完美地重叠在一起,变成了一条平滑、稳定、拥有统一韵律的波动曲线。
一个系统的“心跳”,与另一个系统的“呼吸”,在这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共振……消失了。”一名监测员看着数据,喃喃自语。
王总工猛地靠在椅背上,长出了一口气,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
他看着杜宇澤的背影,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抑制?堵漏?
那些传统的工程师思维,在这个年轻人面前,显得如此粗糙和可笑。
这不是修理,这是驯服。
林振华走过来,手重重地按在杜宇澤的肩膀上。
“‘鲲’的测试,可以结束了。”
杜宇澤点点头,拿起通话器。
“001,测试结束,准备返航。”
“收到。”
三天后,鼎新基地最深处,代号“不周山”的区域。
这里被人工挖空了一整座山脉,形成了一个长达两公里,宽八百米,深三百米的巨型盆地。
盆地的底部,平整得像一面镜子,用特种合金浇筑而成。
杜宇澤、林振华、王总工和陈博士,站在盆地边缘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狂风卷着沙粒,打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里,就是‘鲲鹏’的船坞。”林振华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乱。
王总工看着脚下这个堪比小型城市规模的巨坑,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我们真的要在这里,用人力,造一个长度超过一千米的东西?”
他无法想象那需要多少工程师,多少技术工人,需要多少个不眠不休的日夜。
“谁说要用人力了?”杜宇澤反问。
他转过身,对着手腕上的通讯器下达了指令。
“盘古,启动‘创世纪’预案。”
“‘创世纪’预案确认,开始执行。”
随着“盘古”的回应,远处的盆地尽头,一扇足以让航空母舰通过的巨型金属门,无声无息地向两侧滑开。
没有彩旗,没有喧嚣,没有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
只有细微的,如同潮水般的摩擦声。
从巨门的阴影里,涌出的不是头戴安全帽的工人。
是机器人。
密密麻麻,成千上万。
履带式的重型运输机器人,如同甲虫,背负着巨大的结构件。
蜘蛛形态的多足焊接机器人,灵活地攀附在金属壁上。
还有更多体型小巧的检测机器人,如同工蜂,在地面上快速穿梭。
天空,被遮蔽了。
数不清的无人机,组成一片黑色的云,悬停在盆地上空,随时准备进行高空吊装和物资投送。
整个工地,安静得可怕。
数万台设备同时作业,却没有任何嘈杂。
只有电流的嗡鸣和金属部件啮合的微响。
王总工和陈博士看着眼前这幅超现实的画面,彻底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一支军队。”林振华的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
“它们是工蚁,也是兵蚁。”杜宇澤平静地说,“而‘盘古’,就是它们的蜂后。”
高台的指挥中心里,巨大的屏幕墙上,瀑布般的数据流刷新着。
每一台机器人,每一架无人机的位置、任务、能耗、工作进度,都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实时呈现。
“第一批次,三千六百台焊接机器人已就位。”
“开始铺设第一段龙骨基座,位置校准中……”
“误差,零点三微米。”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看着数据,声音都在发飘。
王总工凑过去看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
人类最顶级的特级技工,手工操作的误差极限,是微米级。
而在这里,对于这支钢铁军团来说,这只是一个平均值。
“盘古”就像一个拥有无数只手的超级工头,同时指挥着这场庞大而精密的钢铁芭蕾。
它的计算力,延伸到了工地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螺丝。
“第一根主桁架,准备吊装。”
随着“盘古”的指令,天空中那片由无人机组成的乌云,分出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上百架重型运输无人机协同动作,用高强度缆索,从巨门后方,缓缓吊起了一根长达百米的巨大构件。
构件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黑色,表面布满了复杂而有序的纹路。
“是‘玄女’。”陈博士一眼就认了出来。
那是“鲲鹏”的第一块脊骨。
巨大的桁架在空中,被无人机群平稳地运送到盆地中央。
地面上,数千台机器人早已等候在那里。
桁架缓缓下落,与地面上刚刚铺设好的基座对接。
对接的过程,流畅得如同水银泻地。
【第一号主龙骨桁架安装完毕。】
【结构应力检测通过。】
【连接点三维扫描完成,与设计图纸吻合度百分之百。】
林振华看着这一幕,许久,才转过头,看着身边的杜宇澤。
“我以前觉得,我们是在追赶历史。”
“现在我才明白,我们是在创造历史。”
“这不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能完成的工程了。”王总工也感慨道,“这是把我们整个工业体系,我们所有的智慧,压缩在一起,才能迸发出的力量。”
夜幕降临。
整个“不周山”盆地,却比白昼更加明亮。
数万台机器人身上的作业灯,和天空中的无人机探照灯,将这里变成了一座不夜城。
巨大的“鲲鹏”龙骨,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节一节地生长。
杜宇澤没有参与到下方的庆祝和感叹中。
他独自站在高台的边缘,任由夜风吹动他的衣角。
他的目光,穿过这片沸腾的钢铁工地,望向了那片点缀着星辰的,漆黑的夜空。
他知道,当这艘巨舰挣脱重力,升上天空的那一天。
人类这个物种的命运,将彻底转向一条全新的航道。
就在这时,他手腕上的通讯器,发出了一阵急促的震动。
是陈博士的加密通讯请求。
杜宇澤接通了通讯,陈博士有些焦急的脸出现在全息投影上。
“总师!出事了!”
杜宇澤眉头微皱:“工地的材料供应出问题了?”
“不,不是工地。”陈博士摇了摇头,他似乎在组织语言,“是材料本身。”
“我们在对新一批‘玄女’材料进行深层结构扫描时,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现象。”
杜宇澤静静地听着。
“它的量子点网络里,出现了一些数据模型完全无法解释的……量子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