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计划”启动的命令如同滚油滴入沸水,让整个鼎新基地彻底沸腾起来。
陈博士带领着从全国抽调来的顶尖材料学家,一头扎进了“玄女材料计划”的实验室。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誓要为这只未来的神鸟,铸造出最坚硬的骨骼。
一个月后,特种材料测试中心。
一台巨大的万能材料试验机旁,围满了人,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陈博士和他的团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机器的显示屏。
“开始吧。”陈博士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指令。
操作员按下按钮,机器的液压臂缓缓拉伸固定在夹具上的,那块半米长的黑色复合材料板。这正是他们一个月来的心血结晶,第一块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样品。
显示屏上的拉力数值开始稳定攀升。
“五百兆帕……七百兆帕……九百兆帕……”一名年轻研究员低声报着数,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按照理论计算,这块材料的抗拉强度应该在三千兆帕以上。
然而,当数值刚刚跳过一千兆帕的门槛时。
“嘣!”
一声清脆又沉闷的断裂声,在安静的测试大厅里炸响。
那块被寄予厚望的黑色板材,如同被巨人掰断的饼干,从中间轰然断成两截,重重地砸在防护网上。
显示屏上的数值,定格在了“1024兆帕”。
整个大厅死一般寂静。
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不可能……”陈博士一个箭步冲上前,死死地盯着样品的断口,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断口处,根本不是平整光滑的,而是布满了肉眼可见的,如同黑色尘埃聚集在一起的斑点。
“分散性太差了!”一名副手失声喊道,“纳米管全都团聚在一起了,根本没有和基体材料融合!这根本不是增强,这变成了缺陷!”
失败的消息,像阴云一样笼罩在材料组的上空。实验室里,人人面色凝重,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杜宇泽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到了实验室。
他一言不发地拿起那块断裂的样件,用手指轻轻摩挲着粗糙的断口。
“总师,我……”陈博士脸上满是愧疚和自责,“我低估了纳米尺度的‘宏观’效应。我们把能想到的方法都试了,高速机械搅拌、超声波震荡、高压均质……什么都用了,但这些碳纳米管,就是不听话!”
杜宇泽放下样品,走到一台电子显微镜前。
“把断口样本放上来,放大一百万倍。”
很快,显微镜连接的大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微观图像。原本应该均匀分布在材料中的碳纳米管,此刻却像一团团纠缠在一起的黑色毛线球,与周围灰色的树脂基体格格不入。
杜宇泽盯着屏幕,大脑飞速运转,系统界面中无数的数据流疯狂闪过。
他忽然开口:“陈博士,我们的思路可能错了。”
陈博士猛地抬头。
“问题不在于‘分散’。”杜宇泽指着屏幕上那些纠缠的“毛线球”,“而在于‘相容’。”
“相容?”陈博士咀嚼着这个词。
“对。”杜宇泽转过身,看着实验室里的一众专家,“碳纳米管的表面太‘光滑’,太‘干净’了,它和树脂基体之间,没有任何化学键连接。你就算用再大的力气把它们搅散,它们也会因为范德华力,重新抱成一团。”
他拿起一支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基体材料抓不住它。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更强的搅拌机,而是要在这些光滑的碳管表面,给它们‘种’上无数个微小的‘分子钩’,让它们能和树脂基体,牢牢地钩在一起。”
“分子钩?”在场的所有专家都愣住了,这个比喻既通俗又直观,瞬间点醒了他们。
杜宇泽的意识沉入系统。
【检测到“玄女材料计划”关键技术瓶颈,是否消耗30000积分,兑换【纳米材料表面官能团化处理技术】?】
【当前积分余额:80000】
“兑换。”
【积分已消耗,当前余额:50000。技术资料已解锁。】
杜宇泽大脑里瞬间涌入了海量的技术细节,他顿了顿,将这些信息消化、重组,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了出来。
“我们可以用低温等离子体轰击碳纳米管的表面。”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化学式,“在特定的气氛和功率下,可以在碳管表面,稳定地接枝上大量的羟基官能团。”
“这些羟基,就是我说的‘分子钩’!它们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可以和树脂基体中的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形成稳固的化学共价键。这样一来,每一根碳纳米管,都会像钢筋一样,被牢牢地‘焊接’在混凝土里,而不是一盘散沙!”
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
所有材料学家,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杜宇泽。
这个方案,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材料混合,进入了更深层次的表面化学和等离子体物理领域。这是彻头彻尾的跨学科降维打击。
“这……这需要极其精密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和真空环境控制!”陈博士反应过来,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功率、气压、反应时间,任何一个参数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导致失败!”
“设备不是问题。”杜宇泽立刻拨通了一个内部电话,“王总工吗?我是杜宇泽。我需要你们‘祝融’项目组的真空技术专家立刻来一趟材料实验室,对,立刻。我们需要改造一台等离子体发生器。”
一个小时后,来自不同项目组的专家团队,就在“玄女计划”的实验室里汇合了。
失败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亢奋。
陈博士的团队,连夜开始对设备进行改造。整个实验室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属于等离子体放电时产生的臭氧味道。
三天后,第二次合成正式开始。
经过全新工艺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粉末,被投入到液态树脂中。
奇迹发生了。
这一次,没有出现任何团聚现象。黑色的粉末如同墨汁滴入清水,瞬间均匀地扩散开来,整桶树脂,变成了一种深邃而均匀的,泛着金属光泽的黑色液体。
“成功了……第一步成功了!”一个年轻研究员激动得喊了出来。
陈博士紧紧地握着拳头,手心里全是汗。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又是漫长的二十四小时固化和后处理。
一块全新的,看起来与之前别无二致的黑色复合材料板,再次被送到了特种材料测试中心。
还是那台万能材料试验机,还是那群屏住呼吸的人。
“开始!”
陈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操作员再次按下按钮,液压臂开始发力。
显示屏上的数值,再次开始攀升。
一千兆帕!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数值没有停下!
一千五百兆帕!两千兆帕!两千五百兆帕!
它像一头发疯的公牛,势不可挡地向上猛冲!
“天哪……还在升!”
三千兆帕!理论设计值的红线,被毫无悬念地一穿而过!
“吱——嘎——”
巨大的试验机,开始发出不堪重负的尖啸,固定的底座甚至发出了轻微的颤动。机器的过载警报灯,开始疯狂闪烁。
然而,夹具上的那块黑色板材,依然完好无损!
显示屏上的数字,还在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