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结束了。”
杜宇泽走出模拟舱,将战术平板丢给老K。舱外的空气带着一丝冷却剂的味道。他没有去看导演部那些人复杂的表情,径直走向通往地下的电梯。
“你去哪儿?”老K跟了上来。
“去看看我们的新宝贝。”
电梯门打开,一股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巨大的地下测试间内,那台变循环发动机的残骸,静静地固定在试车台上。原本应该闪耀着金属光泽的涡轮叶片,此刻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熔融状态,像被烧化的蜡。
项目总负责人王建国,一个年近六十的男人,正站在残骸前,脸色灰败。他手下几个工程师围着一堆数据终端,气氛压抑。
“王总。”杜宇泽打了声招呼。
王建国转过身,看到他,情绪找到了一个宣泄口。“小杜,你来了正好。你看看,这就是你们材料组交上来的‘革命性’成果。”他的手指着那堆废铁,“试车刚进入第二阶段,核心温度才达到设计值的百分之八十,叶片就融了。整整三年的心血,几十个亿的投入,就这么没了。”
“模拟数据不会出错。”杜宇泽走到试车台边,没有理会王建国的质问,而是仔细观察着熔毁的细节,“我们的合金配方,理论耐温极限比刚才的峰值高出三百摄氏度。”
“理论?”王建国提高了音量,“我现在看到的是现实。现实就是它失败了。上面等着要报告,我怎么写?说我们的理论是完美的,现实出了问题?”
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小声说:“王总,会不会是我们的冷却系统设计有冗余不足?”
“闭嘴。”王建国呵斥道,“现在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不是搞学术探讨。问题肯定出在最前沿,最大胆的部分。杜宇泽,你的新材料,就是最大胆的部分。”
杜宇泽没有争辩。他戴上绝热手套,从一堆碎片中,小心翼翼地捡起一片最大的叶片残骸。残骸的断口处,并非均匀的熔融状态,而是布满了麻点状的微小孔洞。
“老K,把便携式光谱仪拿过来。”
老K立刻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手提箱大小的设备。
“胡闹。”王建国上前一步,试图阻止,“这是事故现场,所有证物都必须封存,等待专家组的正式调查。你不能私自动。”
“等你的专家组走完流程,黄花菜都凉了。”杜宇泽头也不抬,“我需要立刻知道它为什么会坏。”
“你这是不合规矩。”
“规矩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推卸责任的。”杜宇泽将光谱仪的探头对准了叶片断口。
【正在进行成分分析……】
【基体成分:钛、铝、铌、钼。与‘烛龙’4号合金配方一致。】
【发现异常读数。】
【在晶格间隙检测到微量非标准金属颗粒。】
杜宇泽操作着虚拟键盘,将异常区域放大。屏幕上,一片均匀的金属晶格中,出现了几个极其微小,却无法忽视的亮点。
【颗粒成分分析中……】
【成分:铼,钨,以及一种未知同位素。】
“这是什么?”老K凑过来看。
“污染。”杜宇泽吐出两个字。
王建国也看到了屏幕上的结果,他的表情从愤怒转为困惑。“污染?什么意思?生产环节绝对是最高级别的无尘环境。”
“这不是生产环节的污染。”杜宇泽放下残骸,“这是原料级别的污染。有人在我们的‘面粉’里,掺了沙子。”
他转向王建国。“王总,我需要查阅这个项目所有原材料供应商的清单,以及所有接触过早期合金样本的外部顾问名单。”
王建国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涉及到很多保密协议。特别是外部顾问,都是我们请来的行业泰斗。”
“泰斗就不会犯错?或者说,泰斗就不会被收买?”杜宇泽反问。
这句话让整个测试间的空气都凝固了。王建国身边的一位老工程师忍不住开口:“小杜,话不能乱说。能接触到这个项目的,都是经过最严格审查的。”
“审查能审查出人心吗?”杜宇泽的语气很平静,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我们的敌人,不会愚蠢到派一个间谍来偷图纸。那太低级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他们只需要在我们攀登科技树的时候,在某一节树干上,注入一点点毒素。一点点就够了。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投入,都会在即将登顶的那一刻,彻底崩塌。”
王建国沉默了。他不是蠢人,他只是被巨大的压力冲昏了头。杜宇泽的话,为他提供了一个他从未想过,却又无比合理的可能性。
“系统。”杜宇泽没有再管其他人,“调取‘烛龙’4号合金早期研发阶段的所有实验记录,重点筛查样本外送测试的部分。”
【记录已调取。正在交叉比对外部顾问名单。】
【筛选条件:具备材料物理学背景,近期有海外学术交流记录,且接触过A-7批次的实验样本。】
【匹配开始……】
屏幕上的名单飞速滚动,最后,一个名字被红框锁定。
【目标锁定:夏正阳。龙科大材料学院教授。三个月前,以学术交流名义,向‘莱茵应用科学实验室’提供过一份‘高温合金韧性研究’的实验样本。】
“莱茵应用科学实验室……”老K念出了这个名字,“那是‘秃鹫’的白手套之一。”
“把这个人控制起来。”杜宇泽对王建国说。这不是商量,是命令。
王建国立刻拨通了一个内部加密电话。“安保部吗?对,立刻对龙科大的夏正阳教授进行控制,最高级别。”
挂断电话,王建国看着杜宇泽。“如果真的是他,那问题就不是一台发动机这么简单了。”
“当然不简单。”杜宇泽的视线投向墙上那副巨大的大国地图,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记着上百个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军工企业。“这已经不是一场技术战,这是认知战。‘秃鹫’在尝试定义我们的失败。他们要让我们相信,我们的路走错了,我们的材料不行,我们的设计有缺陷。”
他走到主控台前,双手在键盘上敲击。
“你要做什么?”老K问。
“清理门户。”
一张覆盖全国的产业链网络图在主屏幕上展开,从最基础的矿产冶炼,到最高精尖的芯片制造,每一个节点都清晰可见。
“夏正阳只是一个开始。他背后,一定有一整条‘技术污染’的链条。”杜宇泽说,“他们可能在我们的轴承钢里掺了料,可能在我们的光刻胶里改了配方,甚至可能在我们一行关键的底层代码里,埋了一个逻辑炸弹。”
这些潜在的“污染”源,每一个都可能导致一次灾难性的失败。
【‘守望者’协议已启动。】
【正在根据‘夏正阳’样本的污染特征,建立反向筛查模型。】
【开始对全国核心产业链进行一级风险扫描。】
“工作量太大了。”王建国看着屏幕上瞬间飙升的数据流,“这需要调动难以想象的计算资源,而且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很多正在进行的项目。”
“不断臂,就得死。”杜宇泽的回应简单直接,“我们必须假设,我们整个研发体系,已经被渗透成了一个筛子。”
老K在一旁补充道:“而且,这种筛查,本身就会打草惊蛇。”
“那就让蛇动起来。”杜宇泽站直了身体,“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发现他们了。我要看着他们,在恐慌中暴露自己。”
他断开了与发动机测试间的连接,画面切换回了他的个人系统界面。
【‘净源计划’已生成。是否确认执行?】
【警告:该计划将对18个省,72个城市的314家核心单位进行突击式技术审查。预计将导致17个重大项目临时停摆,直接经济损失估算超过九百亿。】
“确认。”杜宇泽没有任何迟疑。
【指令已确认。‘净源计划’开始执行。】
屏幕上,那张巨大的大国地图,开始从沿海到内陆,一个接一个地亮起红色的警告标记。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这一刻,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