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一片死寂。
屏幕中央那行汉字,像一个烙印,刻在每个人的视网膜上。
“02号机……”沈青云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完整的音节。
他的团队成员面面相觑,脸上是无法掩饰的惊骇。02号机项目是基地目前的最高机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上封锁消息。”杜宇泽先开了口,他的指令清晰而迅速,“清空所有服务器日志,这次破解行动的记录,一个字节都不能留。”
“是。”沈青云立刻转身安排。
杜宇泽没有停留,大步走出实验室,同时拿起了内部通讯器。
“接02号机项目总指挥,王振国。”
线路很快接通。
“王总指挥,我是杜宇泽。”
“宇泽?这么晚有什么紧急情况?”通讯器里传来王振国略带疲惫的问询。
“02号机的总装进度如何?有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杜宇泽没有绕圈子。
对面沉默了几秒钟。“你怎么会突然问这个?一切正常。机身结构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主翼梁的最后总装。”
“我需要立刻去现场。最高通行授权。”
“出什么事了?”王振国的警觉性提了起来。
“可能没事,也可能是大事。到了再说。”杜宇泽挂断通讯,专用车辆已经等在门外。
车辆在基地内部的道路上疾驰,最终停在一栋巨大的白色建筑前。这里是02号机总装车间。
门口的警卫核验了杜宇泽的身份,厚重的合金门无声滑开。
一股混合着金属、复合材料和特殊树脂的气味扑面而来。车间内部灯火通明,巨大的空间里却没什么人走动,气氛凝重得几乎可以滴出水来。
王振国快步迎了上来,他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花白,工作服上还有油渍。
“宇泽,你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翼梁出了问题?”杜宇泽直接问。
王振国的身体僵了一下。“你怎么……”
他没再问下去,只是挥了挥手,带着杜宇泽向车间中心走去。
巨大的机翼静静地躺在专用的托架上,它的表面光滑平顺,呈现出复合材料特有的深灰色。几个穿着白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围在翼梁的连接处,表情严肃。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性技术负责人看到他们,走了过来。她没有戴帽子,利落的短发,脸上带着熬夜后的倦色,但整个人透出一股不肯服输的劲头。
“王总。”她先对王振国点头。
“林慧,这位是杜宇泽,基地安全负责人。”王振国介绍道,“把情况再跟他说一遍。”
林慧看了杜宇泽一眼,没有多余的客套。“我们遇到了分层问题。”
“分层?”
“是的。”林慧指向那根巨大的主翼梁,“02号机首次采用全复合材料机身,主翼梁是核心承力部件。我们团队刚刚攻克了自动铺丝机的精度难题,铺层过程完美无缺。但是在最后一步,高温固化成型时,内部出现了问题。”
她拿起一个平板电脑,调出一张三维结构图,上面有几个刺目的红点。
“这是无损探伤的结果。在翼梁根部最关键的几个受力点,复合材料出现了细微的分层。这意味着它的结构强度远低于设计标准。一旦撞击,空中解体是唯一的结果。”
“原因查明了吗?”杜宇泽问。
“没有。”林慧的回答很干脆,带着一丝火气,“我们检查了所有环节。原材料合格,铺层数据精确,固化炉的温度和压力曲线也完全符合工艺要求。我们甚至把自动铺丝机拆开,把每一个零件都检查了一遍,精度没有任何问题。”
王振国在一旁补充:“林慧的团队已经连续工作了四十八个小时,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找不到原因。”
杜宇泽走到翼梁旁边,伸出手,却没触摸,只是悬停在表面。全复合材料,这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技术跨越,也是最容易被攻击的薄弱环节。
“会不会是工艺本身有缺陷?”杜宇泽提出一种可能。
“不可能。”林慧立刻反驳,“这套工艺方案是经过上百次模拟和地面测试验证过的,我们才敢用到主翼梁上。我们的每一步操作都严格遵守了作业指导书。问题绝不在我们。”
她的反应很激烈,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她和整个团队的声誉。
“我不是在追究责任。”杜宇泽,“我只想解决问题。常规的探伤技术,只能发现分层,不能看到分层是怎么发生的?”
“不能。”林慧摇头,“我们现有的超声波和X射线设备,只能探测到宏观缺陷。对于固化过程中,树脂在纤维层之间的微观流动状态,我们是看不见的。那发生在高温高压的固化炉里,是一个黑箱。”
“所以,你们现在束手无策?”
这句话触动了林慧的神经。“我们可以废弃这根翼梁,重新再做一根!调整一些我们推测的参数,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总能成功!”
“项目进度等得起吗?”杜宇泽反问,“敌人等得起吗?”
林慧被问住了,嘴唇紧紧抿着。
王振国出来打圆场:“宇泽,林慧他们压力很大。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那个‘黑箱’里的问题。”
杜宇泽没有再和林慧争论。他转身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闭上了眼睛。
【目标地点出现的重大技术障碍,与你解密的情报高度吻合。这算是一次连锁反应吗?】柔和的女声在他意识中响起。
杜宇泽没有回答系统的调侃。
【我需要一种能穿透固化炉,实时监测复合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变化的技术。】
【正在进行需求匹配……匹配完成。“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符合你的要求。该技术利用高能激光在材料表面激发超声波,并通过激光干涉仪接收信号,可以实现非接触、高精度的内部缺陷成像,甚至能动态追踪树脂的流动路径。】
【兑换。】
【该项目为尖端物理应用技术,需要消耗积分3500点。你当前的剩余积分为1200点,不足以兑换。】
杜宇泽的思维停滞了一瞬。积分不够。
他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过去的每一次兑换,他的积分都绰绰有余。
【有其他方法吗?】
【积分是兑换的唯一标准。不过,系统检测到你持有一项未使用的技术,“量子解密算法”。该技术具备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战略价值,可以进行回收。】
【回收价值多少积分?】
【评估中……“量子解密算法”理论框架完整,具备颠覆性。回收可获得积分3000点。】
用一项刚刚到手的尖端技术,去换另一项。杜宇泽没有犹豫。前者解决了“发现问题”,后者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一次就够了。
【确认回收。】
【回收成功。当前剩余积分:4200点。是否确认兑换“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消耗3500点?】
【确认。】
【兑换成功。剩余积分:700点。“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相关原理、设备设计图纸及数据分析模型已载入你的个人终端。】
杜宇泽睁开眼,回到了充满树脂气味的车间。
他径直走向林慧。
“我有办法看到固化炉里的情况。”
林慧和王振国都看向他。
“什么办法?”林慧的表情里带着明显的怀疑。
“一种新的检测技术。”杜宇泽打开个人终端,调出刚刚获得的技术资料,“把它连接到你们的中央处理器。这里面是全部的技术原理和设备改造方案。”
林慧看着杜宇泽,像在看一个疯子。“你这是什么意思?从哪里来的技术?我们凭什么相信……”
“就凭我们没有时间了。”杜宇泽打断了她,“你或者选择相信我,我们合作解决问题。或者你继续用你的方法去试错,直到项目延期,被彻底叫停。”
林慧不说话了。她的团队耗尽心力,却撞上了一堵墙。而眼前这个人,用一种不容辩驳的方式,递过来一个可能是锤子的东西。
“王总?”她看向王振国,寻求指示。
王振国凝视了杜宇泽几秒钟,然后做出了决定。“照他说的做。所有资源,全力配合。”
林慧不再迟疑,立刻接过杜宇泽的终端,对身后的团队下令:“小张,小李,跟我来!把这份技术方案接入主控系统,立刻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设备改造模拟!”
整个团队瞬间动了起来。
杜宇泽给出的资料极其详尽,从物理原理到具体的激光器参数,再到信号接收和数据建模,一切都清晰明了。
林慧的技术团队很快被这份资料吸引。
“天……这个想法太……它不是用传统的压电探头,而是用激光激发声波……”
“你看这个干涉仪的设计,它能过滤掉绝大部分环境噪声,精度太高了。”
林慧的表情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专注,最后是无法掩饰的兴奋。她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对先进技术的敏锐度远超常人。她能判断出,这份资料不是空想,而是成熟到可以直接应用的完整方案。
“可以实现!”两个小时后,林慧找到杜宇泽,她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亮,“我们车间里有大功率激光器和部分光学组件,只要对现有的探伤支架进行改造,再编写新的分析软件,最多十个小时,就能搭建起一套可用的系统。”
“那就开始。”
车间里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切割金属的声音,仪器的校准声,键盘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
十个小时后,一套造型奇异的设备被安装在备用的固化炉上。
他们将另一块按相同工艺制备的测试材料送入炉内,启动了固化程序。
林慧和杜宇泽站在控制台前。屏幕上,经过数据模型重构的图像,实时显示出复合材料的内部。
随着温度和压力升高,代表树脂的色块在纤维的缝隙间缓缓流动,填充着每一处空间。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注意看三号区域的压力拐角。”一个技术员喊道。
画面中,大部分区域的树脂都均匀渗透。但在那个特定的拐角处,树脂的流动明显变慢,最后几乎停滞。在它的下游,形成了一个微小的、没有被树脂完全浸润的空腔。
“是这里!”林慧的手指点在屏幕上,“树脂流动死角!因为这个位置的结构特殊,常规的压力参数在这里会形成一个流动陷阱。树脂过不去,所以固化后就形成了分层!”
原因找到了。不是材料,不是操作,而是工艺参数在面对复杂结构时出现了设计盲区。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林慧喃喃自语,有懊恼,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
“能解决吗?”王振国问。
“能!”林慧斩钉截铁地说,“只要调整固化时的升压曲线,在特定时间点施加一个反向压力脉冲,就能冲开这个死角!我需要重新计算参数,给我……十二个小时!”
“不够。”杜宇泽说。
林慧看向他。
“敌人不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从现在开始,72小时内,我要看到一根完美的主翼梁。”杜宇泽看着车间里的每一个人,“所有人,三班倒,设备不停,人不停。有问题吗?”
没有人回答。
林慧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她的团队。
“都听到了!开始干活!”
整个车间,在一瞬间,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