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刘协大骇,不料叶凡竟然心有如此之大,按此形势发展,竟好像他没有同意一样,要将这对夫妻关在这里活活饿死。
最后软软的.
目的已经实现,叶凡不屑再以天子相威胁,便下令把自己两人送进宫。
如芒芒在背,刘协长长地舒了口气,冒着冷汗,被伏寿扶起,走出府第,吃力地坐上御辇。
车帘落下的刹那,刘协已经无法装出帝王般的威严,他像虚脱了一样,屁股瘫软在地,气喘吁吁。
伏寿顿时哑然失笑,眉头紧凝滞,明眸之间闪烁着的是无奈和怨恨,脑路上不由得出现了方才叶凡自己的场景,雪白的脸立刻绯红悄然生出。
张久过后,她只能无可奈何地幽叹了。
十天之后叶凡启程离开长安去邺城。
叶凡据守的中原两河之地原是古之周国,因此根据李斯和其他谋臣的建议,叶凡要从周国公、入封周王。
邺城是河北的亲信之地和战略重镇,为强化新得冀青二州管控,亦为便于日后与凉州刘备作战,并州袁尚的征讨,叶凡根据大家建议,决定效法曹操当年,把他周王都定在邺城。
在叶凡尚未到邺城的时候,留守杜预已预先于邺城南筑去台,其地圆九里外,五方皆布,设旌旗龙仗,用作称王龙式。
叶凡到达邺城还没有多久,汉帝刘协一道圣旨,就正式到达了,并对世人宣布,册封叶凡周王。
时年深秋,邺城南下效命。
万里无云秋去爽,6万大周士兵,聚集在去台下。
文与李斯、武与李存孝、叶凡手下文武众杰,都云集去台。
中午时分。
王辇上的叶凡穿着王服、腰间挂着金刀,稚嫩的面容流转出霸绝天下威龙的眼神,却透着几分旁人莫觉的兴奋。
一行人走在去坛之路上,排队肃立6万人,尽是俯首畏尾,文武官员亦长揖迎接。
到了台子方圆几里地,黑压压一片人一眼望不到底,但没有一个人敢声嘶力竭地吵嚷,尽是沉浸在对叶凡崇敬之情里。
王辇之上,正襟危坐的叶凡眼神被文武将士瞥了一眼,怦然心动,昔日的各种旧事,由不得映入眼帘。
回想当年,他作为大家眼中不称职的纨绔被刘备赶去当小上党县令,可谓蝼蚁一般的存在。
谁料冥冥中老天开眼,居然使其获得英雄召唤的神器,以一众前朝精萧之效,数载不绝,由上党开金,从晋打到长安,又自长安至邺城.
袁术,吕布,刘备,孙策,韩遂,袁绍,曹操等,这都是天下群雄,均败于其手,硬要他从这个中原杀出来,变成坐拥两河,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位伟大枭雄。
今近6州之地,百万军民,统统屈从于脚下,将其视为圣人转世的云龙现世之作,恭迎盼望他荣登王者宝座。
这万人臣服膜拜之情当真奇妙。
突然,叶凡有了一种梦回的幻觉。
王辇停在去台之下,叶凡思绪由记忆回真实,深吸口气,挟王霸之气离开王辇。
叶凡便一步步登上台阶,登上舞台,俯瞰台下万千臣民。
由触龙担任主持人,诸般龙式受条理,终,他头戴天王冠,手里拿着王印,威然面南而坐,对天下人宣布,他已经进封周王了。
台下,文武百官及6万士兵,都伏地祝贺,山呼号千岁。
叶凡前去坐在皇位上,俯瞰坛下臣子们,从未有过的光荣和喜悦,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
叶凡大声狂笑,笑声为仲其恣肆、仲等狂放、响彻天地间。
众望所归的叶凡被周公正式册封为周王并定都邺城国号大周。
邺城,原属袁绍将军,现已成为叶凡所在周王宫,他就住进了王宫,发出第一道王诏,封正妻樊梨花为周王后,儿子张安为王世子。
妻子儿女被封之后,叶凡的下一个自然就是大封群臣。
李存孝进封前将军、祖狄左将军、冉闵右将军、岳飞后将军。
其馀如萧摩诃,杜预,花荣,纪昌,去卑,张合,杨志等、冉闵与其他诸将,均以杂号将军充任,进封四安,四颎,四征,四镇大将。
李定国因为追随叶凡日久,所以授中领军,直指挥亲军部队。
关于李斯,高颎,管仲,触龙等、程出及其他谋臣亦分别受封为相应文职,当地有张居正等州官,又增封此亭文。
除这些有姓名的大将外,其他三军诸将、朝内朝外有功绩的文官,亦都按功升赏。
众文、武有封,手下士兵亦尽得赏赐,叶凡更是赦免了州人,认为是为了庆祝。
一时间,两河诸州陷欢腾之境,百万士民⊙,都沉浸在叶凡进封为周国王的喜庆气氛中。
凉州,蓟城。
叶凡封为王,天下为公,消息迅速传到当时的凉州治所。
左右逢源的关羽,张飞,文丑,和连诸武将,对叶凡的逆贼亦义愤填膺,人人大声疾呼发兵南征。
沮授则表现得相当平静,而其心态,与众将完全相反。
而本来蠢蠢欲动、企图一战的刘备听到沮授的这番规劝,愤怒迅速被颎降服。
还是叶凡,他即口头上讲,实际上对叶凡势力非常了解,根本无意南征。
刘备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眼睛望着旁边漠然不言、求教于诸葛亮。
诸葛亮的话,完全使刘备镇定下来,同时抑制住众将慷慨激昂之气。
“孔明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刘备也连连点头。
“谁说了我们什么也不做了......”
入仕称王!
这句话说得大家都惊呆了。
刘备身形亦剧烈地一震,陷在眼眶里,刹那间划过一抹意外,但转眼就被其强行镇压。
刘备缄默不言,心怦怦乱跳,目光变化无常,分明已是深受感动。
诸葛亮言之,你们刘备才称王,手下文武双全,方能水涨舟走,还可以随之升官进爵,有这种利益相诱,为了使他们更宜心地跟随你。
这话让刘备眼睛一亮,残留的忧虑也被扫得无影无踪。
总之天下人都只知其刘备衣带诏之事,至于其内容如何,尚不在于其本人。
天下士民多仅人云亦云而已,只需大造一些舆论声势就可以了,他们自会信之,谁还会质疑呢。
刘备想了想,逐渐眉开眼笑起来,唇角悄悄勾起,掠了一抹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