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难道您没收到一点有关楚王殿下的消息吗?这么长时间要是都没有消息,难道您就不担心楚王殿下的安危吗?”唐轲这话有些质问的意思,而定王只是淡淡的斜了他一眼。
“有什么好担心的?那么大个人了。”定王这话说的就很无赖,听得唐轲差点又憋过气去,还得是罗淮接过话头。
“王爷,楚王殿下是此行主事,若他不露面的话,我们这边工作实在不好安排,既要返京复命,又要协助剿匪救灾,此事还得有人定夺才行。”罗淮的话让定王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却是没有说话,气氛顿时沉寂下来,叫人有些紧张不安。
“难道楚王不在,你们都不知道怎么做事吗?非得等他点头开口才能办?”定王这句叱问让书房里空气骤降,唐轲等人都低下头去连呼吸都缓了几分。
定王虽然不敢说自己多聪明,却也明白这些人跑来找他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知道楚王在哪,至于知道以后要做什么,那可太明显了,没看见外头刺客疯了一样的却连个影子都没找着,还被耍的团团转吗?啧!
“楚王被刺客追杀,本王也想知道他的消息,可现在这种情况,没有消息反而是最好的消息,所以大家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再去担心楚王也不迟。”定王说着扫了众人一眼。
“几位大人该不会希望楚王回来的时候,却看到大家都无作为吧?到时候回京跟皇上说的时候可不好听。”高程的案子要不是趁着这些人还没来,戎祁先一步查清楚了,这会儿还不知道要被多少人使绊子呢!哪还有什么真相大白?
定王扫了一眼不说话的几人,站起来拍了拍满是褶皱的衣服。
“本王还要下地去看看春耕的情况,可别等救济粮吃完,地里还没长出粮食来,到时候本王可没脸再去京城跟皇上讨要,当然,要是几位大人愿意帮忙倒是可以另说。”定王挑眉望着唐轲几人笑了笑,然后也不等人回应的走了出去。
被留在书房的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一个个暗恨咬牙的将手紧握成拳。
路上没能拦住楚王,让人擅自离队已经是错,现在人在哪里都不知道,更是大错特错,这个时候如果擅自回京,别说皇帝那边解释不清楚,他们背后的主子恐怕也不会高兴。
“现在怎么办?”唐轲一边走一边低声询问旁边的罗淮。
“我怎么知道?”罗淮没好气的瞪了唐轲一眼,如果不是这人不作为还沉不住气,又怎么会被定王喝住?
说起来,定王明明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来北地才几年?竟然都这么会说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背后有人教了他什么。
想到这里的罗淮眼神微眯,眸中闪过一抹幽光,而唐轲还在气愤这一趟的白跑。
“你不知道谁知道?当初王爷说要探路的时候你可也是同意的。”结果人一走就再也没回来,他们紧赶慢赶还是没追上,好不容易到地方,结果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事情竟然就尘埃落定了,别说发挥的余地,根本就是毫无作为。
这样回到京城对他们能有什么好处?事情没办好怕不是要提头去见。
“要是回不来还好,就怕……!”唐轲不自觉的呢喃出声,听得罗淮瞪大眼睛呵斥。
“唐大人!”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罗淮都想给唐轲一拳,这样就自乱阵脚,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为什么主子会安排这样的人过来?那个刑部侍郎的官职给他真是白瞎了。
“咳咳!”从头到尾一直没有说过话的户部郎中杨礼,这个时候突然清了清嗓子,罗淮满是警惕的望向他,唐轲也惊觉的回神。
“定王说的没错,有时候没有消息反而是好消息,与其追责楚王殿下行踪不放,不若先想想我们谁先回京复命的好,燕州城知府勾结盗匪刺杀赈灾主事大臣高程,虽说现在已经证据确凿,可这么多年都没出事,为什么偏偏今年出了这样的命案?”杨礼的话让唐轲和罗淮都神情一凌。
“一个燕州城的知府就能勾结盗匪收敛那么多财富,还让整个北地百姓都因此受苦,这知府得有多大本事才能在这里一手遮天?定王受封这么多年碌碌无为,怎么就今年闹得厉害?以前怎么剿都剿不灭的盗匪,现在竟然也有了颓势,两位大人就不好奇吗?”
杨礼的话一句句传过唐轲和罗淮的脑海,两人沉默的也不知是在想什么,直到杨礼幽幽的说了句。
“也不知这些事情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会作何感想。”杨礼神情无奈的叹了口气,同时不落痕迹的扫了眼突然表情骤变的唐轲和罗淮。
“不行,楚王的事情不能这么算了,我得赶紧会京城向皇上负荆请罪才行。”唐轲突然开口,说完便往暂住的驿馆疾行,看得罗淮面上闪过一抹不虞,却还是镇定的回头望向杨礼。
“此行楚王是主事,但这一路却不见踪影,北地发生的这些事情处处都透着古怪,唐大人这般急性,估计会去也说不明白,如此只能由某陪同回京,只是……。”罗淮一脸为难的叹了口气,而杨礼却是微微一笑。
“下官明白罗大人意思,如此便由下官留在这里吧!若是楚王那边有消息了,下官定及时回禀。”杨礼说完拱了拱手,罗淮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此就有劳扬大人了!”罗淮笑着回了一礼,然后转身往驿馆走去。
没人留意,转身之后的罗淮沉下脸来,面容冷凝的自以为走的还算冷静,却下意识的疾步而行,就怕走的慢了会突生变故。
在没听见杨礼那些话之前,他们从未想过北地的情况或许跟他们想的完全不同,明知道楚王使了计谋破了高程行刺的案子,还剿了北风寨的盗匪杀鸡儆猴,甚至连知府都抄了,怎么看都是慢慢要起势的样子,而他们呢?竟然还想从定王那里套话,这不是找死吗?
主子的任务是一回事,可他们也得有命留着完成不是?万一他们是下一个高程怎么办?而且杨礼的话让罗淮明白过来,回京之后也不是不能解释,把北地的异动都扣到楚王头上,一句有造反之势就够了。
主子会给他们记功,自然就不会让皇上有机会针对他们,这样他们回去可比留在这里有用多了,这样一想,罗淮和唐轲当天就收拾东西回了京城,随身携带的还有各种案件真相和证据,至于抄家得来的巨额财富,都被定王给事先扣下了。
北地百废待兴,这些财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好,还省了朝廷另外调拨。
“走的倒是快。”得到消息的戎祁嗤笑一声,抬眼望向旁边恭敬站立的杨礼。
“之后北地就交给杨叔了,定王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他会权利配合您。”
“多谢王爷抬举!”杨礼恭敬的行了一礼,戎祁伸手虚扶了一把,淡然说道。
“杨家百年世家,一直都是朝廷清流,结果却因为我和母亲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实在惭愧。”一直忠君不二的清流世家,现在也要学着在朝廷里尔虞我诈,忍辱负重的卧薪藏胆,让戎祁心中无奈又唏嘘。
“王爷多虑了,自古兴盛总是伴着衰落而至,杨家能有重振的机会,已经十分幸运。”杨礼听到戎祁口中提及杨家,眼中闪过一抹动容。
当年的世家大族唯杨家马首是瞻,朝堂上更是一枝独秀,却也因此招来横祸,那样的结局并非一人之力造成,是杨家不够果断,没能急流勇退。
“王爷说要把事情都交给下官,可是打算继续隐藏行踪?”不愿再回想过去,杨礼抬头望着戎祁低声询问。
“暂时不便出现在人前。”戎祁点头承认。
“下官知道王爷是想让身边的人多积累功勋,但这样一直藏着也不是办法,万一被那些刺客盯上,王爷身边的护卫不足,下官担心……。”杨礼知道戎祁心思,剿匪的事情都交给了韩将军等人,这是想让下边的兵多点军功封赏,赈灾的功劳定然也会算在定王头上,而他在同僚回京,王爷没有音讯的情况下,稳住了北地局势,定然也是大功一件。
如果这件事情办得好,北地定会被王爷牢牢攥在手中,于大业将更近一步,而前提就是王爷必须平安,从那些穷追不舍的刺客手中全身而退。
“杨叔不用担心,我自有安排。”戎祁望着杨礼笑了笑,一点都不担心的样子,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堂堂楚王会在这种时候还有闲工夫化身商贾去跟北地的蛮族做生意。
“……是。”见戎祁胸有成竹,杨礼也没再多说什么做那招厌烦的人。
等杨礼离开之后,戎祁便起身离开了暂住的小院,刚从后门走出就看到了等候多时的赵晓,以及乔装的隐一正牵着马等候。
“走吧!”戎祁接过隐一递来的缰绳利落翻上马背。
“已经约好了,往北的边境线上有个平安镇,对方会在最大的福来客栈等候。”赵晓也翻身上马,紧跟在戎祁身后。
“大概多久能到?”
“两天。”